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

2012-03-14 10:21刘东
对外经贸 2012年7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经济

刘东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对外经济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高度融合,相互依存。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国际收支状况既对国际经济走势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受到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的冲击。因此,促进并保持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是实现对外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经济全球化直接影响我国国际收支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间贸易和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也通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拓展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拉动下,使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持续高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更加突出,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首先,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逐渐发展为世界加工贸易大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加工贸易的主要承接地。

其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贸易、投资便利化促使中国迅速融入国际经贸体系,并形成了世界工业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加入WTO短短十年内,我国通过积极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政策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主要体现在:从法律上保护和鼓励私营经济发展,放宽对私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限制;各级地方政府以土地、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引进外资,以外资拉动外贸;减少国际贸易、投资的政策限制,简化外汇行政审批手续等。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由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0.2%,占世界贸易份额由2000年的3.7%提高至2010年的9.9%,略低于美国的10.8%。同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增加1.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2200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利用外资国(见图1)。

图1 2000—2010年我国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成为国际经贸体系非常重要的一员。在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配送与分销、销售与服务整个价值链中,中国主要处于生产制造环节,成为“世界工厂”,构成了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能占世界份额的19.8%,超越美国的19.4%,居世界第一位。在进出口方面,2010年外贸依存度为50.5%,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为46.9%(见图2)。

图2 1994—201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比例趋势

伴随着逐步成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对生产要素中能源、原材料的进口也急剧攀升,形成了对外部资源类产品的依赖局面。以原油为例,1995年我国净出口176万吨,1996年转变为净进口250万吨,之后进口量逐年上升,2000年净进口5968万吨,2010年净进口高达2.4亿吨。又如铁矿石和铜矿石,200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999万吨、铜矿石181万吨,2010年分别上升至6.2亿吨、647万吨。

图3 1993—2010年我国主要原材料进口数量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所走过的路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在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使得中国原有的陈旧设备加速更新换代,同时通过两头在外的加工产业链条,为中国扩大全球贸易份额拓展了空间。当发生在一个小规模经济体时,其对全球的影响无足轻重,当发生在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时,其对全球的影响不可低估,而全球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可回避的。

具体看,外部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和限制愈发增多,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国际舆论要求我国对世界经济承担更大责任的呼声增强,与主要发达国家间利率、汇率和外贸等政策方面的摩擦和矛盾明显增多。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贸易出口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而初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我国不得不为进口支付更多的外汇。“三元悖论”问题愈发突出,即如何协调独立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稳定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三者的关系,如何实现不同宏观管理目标均已成为两难选择。

二、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面临的挑战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必然会反映到国际收支上来。如果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就不可能真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就不可能真正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

一般而言,国际收支失衡特指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逆差,导致该国无法保证其国际支付能力的情况,如一国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而资本项下又处于净流出局面时,这类国家就容易出现国际支付危机,即购物后无法还钱或借钱后无钱还债。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的失衡现象与此相反,主要表现为贸易和资本的长时期大额顺差,大量资金流入。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是对外贸易失衡的直接结果,也是内部经济失衡的体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之一,主要受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布局中逐步将加工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外资的流入和进出口顺差的增长。

第二,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工业化步伐较快,投资需求较高,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形成了一定的劳动力价格的国际比较优势。在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国内又无法完全消化,必然依赖外部的需求,即通过出口将商品销售出去。

第三,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我国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外在表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再加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居民预防性储蓄较多,影响国内需求和消费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此外,国内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也影响了国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储蓄相对于投资的过剩,必然通过出口方式消化,推动经常项目顺差明显扩大。

第四,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也是跨境资本追求较高投资回报的结果。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美联储连续降息以应对金融风险,美元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的投资风险也有所增加。在此情况下,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本外币保持正向利差,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国际资本流入的动力增加,国内银行、企业及个人将境外资产调回境内转化为人民币资产的倾向增强。

(二)我国国际收支的走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贸易顺差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其占国际收支差额平均保持在65%左右,直接投资总额也呈现加快上涨趋势,到2010年末,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资流入国,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收支顺差比超过80%。2011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5月贸易顺差230亿美元,同比下降33%,但直接投资却保持了57%的增长。

从趋势上看,未来几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双顺差”局面,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仍面临较大压力。全球经济总体走向复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会明显改变,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前景看好,外需趋于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还将延续城镇化、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制造业产能扩张和国际合作深化还会推动出口增长;同时,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也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在此背景下,因大量顺差导致储备不断积累的趋势不会出现根本转变,伴随着大量资金的流入,国内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局面也会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经济复苏步伐趋缓的风险仍然存在,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抬头,为此,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及时分析各种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积极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逐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

