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伟 张天明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股恶搞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一些人以电影电视、网络随笔、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戏剧表演、商业广告等方式对诸多的文化经典、历史人物、词语文字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演绎。“文化新论”和“文化新品”犹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如诸葛亮是分裂祖国的第一罪魁祸首;李清照乃“好酒、好赌、好色”之人;孙悟空去西天取经完全是由于爱上了唐僧;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而累死;黄继光因小儿麻痹症不慎发作才堵住了枪眼;《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是一个整日做明星梦的富家子弟;唐诗《春晓》变成了“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水浒传》讲述“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屈原”变成了猪饲料品牌;等等。诸如此类,使得大量的文化经典和历史人物形象遭到篡改和颠覆。文化经典和历史人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对其进行篡改,实际上是消解我们的文化根脉,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去除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食粮,将严重影响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危及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兴盛与繁荣。因此,消除恶搞文化之风,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如何消除?我们应首先透析传统文化惨遭恶搞的主要原因。
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其中的某些事件和人物往往是某种精神的符号和代表。恶搞传统文化必然造成道德教育养料的不断流失。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遭受恶搞也反映出我国过去相关道德教育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知识、信息的占有、更新和创造的竞争在全社会逐渐展开。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国家对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及理工科的某些项目,学校、团体和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忙于应付智育与业务学习,于是,人文道德教育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社会的边缘。作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制高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之风呈现下滑趋势。很多学者为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篡改、剽窃、抄袭他人成果,将学术道德置之度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坏影响。
就道德教育自身评价来说,我国应试型的德育评价方式向学生灌输了一种道德理念:为了自己的前途,就必须好好学习,获得好成绩。这种功利性的思维方式不但使学生难以习得道德教育的真正内涵,甚至有可能使德育课堂面临不道德的抄袭风险。
就道德教育的方法来说,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德育课堂中,教师经常采用的讲授法、榜样法、宣讲法等强行灌输等方式。家庭教育中,家长也采取是类似的“规劝法”或“劝告法”。这样的德育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教育者的厌烦,于是打瞌睡、顶嘴、不理不睬抑或恶搞教育内容就自然成了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回报”。
在这样道德教育过程中,许多受教育者将难以做到客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性,也难以真正习得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尤其是很难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养成捍卫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果人们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世界地位,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很多因子的不可变更性,没有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那么,他们必然会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而尊重和敬畏的丧失加上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必然导致恶搞的上演。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产物。一些人恶搞传统文化是有其心理上的动因的。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多种心理。这些心理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对其作出价值上的判断。面对文化经典和历史人物,在网络、课堂等环境中,很多人的逆反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放松心理和发泄心理纷纷显现,行为矛头直指传统文化。
逆反心理是一个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其在青少年中表现明显。他们对于现存事物喜欢质疑,喜欢将原有的东西改头换面,喜欢将神圣庄严当成游戏。作为权威的传统文化也就自然成为青少年攻击的对象。教科书将戚继光、林则徐作为爱国主义的代表呈现在学生面前,有的学生偏偏非要说他们另有私心,经常卖国;“管鲍之交”令世人称道,有人非得发表高论,称两者各怀鬼胎,相互利用,根本算不上什么伟大友谊。
好奇心理的驱使使得人们对于不为熟知的事物常常心怀向往,对于既有事物往往持否定批判态度。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远离甚至背离。于是,正统学校教育中得来的文化知识和信息经常成为一些人恶搞的对象。
表现心理是人的一大天性,它能使人产生成功和备受他人尊重的感觉。有很多人为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常常通过哗众取宠或标新立异的方式来显现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观点理论和行为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出名。如老师和大部分同学们都认为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已经不再评论李白地位,正准备学习李白诗歌时,一位同学突然站起,大声说:“老师,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又如,“国学辣妹”在孔庙内袒露肚脐、浓装艳抹、摆弄风骚的姿态,来“慰籍孔子千年寂寞”,以拯救国学。这些显然是表现欲在作祟。甚至有些浮躁的专家、学者、演艺界名流,也想以恶搞的方式,吸引社会的关注,来展示他们的存在。
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问题丛生。当人们的不满情绪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发泄的时候,于是,恶搞就成了一个极好的借助手段。恶搞并非是不满的事物本身,而是泄愤心理的一种投射。比如《诗选刊》编辑部主任赵丽华和著名学者于丹在网上被人恶搞,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诗歌创作和文化解读长期以来被功利和强势的文化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不满找到了发泄的出口。[1]
