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2012-03-19 07:57祝雪花廖毅蔡福满符丽燕陈军高歌心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病人教学方法

祝雪花,廖毅,蔡福满,符丽燕,陈军,高歌心

(温州医学院 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祝雪花,廖毅,蔡福满,符丽燕,陈军,高歌心

(温州医学院 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多媒体教学;病人模拟;护理;教育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院前抢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三个急救环节中,护士是急救的基础力量和主力军[1]。作为一名急救护士,在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时,必须要从容应对,快速地做出反应,这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但是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多,以及卫生部和教育部于2008年8月印发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提到“临床教学基地及相关医疗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活动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其他相关权益”,使得原先可直接在病人身上练习的一些操作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在学校学习阶段护生就需要做好“实战”模拟演练,模拟现场进行急救。为此,我们在急救护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教学方法

1.1 学生分组及带教 学生每小班28~32名,理论课为4~5个小班一起上课。实验课单项操作每小班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由1名教师带教;综合每小班由3名教师共同带教。实验课每次带教前均进行预实验,统一实验要求。

1.2 教学设备要求 理论教学均为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以SimMan仿真模拟人为教学载体, 结合多媒体教学视频软件,配有交互式心电图模拟器,可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或面罩给氧、除颤、气管插管、呼吸道异物梗阻的处理等多项急救技能操作以及静脉输液(输血)、测量生命体征、导尿、吸氧等多项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并还配有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电除颤仪等。 SimMan模拟人仿真效果逼真,在教师的操作下,可模拟正常和异常的生命体征,还可模拟各类病人如气道梗阻病人、心博骤停病人等,并随着护生的救治会出现相应的改变。教师在控制室可对学生所有的操作进行录像,并可随时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加以记录。学生操作完成可当场打印该记录、播放该录像以便及时反馈给学生。

1.3 教学实施过程 采用“理论讲授+单项急救操作+课后实验室开放+综合模拟急救+多种方法分析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①通过教师集体备课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②通过教师集体备课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单项急救操作。这些急救操作均为临床重要的急救操作,并在理论课后紧接着开展相应的实验课程。③所有的单项急救操作完成后,通过课后实验室开放加强学生的急救技能。课后实验室开放一般安排在晚上,安排1名教师进行答疑指导。④设计综合性急救病例:教师在实验课中结合理论课知识同时以真实临床病例为背景,设计一次模拟急救接诊-分诊-处理任务。在每一次的模拟急救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本专科生不同)选择相应难易度的病例。⑤分组演练现场急救能力:学生5人一组,分组执行模拟救护任务。学生在抢救病人时,完全模拟临床急诊室的真实情景,首先必须对送来的病人进行接诊,接着进行分诊,确定病情的类别及科别,最后对病人进行妥善的处理。接诊-分诊-处理整个过程当中,必须注意疾病的轻重缓急,决定如何救治及救治的顺序。要求护生尽量在病情允许的时间段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成功抢救病人。若护生处理顺序错误、操作错误、延误时间过长、未分清轻重缓急等,均会导致病人产生不良后果或直接“死亡”。 ⑥多种方法分析总结:演练过程全程录像并记录下学生的操作项目,操作完成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回放录像和打印记录,并展开组间互评、组内自评及教师点评等多种分析方法进行错误分析和总结。

2 教学效果

经过两届436名学生的教学实践后,89.4%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现场急救能力,91.5%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处理问题能力,95.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8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91.1%的学生认为能增强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90.4%的学生认为该方法增强了急救意识,87.6%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急救护理教学质量。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反映 “分组演练现场急救能力使我们都找到了各自的不足,并对急诊室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觉收获很大” 。 “模拟抢救病人,让我更觉得护士的伟大,使我坚定了高三时非护理不报的信念,我会更认真地对待护理这个职业”。“这种教学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场真实的氛围,还让我们回顾了所学的知识,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学得更深入。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希望多多开展”。

3 讨论

3.1 培养了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提高了综合急救技能 在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模拟救护任务,结合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急救护理学的所有单项实验项目(如心肺复苏、除颤、球囊-面罩救护技术、院外救护技术)、学生在其他课程所学的基础实验项目(如吸痰、静脉穿刺、股动脉抽血等),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使学生在下临床前做好了“实战”模拟培训,拉近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在综合实验中开展仿真模拟教学,对锻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临床问题有很大的帮助[2]。本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高度仿真的SimMan综合模拟人全方位模拟急诊科室的真实病例,使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得到了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的训练,综合急救技能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从而更快地适应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3.2 提高了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和沟通能力,减轻了急诊科实习的心理压力 本实验通过“理论讲授+单项急救操作+课后实验室开放”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急救的理论与基本操作技术,然后利用“综合模拟急救+多种方法分析总结”,在模拟急诊科现场让学生进行抢救并及时评价。在这种模拟现场急救的教学情景下,很好地锻炼了护生的现场急救能力,检验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也检验了学生对单项操作的掌握程度。紧急的急救现场提高了护生个人的自主性,明白了急救的紧迫性以及在抢救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同时各种问题与错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当场指出,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提高了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模拟急救时,有家属的角色,既可及时沟通又使模拟效果更逼真。学生在抢救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病情、安慰家属情绪,很好地锻炼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教师还可设计各种突发状况,更能锻炼护生的应变能力,当下次遇到真正的抢救时有较好的应激状态,减轻了实习时特别是在急诊科实习时的心理压力。

3.3 强化了学生的急救意识,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护理工作需要团队协作能力,团队能力是护理工作者能顺利并出色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证。有文献报道,模拟情景训练有助于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在内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数的提高,对有条不紊、高效地实施抢救具有重要意义[3]。本实验通过设计综合性急救病例,教师在实验课中结合理论课知识以及平时所学的实验课的所有急救技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SimMan综合模拟人模拟真实临床病例,设计模拟救护任务,学生5人一组,分组执行模拟救护任务,在此抢救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由于本实验设计的多为些急危重症病人,学生亲眼看到、亲手经历自己通过团队协作,将奄奄一息的病人抢救成功,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自豪感,很好地强化了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职业信仰。

综上所述,本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仿真模拟人模拟救护现场,根据临床真实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 能使护生在判断病情和处理病人时会考虑抢救时机,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充分体现了《急救护理学》的“急”和“救”的特点。本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段内,强化了护生的急救意识和职业信仰,减轻了急诊科实习的心理压力,培养了护生的现场急救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缩短了学校课堂学习和医院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了急救护理的教学质量。

[1] 郑春丽,任雪艳,姜淑梅. 改进《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做法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2):238-239.

[2] 尹志勤,陈军,许虹波,等.仿真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综合实验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39-540.

[3] 何丽,高建平.急救模拟训练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 (3):30-31.

R472.2

B

1000-2138(2012)03-0302-02

2012-03-06

温州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Wyj090 32)。

祝雪花(1979-),女,浙江衢州人,讲师,硕士。

吴健敏)

·高教研究·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病人教学方法
谁是病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病人膏育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