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建设困局探究

2012-03-20 00:25张乐农
文化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学建设文化

张乐农

(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622)

对于大学文化,近些年学界探讨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有如下几种:(1)从大学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职能理解: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2)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大学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是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3)从分类学的视角观察:大学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都离不开大学这个主体,并依附于大学的概念之上;大学文化,意指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是大学文化个性化的一面。(4)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出发:大学文化“在我国实际上指的是高等教育文化”,“其存在范围仅限于大学校园之内,其涉及人群仅限于大学师生,其表现形式也仅仅体现在大学内的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之中”。(5)从组织属性看:“大学文化是以知识和学科设置为基础的、独特的组织文化。”

概括起来,这些定义都包含这样几个意思:第一,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第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第三,大学文化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本文所阐述的大学文化,即是指大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为核心、体现在大学制度和行为规范中、表现独特风格特征的精神文化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和环境特征,代表了某所大学的形象和作风。

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而问题在于改变。”大学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局限在理论层面的探究,更为有意义的是以科学的大学文化理论为指导,构建鲜活的教育实践,而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学界研究者的理论探究、思想交流偏多,基于高等院校实际开展文化建设的实践不足,或是收效不甚明显,造成了大学文化建设当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在一定意义上的排斥与对立,形成了大学文化建设难解的困局。本文从梳理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大学文化在实践层面陷入困境的原因,再基于大学与文化双向构建的特定意义层面,挖掘大学文化实践走出困局的有利条件和潜在因素,对大学文化建设走出困局作出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分析,并依此提出大学文化建设新的建构观。这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并具备国际视阈的教育本真意义上的大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理论著述颇丰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到现在,大学文化研究探讨了大学的文化精神研究、校园文化研究等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对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大学文化的育人特色,并提出当前构建大学先进文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学文化基本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体系、大学文化建设的范式、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探讨。如邓和平在《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中探讨了大学应当具有的精神气质:“大气大象、大师大量与大行大化的文化精神气质”;眭依凡在《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中阐述了“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其二,多视角渗透大学文化建设。从不同学科角度看待和审视大学文化建设。张应强在《大学文化研究范式的缺失与转换》中提出,大学文化研究不应仅是以大学文化为对象的研究,“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大学文化研究可以而且应当成为社会文化分析与批判的切入点,通过大学文化的研究与分析来把握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生活”。李曼丽的《“文化分层”理论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对西方文化研究中近年颇受关注的 “文化分层”理论观点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以该理论为例,分析了其在大学文化研究中具有的解释力和局限性,并指出了西方文化理论对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三,大学文化建设进入梳理反思阶段。王智平、李建民的《大学文化论》,梳理了我国大学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分析了当代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框架,探讨了大学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未来趋势。蔡劲松的《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从大学文化建设的战略角度分析了大学文化的战略定位、建设原则,并制作了大学文化建设调查及指标体系。这本书涉及大学文化的测量以及诊断和评估等问题,在大学文化定性与定量研究的领域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文化在实践层面效果不甚明显,大学文化建设举步维艰

与大学文化理论研究风生水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实大学中,无论资深学者,还是高等教育高端管理者所描述的理想中的大学文化,还远远未能落实在高等教育实践上,基于大学本真意义的大学文化建设举步维艰。无论是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还是制度行为层面的文化提升都收效甚微。相反,现实的大学文化在异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首先,居于大学文化核心地位的大学理想与精神日渐衰微。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和至善,大学本应是思想文化的高地,社会大众的良心,民族正气的风标和时代精神的旗帜。但随着商业价值的侵蚀、功利化的浸淫,大学文化开始迷失,理想追求开始让位于“犬儒主义”、官僚主义、市侩作风和学术行为不端等,大学所崇尚的人文主义的理想和精神丧失殆尽,大学降为庸俗教育的场所,使大学偏离自身的组织属性和办学宗旨,大学对于社会的道德责任,应有的批判精神近乎销声匿迹,严重损害了大学道德楷模的形象。

其次,主导大学文化取向的价值尺度趋向功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特别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的强力渗透,使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功利化倾向,以至于有悖于大学的本质。政府重视高等教育的量而超过重视高等教育的质,大学重视学校的名而超过重视学校的实,教师重视个人的利而超过重视自己的责,学生重视获得的誉而超过重视习得的学,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个人和组织的基本出发点和终点。

第三,承载典型大学文化的学术活动在市场法则中异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开始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商业化日益演化为大学日常的基本行为,弥漫和渗透到学术活动中。大学变得越来越企业化,触角伸向各个领域,将研究知识转化为智力资本和智力财产,教学和科研活动本身转化为具有商业性、专有的产品,在市场上拥有所有权,将教育异化成为一种可以凭借权力和金钱随意兑换的商品。大学成为交易焦点的同时,却也成了社会堕落的焦点,大学不再是能够批评和对抗社会不义的力量,而成了这种不义的具体化身。