此外,“恶搞”文化中许多信息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直接表达和描述,它以感性文化的形式实现了对现实生活零距离的复制,消除了长久以来因为所谓永恒和真理而产生的心理焦虑,[2]同时,“恶搞”为很多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的人们提供和塑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心理空间。这样,放松心理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人们恶搞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的便利交通和发达通讯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在这样过程中,西方和港台大量文化因子涌入中国,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
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传播的形式、渠道和主体都是单一的,传播的内容也相对稳定,这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疲劳和心理压抑。而西方和港台多元文化的涌入,打破了我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单一发展的局面,使得国人惊喜地看到了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美好景象。在接触、吸收各种混合性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极容易滋生出借西方文化模型和思想内核来恶搞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理。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也使得部分人士敢于通过恶搞的形式外化曾经掩藏的文化信息。
更需指出的是,西方和港台多元文化中包含着一些重要的元素,可以直接催生“恶搞”行为。这些重要的元素有后现代文化、“无厘头”文化、历史虚无主义、达达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泛性论、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波普艺术、行动艺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后现代文化具有后现代结构、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共生、否定权威等典型特征,恶搞文化与后现代理论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其选材的“碎片化”、作品风格的“荒诞化”都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无厘头”是广东佛山的一句俗话,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费解,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3]“香港“无厘头”以周星驰的喜剧电影是最为显著的代表。而西方的达达主义利用现存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从而颠覆传统艺术的创作范例。所有这些文化和主义都具有颠覆文化经典、张扬个性、嘲讽社会的特点,对国人恶搞传统文化提供了思想支持和直接样板。
影视、报刊和杂志对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网络的到来,更是让文化信息能够大面积、高强度传播。如果这些传媒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势必会成为传播不良文化的温床和推助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文艺工作者和软件开发商以经济利益为驱动,较多地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尽量去捕捉和迎合大众的口味。“恶搞”类作品显然符合这一条件,于是,大量荒诞的恶搞式的文艺作品和网络游戏应运而生。什么 “戏说乾隆”、“水煮三国”,比比皆是。很多历史剧在新的“人性化”解读下纷纷闪亮登场,如《走向共和》里的李鸿章形象塑造完全抛开了历史公论,看后甚至还让人为之钦佩之至和感动得热泪盈眶。
对很多媒体人来说,经济效益最为重要。他们考虑最多的是读者和观众的眼球,关心的是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视)率以及网络的点击率。因此,这些媒体不可避免地会选择那些能吸引“眼球”的信息加以传播,。而“恶搞”文化以其特有的幽默诙谐、搞笑反讽、新鲜刺激、挑战权威有着广大的受众基础,这对媒体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吸引受众感官,很多文艺工作者、软件开发商、媒体等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丧失了最起码的是非荣辱观念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想方设法地去创造、寻找和大力传播另类、搞笑、搞怪、刺激、粗俗不堪的文化产品,为“恶搞”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的普遍缺失则为“恶搞”提供了土壤。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创新”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他各行各业也纷纷提出要进行创新。可以说,创新在我国已成为社会的时尚,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举国上下,处谈创新,时时谈创新。在文化教育领域,人们更是高举着创新大旗,为形成先进文化和培养创新性人才而努力奋斗。
但是,很多人只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了创新的存在和实施,而没有从价值观的角度去审视创新的意义和路径。如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传统的观点,不管该观点是否正确,只要打破了常规,突破原来的观点和理论,就是创新,就应该予以鼓励。以致于有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完全不顾历史事实,抛出了很多奇谈怪论,如“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不逃走就是傻蛋”、“曹操是个大英雄”等。在语文课堂上,有学生认为白毛女应该嫁给有钱有势的黄世仁。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对原有的历史文化人物进行了创新,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创新改变了历史人物的原有形象,模糊了很多学生的是非判断。很多学生不禁要问:谭嗣同喋血菜市口的舍身取义怎么变成了愚蠢行为?不择手段取得成功的曹操是个英雄?白毛女应该选择金钱和权势而放弃爱情吗?如果教师对这些创新予以肯定的话,那学生所有的疑问将变成肯定的答案,由此,不择手段、见利忘义将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骨髓,舍身取义、情义无价等宝贵品质在嘲笑声中将荡然无存。创新不是单纯方法上的变化。任何有益的行为都应该坚持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文化创新必须走在一定道德的轨道内。以上所谓“创新”是对创新的曲解,实际上是一种“恶搞”,违背了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创新初衷。
恶搞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制止恶搞,已经是刻不容缓。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应该加强全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从而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应将创新与恶搞区分开来,开展真正的文化创新;整顿文化市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学术领域尤其要杜绝抄袭现象,维护学术尊严,发挥道德教育至高点的作用。当然,恶搞的原因不只是以上几项,我们还应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
[1]文建平.芙蓉姐姐、赵丽华、于丹:堕落的三个代表[EB/OL].g.163.com/blog/static/24277317200792535454241/2007-10-25.
[2]左伟清,刘尚明.“恶搞”文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J].当代传播,2008,(2).
[3]郭玉秀,赵保峰.“恶搞”文艺作品盛行原因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3).
[4]林其屏.江泽民对创新理论的新贡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