李因笃音韵学研究的得与失

2012-03-20 01:00徐朋彪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古音顾炎武音韵

徐朋彪

(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西安710065)

李因笃音韵学研究的得与失

徐朋彪

(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西安710065)

李因笃对古音韵的研究依傍顾炎武学说,述而不作,没有顾氏那么深透。对汉诗音韵的研究也只是简单举例阐发,无归纳总结。作为一位诗文大家,他的音韵学研究偏重于实用,不是从“小学”的基础上研究古音。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传播和维护顾炎武古音学以及反对毛奇龄通转叶音说上,李因笃颇有功绩,为乾嘉时期古音学的繁荣作了一定的铺垫。

李因笃;音韵学;关学;实学

一、引论

李因笃,字天生,更字孔德,又字子德,号中南山人,陕西富平人,年十一为邑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诏试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后因母老且病,上疏辞职归养。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清雍正《陕西通志》卷六十三《人物》九《儒林·本朝》、王士祯《池北偶谈》、高春艳《李因笃文学研究》附录《李因笃生平活动简表》等,皆有其生平事迹介绍。李氏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二岁。其在世的时间,大致与顾炎武(1613—1682)、方以智 (1611—1671)、王夫之 (1619—1692)等人相始终。李因笃是一位诗文大家,被誉为西京文章领袖,著有《受祺堂文集》四卷、《续刻受祺堂文集》四卷、《受祺堂诗》三十五卷(卷四未刻)以及《受祺堂诗集卷四补遗》。他还是一位音韵学家,著有《古今韵考》四卷、《汉诗音注》十卷以及《杜律评语》(未刊刻,已亡佚)。其中《古今韵考》最能反映李氏音韵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古今韵考》凡四卷,前三卷皆有写于“屠维大荒落”(1689)的题词,卷四的题词写于“重光大渊献”(1671)。各卷目录如下:卷一“集汉魏六朝唐人通用古韵”,卷二“入声汇录”,卷三“集唐人古诗通用韵”,卷四“唐韵选”。《汉诗音注》(又名《汉诗评》)共十卷,卷首附有胡在恪、丁灦、王梓序,各卷分题李颙、李楷、孙枝蔚、张恂等阅,均一时关中名流。该书共收两汉歌诗谣谚390首,每卷之评悉夹注句下。本文论述《古今韵考》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陕西通志馆印关中丛书本,《汉诗音注》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陕西通志馆印关中丛书本。

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对《古今韵考》做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1]15-16张民权在《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一书第四编专辟一章讨论李因笃的《古今韵考》及其古音研究,认为《古今韵考》一书“在当时反对以毛奇龄为代表的古韵通转叶音说及维护和传播顾炎武古音说上,仍有其一定的历史功绩”[2]181。但正如高春艳所说“李因笃的音韵学思想已有数人分别论述,有些观点不尽相同,缺乏从思想渊源、时代背景等方面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整体性研究”。[3]14

二、主张经世致用,以实用思想为指导

李因笃身处明清易鼎之际,作为明一代的遗民,对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当时很多学者一样,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明理学空谈性命之学,将孔孟之学加以歪曲和肢解,脱离实际,无补国事。为了扭转这一颓势,李因笃提出理学以经学为本的重要思想,认为“断未有不深于经学,而能以理学名世者也”;“经学不纯”,“终不得列理学一席”(《与孙少宰》,《续刻受祺堂文集》卷三)。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记李因笃“归而闭户,读经史为有用之学”。李因笃想以经学救国,通过阐发那些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经世致用之道以唤醒民族意识,明道救世。然而自宋以来,经文屡遭妄改,面目全非。为了还原儒家经典文本的本来面目,只有“考文”、“知音”,借助音韵学、文字学等学科成果来支撑。顾炎武在《答李子德书》中说“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在顾炎武、李因笃看来,音韵学尤其是古音研究就是通经的钥匙。如果不了解音韵的变化,要洞悉经典的真义是十分困难的。这是这一时期音韵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李因笃致力于音韵研究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彻底平息,清朝取得了大一统的局面,统治也稳定了下来。为了笼络文人,装点门面,清朝实行“崇儒右文”的文化政策。为了笼络山林隐逸和名儒硕彦而增开博学鸿儒科,用以消弭士人对清廷的对抗情绪。这时的音韵学研究,适应清朝的政治统治尤其是在词赋诗律方面科举取士的需要,走上了古今结合的实用之路。康熙帝诏举博学鸿儒时,亲自审定士人所作诗赋,不合韵者辄被罢黜。人们从实际功用出发,迫切需要古今韵兼收的韵书,以便知道某字在某韵,某字与他韵之字合韵过。顾炎武的《音学五书》专为考古而作,卷帙浩繁,难适今用。李因笃作《古今韵考》发顾炎武《音学五书》之精蕴,简而易明,操作方便。李因笃把对音韵的考究也带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长至前二日同右吉翁山陪曹秋岳先生宿雁门关即事四十韵拈“玉露凋伤枫树林”之句分“凋”字》《发代州书触目七十六韵》都是韵律铿锵、规模宏肆的佳作。