(三)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失衡不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中的诸多问题与国际收支呈现较大顺差互为因果。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反映了投资和消费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同步等突出矛盾,这些矛盾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和强化了经济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口增长较快,虽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主要影响因素没有实质变化: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最终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加工制造规模持续扩大;二是外资大量流入,许多外资流入我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加工制造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受到一定限制:

一是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需。“十一五”前半期,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贡献较大。但随着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跌入低谷,外需动力不足,我国经济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需,而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旺,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不利于国内就业的稳定。

二是出口导向政策使得国内资源配置与定价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的部分原因是国内资源的配置和价格不合理。长期的出口导向政策使得国内资源更多向出口加工部门集中,并流向国外,不仅影响了内需导向产业部门的发展,而且形成了国内资源价值低估和过度开发利用,加剧国内环境压力。一方面,我们付出了环境资源的代价,另一方面,我国的贸易条件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凡是我国能够大量生产的产品,国际价格就走低,凡是中国需要较多进口的产品,国际价格就不断上涨。我国事实上在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出口产品,同时以一种非常昂贵的价格进口产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世界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不断上扬,而我国在原材料方面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较高,这些产品进口价格上涨推动了国内产品价格上升,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

三是影响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依靠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衣服、玩具、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十一五”期间,加工贸易总额4.78万亿美元,接近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与GDP之比达到41%。2010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产品出口额为738亿美元,占总出口比重仅为4.7%。国内出口企业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过度依赖价格竞争,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大量顺差来源于加工行业,又对加工行业原有优势加以固化,影响了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更新的积极性,影响企业品牌创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国际收支失衡直接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在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下,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投放人民币购汇。2001—2010年,外汇占款累计增加额占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超过150%,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渠道。为减轻外汇流入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影响,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进行对冲操作。但对冲的余地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2000年末到2010年,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6倍多。外汇资金流入形成的货币供应增加,导致国内输入性流动性过剩。过量的流动性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或形成资产泡沫。可以说,不解决好国际收支顺差较大的问题,对当前通胀预期的管理就非常困难。

第三,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储备积累给我国外汇资产经营带来巨大挑战。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长,使我国对外金融风险敞口扩大,被迫更多地分担发达国家危机转嫁的成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公平性,美国经济金融出现了严重问题,却可以凭借美元本位的特殊地位向市场零利率赤字融资,由美国国债购买者来分担其经济调整的负担。同时,危机以来美欧经济复苏疲弱,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度充裕导致主要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更为严峻的是,美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未来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威胁到我国外汇资产的实际购买力。

第四,国际收支失衡不利于我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发挥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充分暴露了全球经济失衡的不可持续性,顺差国增加消费、逆差国增加储蓄的经济再平衡进程是大势所趋。从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20国领导人都共同支持“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框架。同时,各国领导人还强调,增长模式应当是平衡的,即顺差国与逆差国在发展中实现更为平衡的关系。

作为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国,我国国际收支的较大顺差成为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其他国家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攻击的目标,在这一问题上,同其他国家斡旋的余地不大。一是我国和发达国家存在贸易争端,而由于竞争原因,我们也较难获得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二是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责任是同话语权相匹配的,受到国际收支顺差式失衡的制约,我国较难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自己其他方面的权益。三是部分国家总是以此为借口、筹码对我施压,使我国在经济外交方面压力很大。

三、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战略思考

一是树立大国意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作为经济大国,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越来越大的溢出效应。因此,中国要树立全球性思维,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过程中,主动把自己作为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不能妄自菲薄,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在制定政策时应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通过国际收支的调整既体现自身的责任,也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二是增强主动意识。积极构建全面可持续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对于经济体制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大胆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主动求变,例如,出口导向政策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应放在主要位置,对此,应积极论证,不再墨守成规,打破原有思维的约束,制定更合理的经济政策。同时,要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既敢于淘汰落后的产能,又能通过新的经济增长点吸纳劳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是培养人才意识。大力挖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经济人才,并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可以考虑派遣更多人走出国门,前往国际组织工作,或加强同其他国家经济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密切跟踪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动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我国能更好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使我们的诉求能够得到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认可,最终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使我国在推动国际经济公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拥有前瞻意识。以结构调整和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谋划未来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很多,从国内看包括人口老化、资产泡沫、环境污染,从国际看包括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不可持续、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全球流动性泛滥和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这些都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为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要树立前瞻意识,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分步骤、平稳地推进调整国际收支结构的战略部署,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深入调研的结果,因地制宜,提出合理的办法消除或减缓未来不确定性给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带来的隐患。

