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崔 丽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031)
当前,艾滋病流行的人群分布有年轻化的趋势,全世界很多地区新增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学生人群,其中在校大学生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目标人群。许多高校都针对大学生开展了与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相关的项目,其形式多种多样,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也参差不齐。本文拟从项目评估的视角入手,对当今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和效果现状的评价进行阐述,以期通过评估为今后大学生艾滋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项目的开展提供有益建议和科学参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统计数据,全世界HIV病毒新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居于半数以上,每天有超过6 000名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青少年成为艾滋病最大的受害人群[1]。
随着艾滋病的不断流行,HIV病毒在年轻人中的感染率在快速增长。我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中,30~39岁者约占34.6%,20~29岁者约占34.7%,小于20岁者约占 5.3%[2]。实际上,艾滋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一般会有5~10a的潜伏期,因此,部分艾滋病成人患者最初感染HIV病毒的年龄正是处于青少年时期。因此,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免受HIV感染是预防艾滋病的至关重要的任务。
艾滋病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当前还没有有效疫苗,也没有有效治愈药物,宣传教育与干预便成为了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据有关资料报道[3],全国在校大中学生超过1亿人,在这部分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学校是青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具有人群稳定、集中、便于组织管理等优势,利用学校现有体系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可降低成本、较快取得较好干预效果。
1.2.1 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
目前,我国诸多高校的性健康教育水平还比较低,大学生缺少系统、规范、科学、全面的艾滋预防控制和性健康教育指导,对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未针对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们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干预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获取信息途径、信念、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认知差别明显,体现了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欠缺[4]。
1.2.2 大学生缺乏获取性知识的正规途径
高校的性健康教育授课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在性健康教育内容上也比较保守,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性问题上遇到困惑时, 女生倾向于向父母讨教或与最亲密朋友交流, 而男生则更多求助于色情书刊、影碟及书本、网络、广播电话等大众传媒。当有青春期发育和生殖健康问题时,60%以上的学生认为书籍和学校性教育课堂提供信息最可靠,90%的男生和70%的女生通过报纸、杂志及书籍获得性知识,只有 30%的男生和40%的女生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5]。
1.2.3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影响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在当代,就业压力显著增大,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机会较少,他们更注重对书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投入的精力也相对偏少,多数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是从个体出发的自我保护,而没有从全局出发的社会意识,还不能意识到控制和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当前,高校大学生艾滋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项目,由于多种原因,项目呈现多样的形态,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有待于科学、系统的评价。因此,将系统化、科学化的项目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艾滋预防和性健康教育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2年,Fisher J.D和Fisher W.A针对艾滋病预防提出了以知识、动机、行为技巧模式(Information-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IMB)作为概念框架的IMB模式,是目前艾滋病预防中应用比较多,也是比较完善的一个模式[6]。Fisher J.D和Fisher W.A认为,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是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知识水平,促进个体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的转变,以及产生改变高危行为的动机,进而获得避免高危行为的技巧,最后导致高危行为的改变。
对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项目的知识—动机—行为理论进行评估,有助于改进项目的实施质量,减少目标人群中危险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行为技巧的掌握和对艾滋病高危行为动机的改变,将为大学生建立和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避免和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者们通常将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作为艾滋病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但不同的研究中的测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部分研究仅关注知识的改变,部分研究同时测量知识和态度的变化,另外有部分同时测量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
知识的改变:艾滋病知识水平提高是大学生艾滋病教育最普遍、最显著的效果体现,例如,Melanie Gallant对非洲11项学校艾滋病教育项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所涉及的11项研究中均报道了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7]。Brian Harvey等的研究中,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针对其平均知识得分进行比较,显示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对知识改变的效果[8]。
态度和动机的转变:态度和动机的转变可以看做是知识改变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相对于知识水平的提高来说,通过艾滋病教育改变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态度是具有挑战性的。态度相关指标的评分有所改变,但其显著性与知识相比尚有差距。
高危行为的改变:Douglas Kirby回顾了83项艾滋病预防及性与生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行为影响的研究[9],结果显示,通常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的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的干预效果中,行为的改变最难。以往的研究中,通常采用高危行为的发生率作为大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评价指标。
目前,有关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项目的过程评价文献较少,少数研究者仅在文献中提到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但并没有呈现具体的评价方法和实施过程。有学者指出,在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除了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掌握教学方法、学科心理学以及学生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对课堂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常采用量化表评价,其评价内容一般包括评价的指标、评分标准及计分方法等方面[10]。
对于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项目的过程评价,尚有待于用系统的项目评估理论来进行分析。例如,针对项目的干预和服务标准;项目执行机构;项目执行人员;项目生态环境;目标人群诸要素进行评价,这将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这不同于以前的单纯以宣传为主,可以通过开展网络学习、共同学习、同伴教育、校园活动等,提高大学生获得性健康知识的自主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相对固定的自我学习系统,实现大学生在项目中的角色转换,变被动接受服务为自主开展活动。学校可以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来引导,如颁发荣誉证书等,可以通过参与式活动培养同伴教育骨干,探讨出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同伴教育者为主导的自主教育模式。
在进行项目活动的时候,可以把多所学校联合起来,开发一系列同伴教育宣传材料和教材,并通过高校间联谊等交流活动进行推广。校际的联合和沟通可以发挥各学校间的优势,使大学生的联系增强,相互交流经验,还可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群,自觉规范行为,逐步形成全社会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氛围。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网络应用得到普及,使其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QQ群,飞信,Google Group等网络工具,向周围的大学生传播艾滋病预防及性健康知识,继而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将使健康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用知识改变行为,达到行为健康的最终目的。
[1] 孙 刚.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形势和成功的防治经验[J].生殖医学杂志,1999,(4):205.
[2]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北京: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4.
[3] 王湘苏,黄明豪,刘志浩.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4):46-49.
[4] 王佐卿,王树山.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探索[J].中国明康医学,2007,(16):701-702.
[5] 孙晓静.关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93.
[6] Fisher JD,Bryan AD,ete.Information-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 model, based HIV risk behavior change intervenetion for inner city high school youth[J].Health Psychology,2002,21(2):177-186.
[7] Trends in Sexual Risk Behavior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United states,199l to l997 and 1999 to 2003[EB/OL].[2012-05-03].www.advoeatesforyoutll.org.September,2004.
[8] Stnie A.High Risk Injection Behaviors in Tijuana, Mexico[J].Journal of Urban Health:Bulletin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Medicine,2005,82(3):58-73.
[9] 袁惠民,王纪凤.2005年某学院部分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96.
[10] 王明旭.健康传播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