二、大学文化建设困局成因

大学文化建设的困局源于转型社会的政治、经济现实以及当代大学自身诸多问题的阻碍,当然,也存在着高等教育政策层面及办学主体主观层面的局限与偏狭。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清产生这些阻碍因素的原因既有主观层面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违背,也有商品社会市场法则在教育领域的泛化,还有高等教育改革在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当中的主体性迷失,是中国传统社会不均衡发展在高等教育中的集中反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教育本真的大学文化建设受制于违背教育规律的行政干预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宏伟目标的感召下,大学建设急于追赶在客观上需要行政权威的强力干预,需要短时间量的极大扩张,也必然会强化一种功利主义文化,形成一种浮躁焦虑心态,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高校师生自觉不自觉地偏离大学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如行政主导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各级各类纷繁复杂的“百千万”工程等等,即是典型表现。受制于这种功利性驱使,大学文化陷入价值选择上的困顿,必然造成花样翻新的功利主义文化的肆意泛滥。

(二)基于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受制于非主体性转型下的盲目吸纳

在对西方的借鉴过程中,由于缺乏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造成对于外来文化的盲目性吸纳,无鉴别、无批判地输入,使西方各种高等教育理念和制度,在部分发挥积极指导作用的同时,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误读、“食洋不化”或南橘北枳的异变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混乱和损失。如高等教育综合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等思想,都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使大学文化建设产生主体性迷失。

(三)基于初级阶段的非均衡性社会转型下的高等教育失衡发展

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二元结构,高等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弱化了教育在削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合理流动方面的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相对滞后,有限的资源受到体制性障碍的影响突显。在政府拨款不再是大学办学经费的唯一来源的现实压力下,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举办校办企业、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咨询服务等,就成为其办学过程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目标,这种非理性的失衡发展造成了教育的异化、文化的畸形,大学文化发展面临艰难选择。

此外,教育政策、机制的人为改变造成我国大学文化的突变断裂,诸如“扩招”、“教育产业化”等,也使我国高等教育频繁地处于改革的阵痛和新旧制度的矛盾冲突之中,制度缺乏连续和累积,导致大学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调整、变动之中,教育的稳定性较差,运行机制的调控能力弱化,在实践层面出现问题就不可避免,大学文化的建设也陷入迷茫与彷徨。

三、大学文化建设破解困局探究

(一)大学的文化本质及历史进程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破解困局的必然性

美国学者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中指出,1520年之前欧洲已经形成的社会组织,一直以同样的形式维持到20世纪的还有85个,其中3个是议会,12个是教会,而有70个是大学。所有与经济利益、政治权力直接相关的组织都永远地消失了,唯有一些超越具体利益、承担文化使命的组织,才能穿越历史,照亮走出中世纪的整个文明进程。最纯粹的文化组织无疑是大学。尽管表征着大学本质的大学文化建设在我国当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从唯物史观出发,这只是暂时的波谷,大学必将走出偏狭,使文化之花光耀千古。

一方面,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追求,大学文化是大学产生发展的本然状态与天然使命。大学与文化是双向构建的。近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大学,它是由一群知识分子发起和组织起来的,它倾向于对现实持一种批判态度。经过岁月的洗礼、历史的变迁,尽管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但是文化始终是它不变的追求。它尊崇的是自由、科学和民主,从事的是知识的传递和科学的研究,发展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所有这些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经过历史的积淀,大学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文化的象征,是学术的发祥地和社会的推动器。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我们无法排除大学还有一定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但就整体而言,大学体内流淌着的还是文化的血液。文化属性是大学永恒的特征不变量。离开文化,大学就不再有教育的发生;离开文化,大学就不再有学术的产生;于是,离开文化,大学就不再是具有庄重、尊严、神圣、自律并让人憧憬、崇敬、向往的大学。

另一方面,大学历史发展的脐带是文化脐带,大学传统的延续、传递与发展是文化血脉的传递、循环与创新。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一时代的大学都体现了同时代社会文化的特征。尤其是现代“多元化巨型”大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频繁、紧密,因此,不可避免地夹带了社会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特定时空的某一大学文化,也一定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与其时的大学文化经过积淀和锤炼而成的,因此,无法割裂其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从以上基于大学的文化本质及历史传承的特性来分析,只要大学存在,就会产生精神层面的冲突、融汇、整合与新的构建,从而使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变得无可阻挡。

(二)大学人对文化的传承与可能创造是大学文化走出困境的既存条件与潜在因素

人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主体,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文化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人是存在于特定的大学文化环境之中的。大学文化的存在与感召为大学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凝聚了大学人的精神纽带,体现了大学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品格素养等。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和贯穿于大学人发展的各个方面。

当然,大学人不仅是大学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大学文化构建、发展的主要推进主体。大学人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中,其思维、品味、理想追求、品格等得以感化、净化与升华,在这种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又激发与生成新的大学文化,大学人与大学文化的这种特定关系奠定了大学文化建设走出困境的主体基础。

大学人是大学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组合体。其中包括:具有远见卓识、独到办学理念、善于科学管理的优秀校长;具备优秀人格魅力、深厚学术造诣、善于治学育人的学术大师;有兢兢业业工作、孜孜不倦教学、独立自主科研的大学教师;一批批敢于追求梦想、肯于吃苦的莘莘学子为主体及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等,其中,大学生和大学教师是大学人的主体。正是由于大学人的这种“类”的群体存在与努力,使大学文化建设走出困境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大学建设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