三、反对叶音说,以顾炎武古音学说为尊

叶音,也称叶韵、叶句,指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这种观点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而是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隋唐人甚至南北朝时代的人读周秦两汉韵文就已经不押韵。朱熹作《诗集传》,可谓集《诗经》叶音说之大成。明朝末年古音学家陈第坚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举起了古诗无叶音的大旗。李因笃接受了陈第的观点,在其著作中以“古音某”代替“叶音某”。

李因笃自康熙二年(1663)与顾炎武相识以来,二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或结伴谈学论道,或诗文酬唱,相互砥砺,肝胆相照。李因笃与顾炎武学术旨趣相似,受顾炎武影响至深,是顾炎武音韵学说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播者。李因笃考虑到顾氏《音学五书》部头太大,卷帙浩繁,难以传播,于是另编《古今韵考》,简明扼要,与顾书相互发明。杨传第《重刊李氏古今韵考序》曰:“富平李子德氏于顾氏《音学五书》尝预参订,既深明顾书之蕴,虑其卷帙浩繁,人不能遍读。乃依顾书十部,集为汉魏六朝唐人通用之韵,又汇录入声之古音,分为四部,又专集唐人古诗通用之韵,照刘平水韵目提纲于前,以著其稍异于汉魏者,末复取唐初、盛诸公近体尝用之韵选录之,以见唐人律韵之严。总名其书曰《古今韵考》。书仅四卷,简而易明,虽音韵沿革源流未畅其说,而后人复古之阶实在于此,可谓善述顾氏者。”渭南严式诲《古今韵考》跋亦曰:“且俾读顾氏书者可以此为阶径焉。”李因笃对汉诗作音注与顾炎武的建议有关。《康孟谋手录汉诗评序》曰:“予自垂髫受汉诗,其中不解者半,往往屏人独处,苦思至忘寝食,间解得一二语,则喜不自持,舞蹈狂呼。如是积三十余年而尽通焉。友兄顾亭林先生谬相推许,谓尽发古人之覆,劝作音注。尚未竣工,而朝夕于斯,丹铅之余,多缀评论。”毛奇龄在史馆纂修《明史》期间,对顾炎武音韵学说百般诋毁,李因笃气愤填膺,拔剑斫之。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亦有记载,曰:“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奇龄强辨。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遂拔剑斫之,奇龄骇走。时相传为快事。”

《音学五书》后叙提到“李君因笃每与予言诗,有独得者,今颇采之”,“而《诗本音》十卷,则李君因笃不远千里来相订正,而多采其言”。《答李子德书》云:“非託之足下,其谁传之?”日本学者长谷部刚举“《诸名家评本》中《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两首的评语,说明李因笃对唐诗二十一欣与十七真通用,二十文独用的论证与顾炎武的看法相同,参照顾炎武《音论》的记载,可知顾炎武‘二十文独用’的注明论断,是得益于李因笃商讨之功的”[4]。顾炎武研究音韵,曾得到李因笃不少启发,并将《答李子德书》置于《音学五书》卷首。李因笃也从亭林那里获益不少,这从《古今韵考》多次称引《音学五书》的内容可以看得出来。杨传第《校刻古今韵考附记》云“此书本之《唐韵正》,故讹误处悉依《唐韵正》订之”。《古今韵考》卷一《集汉魏六朝唐人通用古韵》依顾炎武的古韵十部,归类那些古音在某部而今人“误入”某韵之字。如平声第一部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下注曰:“此韵与诗骚异者:一东部中弓、雄、熊、冯等字,当改入蒸韵;梦、鄸、瞢三字当改入登韵;风、枫二字当改入侵韵;汎、梵二字当改入梵韵;芃当入凡韵,檒、渢等字亦然。”这些字转录于《唐韵正》。另外,谐声偏旁归部也一依《唐韵正》,如平声第二部注曰:“凡从多、从为、从麻、从垂、从皮、从、从奇、从义、从罷、从离、从也、从差、从丽之属并入此。”李因笃在《古今韵考》卷三《集唐人古诗通用韵》之小序中认为研究古韵必须“繇唐人以求汉魏,繇汉魏以求诗骚”,这一点和顾炎武“一变而至鲁”“一变而至道”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诗歌音韵研究的前驱