五是强化机遇意识。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高负债高消费的经济模式面临调整,并且实力下降,在许多方面希望中国能够出手相救。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只是代表经济总量。实际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十年我国仍然处在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应珍惜时间,紧抓机遇,在发展中加快结构性改革和失衡状况的调整,利用所有的机会,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社会事务,例如,利用IMF增资的机会,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走出国门,积极扩展海外市场,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定价和谈判能力。

四、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战略选择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宏观上高度重视消费、投资和外需之间的协调,使这“三驾马车”各自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处于合理的比例。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根据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十二五”规划,减少对外需和外资的依赖,创造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环境。

二是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增长的后劲。同时,优化需求结构,加快扩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改善居民消费条件,提升消费产品质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这样才能真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达到扩大内需增加进口的目的。

三是实行中性的外贸政策,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通过继续降低进口关税、推行进口便利化、加强进口促进手段等方式,优化进口结构,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及原材料的进口,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率,改革加工贸易政策,逐步减少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出口,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

(二)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国际收支平衡健全市场基础

要在利率、汇率等领域进行有序改革,以形成内外一致的政策环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一是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同时,加快培育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配套体系,继续拓展国内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夯实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基础。

二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适时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的效率。

三是加快要素价格改革步伐。加快资源税改革,将目前的从量记税改为从价记税。适时理顺能源资源价格,减少由于要素价格偏低而形成的变相鼓励出口格局。改革配套措施主要围绕理顺货物和资金价格体系,使得我国货物进出口和资本品投资能在一个与国际市场大体接轨的环境下发现其价值,避免价值或价格的高估和低估引发的投机套利行为。

(三)加强国际协调能力建设,为发展和改革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是中国要真正以大国的心态,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协调机制。中国要争取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中,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权衡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积极推动国际共识,注重保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一方面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成为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代言人;另一方面为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发挥作用。

二是在国际经济事务交往中,要以大国姿态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根据形势需要,在有理有节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充分理解他国为维护其核心利益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并获取他国对我国维护自身核心经济利益行为的支持。

三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中国应更加主动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提出容易取得共识的议案。特别是要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国际规则制定中的积极作用,尽量成为规则制定者,而不是规则接受者。近期应就增加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等为题提出改革思路。中期应联合欧盟和其他G20成员通过某种形式废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的一票否决权体制,为重构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奠定基础。长期应在国际金融体系功能设计、规范内容和治理过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和方案。

(四)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进程

1996年,我国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如今已历经16年。按照IMF关于国际交易性质的标准分类,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衍生交易、其它投资和资本转移五大类。主要包括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来华证券投资、对外证券投资、信贷项下对外债权、信贷项下对外债务、对外或有债权债务,以及跨境衍生交易和资本转移等内容。

对此,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具体有如下思考:

从实现可兑换的总体次序看,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后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先放开有真实背景的交易,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

从步骤安排看,第一步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可重点推进跨境证券交易、个人跨境直接投资等工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外汇资源使用效率。第二步应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规范对资本流入的管理,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建立有序可控的资本双向流动机制。放开条件成熟的资本项目交易,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第三步应逐步弱化直至取消按实需性进行货币兑换的要求,除对少数跨境资本交易保留必要限制外,基本取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使得中国逐步迈入金融大国行列,更加平衡地参与全球化进程。

此外,应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储备投资多元化、分散化。在战略层面上,储备经营应立足于维护我国对外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发挥储备大国的影响力。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日益依赖资源类产品进口,应探索利用外汇储备购买战略资源储备的市场机制。其次,考虑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海外投资基金,鼓励其境外股权收购、开办工厂等。最后,与我国经济联系紧密或有重要相关政治利益的国家出现短暂性危机或流动性不足时,可利用外汇储备给予适当的救助,并从中获取其对我国政治利益上的支持。在具体操作层面,储备经营应坚持“安全、流动、盈利”原则,以多元化、分散化投资方式降低风险。此外,通过外汇储备持有主体的多元化,以达到投资多元化的目的。分散投资于符合条件的国家的股票、债券、能源类公司或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基金。在风险管理层面,储备经营不仅关注汇率、利率波动造成的风险,还应关注国际政治、军事环境变化给储备投资带来的或有风险或实际风险。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分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