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12-03-18 02:15许秀云
考试周刊 2012年87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发展

许秀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对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新的要求。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应适应新的教育使命,在培养新型人才上发挥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重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培养,这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运用体育精神去影响、激励和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一、针对教材特点,寓体育精神于体育活动中。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涵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它包括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良好的团队意识,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等方面。

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时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第二,要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中的体育精神。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注意教学细节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如果我们观看正常人的比赛可能会无动于衷,可是,当你看到那些身体不同部位患有残疾的运动员,依然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身影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高尚、不可侵犯;一种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

二、针对学生特点,寓人格教育于体育活动中。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就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是人生、社会的缩影。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促使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互相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做人,先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是教会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因为有分工、有合作,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爱惜集体荣誉,学生们在身体力行中自觉地去相互协调。

2.把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有机地融入教学。

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明确“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理念,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风尚。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人尽其能,敢于展示自我:做到成功了,不能高傲自大;失败了,不要妄自菲薄。在运动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既不孤僻,又不盲从。

3.用正义感、是非观引导学生的行为。

自古以来,体育运动产生之时,规则也就随之产生。想要参与集体活动就必须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文明健康地开展活动。教师应教育学生只有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运动才具有公平性。有失公平的竞争,是不会有太多的支持者。实践课教学中,适当地安排学生充当组织者或裁判员的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执法者公正公平的重要性,辨别是非、实事求是。好的、对的就应踊跃支持;坏的、错误的就要严厉批评积极摒弃,以达到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的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战在赛场,在与世界各国高手角逐之时,作为观众的同学们也曾与他们一起欢呼,也曾与他们一起流泪。我们因健儿摘冠而欢腾雀跃,也为羽联打假球而恼火。

4.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指引学生的价值取向。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在了解社会及各种社会现象时,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读书无用论”,再次被人们重新议论时,折射出的是一种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上了也白上的病态心理。殊不知,在知识大爆炸,国防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知识该怎么过活,下一代的教育又从何谈起。在抱怨社会不给某个人好机会时,某人是不是该反省自己拥有多大的能力。所以,要通过体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遵循事物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靠自己的智慧、靠实力来战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获取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5.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挫折、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面对“90后”、“00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不会做家务,不会关心人,过于自我是多数青少年身上的坏毛病。体育教学要求参加者身体力行,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的精神,教法及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发挥,又要激励他们疲劳时也要咬牙坚持到底。年轻气盛的青少年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遇到困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作为一名执教者,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学生的楷模。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转为主动思维。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养成。以达到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总之,青少年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强大、繁荣的根本保证。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和职能。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发展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