《汉诗音注》十卷,是李因笃评点汉诗之作。其另一版本《汉诗评》题“中南山人李因笃音评”,着重点明了“音”字,由此看出作者用力所在。据章蜜统计,“该书注音除去重复的共105条,其注音方式主要是反切、直音、叶音、声转。其中反切48例,直音44例,叶音11例,声转2例。大体运用了如下术语:某,某某切;某音某;某古音某;某,古某某切;某,某声则音某;某读曰某;某读为某;某读如某;某叶音某;某叶某某切;某与某同,某古某字;某即某字”[5]。注音对象包括韵脚字和非韵脚字。当然,书中注音主要是以《诗经》音(古音)为参照,凡以今音读之不谐者,均注明古音并加以解释。如卷一赵幽王友《幽歌》“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託天报仇”,下注“仇,古音渠之反,与财、之为韵”。卷一刘邦《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将安所施”,下注“里海古通用,不必叶。施,古音式何反”。《幽歌》“仇”与“财、之”叶,《鸿鹄歌》“施”和“何”韵。此二首诗以《诗经》音察之,尚能和谐,盖去古未远。卷二东方朔《诫子诗》“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累群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下注“化,古音毁何反。华、家二字古与歌戈韵不通,其乱之则自此诗及司马相如《上林赋》始”。此诗创作时鱼部麻韵“华家”二字已入歌部。卷二卓文君《白头吟》“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下注“离,古音罗。为,古音讹。不入支韵,此乱之”。此诗创作时“离”、“为”已经从歌部脱离出来与支部字合流了。李氏注音中“此乱之、其乱之则自此诗始”等说法见于汉诗押韵与古音不相谐处,这是他忽视音变、不明语音历史层次之理而造成的。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概以《三百篇》之韵断其出入,未免胶柱之见”。

另外,李氏音注中还有以下几点值得称赞。第一,指示通假。比如卷五《天地》“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与娱同泰一”。标明“虞”、“娱”假借,表示“欢乐”之义。第二,指出古今字。卷二《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音悬,乐充宫庭”。《广韵·先韵》:“县,相承借为州县字。悬,俗,今通用。”县为悬的古字,表示悬挂之义。第三,说明异体字。卷二《封禅颂》“旼旼音旻穆穆,君子之能”。卷五《天马》“天马徕,历无皁即草字”。“旼旻、皁草”异体。李氏主张古无叶音,但在《汉诗音注》中也偶尔标注了叶音。这是其不彻底处。

蒋寅认为:“这种音注,相比顾炎武由音韵学的角度论诗史,相比王渔阳研究古诗声调的搭配及规则,虽还有一定距离,但毕竟以自己的古音研究超越了理学宗师朱子的‘叶音’说,将汉诗音注放置到一个科学的基础之上。这无论在理学内部还是诗学中、甚至在音韵学史上或许都是有历史意义的,值得音韵学史加以考察。”[4]康乃心作《李先生手评汉诗跋》云:“汉诗索解不易,亦从无有解之者。解之自吾友李太史子德先生始。陶徵士读书不求甚解,非不解也,唯不可求,求不可甚耳。今观此编,发蒙启昧,如玄奘、鸠摩之译龙藏,暗室一灯,千年郎彻,其惠后学胜于匡生多矣。”清初专门研究汉诗用韵的专著极少,李氏弥补空白之功不可没。但是正如张民权所说:“但李氏音注过于简单,没有将两汉诗音总结为以韵部为界限的韵谱形式。研究也不够全面,因为它没有把汉赋等韵文包括进去。”[2]181“《汉诗音注》一书,对汉代音韵也有所研究,但不够精细,更没有对汉代音韵特征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2]57-58此甚确之论。虽说李因笃的《汉诗音注》不像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以及周祖谟《两汉韵部说略》称得上是两汉韵部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我们对古人不应严于苛责。

