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明 余方敏 张园园 吴苏苏 芮艳艳
摘要:本文从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英语专业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式阅读教学旨在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高效、独立的阅读者。
关键词:英语专业探究式教学阅读教学模式
1.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变革列为重要内容。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亦提出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国内学者(刘儒德2005,任长松2005,徐学福2001等)引进了国外的探究学习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但是我国的探究式外语教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身边绝大部分外语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仍持怀疑态度。因此,有必要结合探究学习理论,分析具体课程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为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2.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探究教学的基石,即知识并非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探究式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探究内容,利用网络、图书资源,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构建意义。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小组讨论、意义协商,完善和深化对课文主题的意义建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促进建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因此,探究式阅读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2.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Faerch和Kasper(1983)把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包括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版块;后者指“方法知识”,包括学习者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但是,学生从传统英语课堂中获取的陈述性知识只有在大量练习之后才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因此,在阅读课堂内外进行探究,加强实践,能加快知识的自动化进程,有效缩短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距离。
2.3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来自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任务的浓厚兴趣,是外语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Ellis(1985)指出,相对学习初期的态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就感能更大程度地影响后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就。因此,Ellis建议教师精心选择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创造机会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以此促进学生内在动机的形成。探究阅读教学中的课文导入任务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学生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成就感的愿望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4策略意识。
Rubin(1987),Omalley&Chamot,(1990)和Ellis(1994)等学者一致认为学习策略能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Nuttall(2002)指出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孟悦(2004)认为策略教学对外语阅读理解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增强学生阅读的流利性。探究式阅读教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例如,要求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升调整策略;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发展交际策略;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授之以渔。
3.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3.1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笔者所教授的浙江省某大学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阅读课以词汇讲解和语法分析为主,兼顾背景、结构、观点、阅读技巧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诸多问题:(1)课时少,课文难度大,学生接受性学习,参与性不强。(2)学生课堂发言时间有限,课堂气氛沉闷紧张。(3)缺少系统性的阅读策略训练,学生策略意识不强。(4)学生知识面窄,无法在阅读时为自己提供充足的图示信息。(5)学生词汇量有限,难以在语境中确定生词的意义。针对阅读教学的困境,国内研究者(孟悦2004,曾祥敏2009,冯梅2006,陈晓军2006,曲文燕2006等)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涉及训练学习者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网络阅读课程建设、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探索、大学探究式教学模型的建构等。探究型的阅读教学改革和针对改革进行的实证研究笔者尚未发现。
3.2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笔者适当调整了Sweller(1999)的探究模式,采用的探究模式包含以下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展示和课后总结,见下表。
笔者拟就阅读教程(蒋静仪2005)第二册第五单元中WhyTaiChiIstheperfectExercise一文探讨探究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2.1课前
3.2.1.1创设情境。首先,笔者用图片和谚语使学生融入健康这一主题。然后,播放视频《万病皆可心药医》的作者中里巴人对疾病的阐释,增长学生中医学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接着指出本课文主题与书中不谋而合:Thehealingpowdersofourbodiesarethere,justwaitingtobeused。最后,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疾病不治而愈?太极能否做到?为什么?整个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认知需要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办法的心理取向,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3.2.1.2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首先,全班分成4至6人一组,提前一周找出课文难点。然后,讲课组汇总所有难点,经小组讨论制作讲义。这一阶段给予学生足够时间,以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这一过程正是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感悟语言、探索语言规律的过程。
3.2.2课中
3.2.2.1教师引导。笔者就课文内容设计10题正误判断题。题目尽量包含课文中的词、句难点,以便顺带讲解。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对课文意义建构的准确性。
3.2.2.2学生导入。D班演示的PPT由当时的热点甲流引入,提出一系列问题,HaveyoubeenhitbyH1N1?→Whatwillyoudoifyoucatchacold?TakePillsornot?→Doesmedicinereallywork?→Howtohealyourselfwithoutpills?→WorldTaiChiDay→ThefunctionofTaiChi.PPT图文并茂,牢牢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期间,一名组员动作娴熟地打起太极拳,配合柔和的音乐,使同学们印象极为深刻。
3.2.2.3课堂讨论。讲课组发放讲义,提出尚未解决的难点供全班讨论。其他组学生就讲义内容提出质疑,发表见解。学生在本环节格外认真,因为要解决的是经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仍然无法解决的难点。在各组各抒己见的基础上,笔者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答案。
3.2.2.4语言综合应用阶段。笔者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劝说亲朋好友练习太极。学生可借助PPT提供的语言资源(总结自课文的练习太极的好处)。这一环节是吸收、内化知识能力的过程。
3.2.2.5策略训练。首先,介绍一种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然后运用策略做限时阅读,最后讨论所使用的策略。
3.2.2.6评价。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的分析,努力发现其中具有激励功能的因素,并引导学生对整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3.2.3课后
3.2.3.1整理讲义。讲课组负责纠正讲义原稿中不恰切之处,经老师确认后定稿,重新发放给全班同学。
3.2.3.2小组反思。讲课组成员反思整个准备阶段和讲课过程中的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3.2.3.3阅读和写读书报告。每周阅读罗素《征服幸福》原著两个章节,写读书报告。
4.结语
以上模式以教材每单元主题为探究主要内容,参照实际生活,利用网络资源,采用课外小组合作+课堂示范性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该模式以《课程要求》为根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在动机和策略等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实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该教学模式适用于英语专业阅读的精读等课程的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需要一段教师引导和学生适应的时间。考虑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有限,需要把传统的教学与之相结合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2]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3]Faerch,C.andKasper,G.StrategiesofInterlanguage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1983.
[4]Nuttall,C.TeachingReadingSkillsinaForeignLanguag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5]OMalley,J.andA.Chamot.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6]Rubin,JLearnerStrategies:thetheoreticalassumptions,researchhistoryandtypology.InWenden,A.andJ.Rubin(eds.)LearningStrategiesinLanguageLearning[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7.
[7]J.Sweller.InstructionalDesign[M].Camberwell,Vic:ACERPress,1999.
[8]陈晓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06,12:60-62.
[9]冯梅.谈英语专业网络阅读课程建设[J].中国外语,2006,(3):50-57.
[10]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24-27.
[12]曲文燕.大学探究式教学模型的建构[J].中国外语,2006(3):56-59.
[1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
[14]徐学福.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J].教师博览,2001,(12):38-39.
[15]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