李因笃对杜甫诗歌的审音用韵颇有洞见,对“杜律细”的阐述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他认为杜甫近体诗出句末字仄声必上去入三声递用。这一论断不见于其现存著述,朱彝尊《曝书亭集》卷第三十三书三《寄查德尹编修书》有记载,其云:比得书,知校勘《全唐诗》业已开局。近闻足下先取杜少陵作,审其字义异同,去笺释之纷纶而归于一是,甚善。然有道焉。蒙窃闻诸昔者吾友富平李天生之论矣:“少陵自诩‘晚节渐于诗律细’,曷言乎细?凡五七言近体,唐贤落韵,共一纽者不连用,夫人而然。至于一三五七句,用仄字上去入三声,少陵必隔别用之,莫有叠出者,他人不尔也。”蒙闻是言,尚未深信,退与李十九武曾共宿京师逆旅,挑灯拥被,互诵少陵七律,中惟八首与天生所言不符。[6]415-416这八首诗依次列于下。《郑驸马宅宴洞中》第三五七句:春酒杯浓琥珀薄(入),误疑茅堂过江麓(入),自是秦楼压郑谷(入),叠用三入声字。《江村》第五七句:老妻画纸为棋局(入),多病所须唯药物(入),叠用二入声字。《秋兴八首》其七第三五句:织女机丝虚夜月(入),波漂菰米沉云黑(入),叠用二入声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第一三五句:为人性僻耽佳句(去),老去诗篇浑漫兴(去),新添水槛供垂钓(去),叠用三去声字。《题郑县亭子》第三五句:云断岳莲临大路(去),巢边野雀群欺燕(去),叠用二去声字。《至日遣兴》第三五句:预知趋走伤心地(去),无路从容陪语笑(去),叠用二去声字。《卜居》第三五七句:已知出郭少尘事(去),无数蜻蜓齐上下(去),东行万里堪乘兴(去),叠用三去声字。《秋尽》第三五七句:篱边老却陶潜菊(入),雪岭独看西日落(入),不辞万里长为客(入),叠用三入声字。

这八首诗与李因笃所论不合,但“久而睹宋元旧雕本暨《文苑英华》证之,则‘过江麓’作‘出江底’,‘江’不当言‘麓’,作‘底’良是。‘多病’句作‘赖有故人分禄米’。‘夜月’作‘月夜’。‘漫兴’作‘漫与’。‘大路’作‘大道’。‘语笑’作‘笑语’。‘上下’作‘下上’。‘西日落’作‘西日下’。合之天生所云,八诗无一犯者”[6]415-416。朱彝尊不得不佩服天生所论之正确,并进而由是推之:“‘七月六日苦炎热’下文第三句不应用‘蠍’字,作‘苦炎蒸’者是也。‘谢安不倦登临赏’下文第七句不应用‘府’字,作‘登临费’者是也。循此说以勘五言,虽长律百韵,诸本文字之异,可审择而正之,第恐闻之时人,必有讪其无关重轻者。然此义昔贤所未发,出天生之独见,善而不可没也。”[6]415-416

李因笃这一论断对后世杜诗格律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校勘杜诗异文的重要原则,具有方法论意义,注家多次称引。陈鸿寿在为刘浚《杜诗集评》所作序言以及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郑驸马宅宴洞中》皆有评述。王力对这一论断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杜诗并非每首如此,只能说是多数如此”,“非但杜甫如此,初唐和盛唐的诗人也往往如此”[7]122-126。这是为了避免在创作中犯八病之一的“上尾”所采取的措施。看来,李因笃这一论断也有粗疏之处。

总之我们认为,李因笃对古音韵的研究依傍顾炎武学说,述而不作,没有顾氏那么深透。对汉诗音韵的研究也只是简单举例阐发,无归纳总结。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传播和维护顾炎武古音学以及反对毛奇龄通转叶音说上,李因笃颇有功绩,为乾嘉时期古音学的繁荣作了一定的铺垫。

[1]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张民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高春艳.李因笃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21 -127.

[5]章蜜.《汉诗音注》注音体例研究[J].文教资料,2011,(36):100-101.

[6]朱彝尊.曝书亭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7.

[7]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贺 晴】

Gain and Loss of Li Yindu’s Phonology Research

XU Peng-biao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China)

Li Yindu’s phonology research falls back on the Gu Yanwu’s doctrine,but not so deep.Study of the Han poem in phonology just illustrates,with no induction.As a true poet,his phonology research is stressed on the practice,not based on Xiaoxue.Undoubtedly,Li Yindu has go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spreading and maintaining the Gu Yanwu’s doctrine,as well as,opposing the Mao Qiling’s TongzhuanXieyin theory.Because of this,he has made certain way on the ancient phonology in the Qian-Jia period.

Li Yindu;phonology;Guan School;Real Learning

H114

A

1009—5128(2012)09—0089—04

2012—05—03

徐朋彪(1983—),男,陕西富平人,西安石油大学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古音顾炎武音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顾炎武“拜师”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诵读古诗词 体验音韵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顾炎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