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收支顺差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选择研究

2012-03-13 14:38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叶哲源
中国商论 2012年22期
关键词:顺差贸易顺差出口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叶哲源

贸易收支顺差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选择研究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叶哲源

中国加入WTO后迅速融入全球经济浪潮,在国际贸易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顺差规模越来越大。长期大量的贸易顺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不良反应。财政政策正是调节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对我国贸易顺差现状及其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之进行改善的财政措施。

贸易顺差 影响分析 财政政策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升,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中贸易顺差的长期存在,在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利益主体的不满。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要实现国际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相关必要政策措施必须提上工作日程。

1 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的状况分析

贸易顺差,是指在一定年度内一国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而产生的贸易差额,通常用来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顺差额并不是越大越好,而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首先,从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看来,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实现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其中,2001年的进口额增幅高出出口额的1.42个百分点;从2002年开始,进出口额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进出口总额增幅达21.8%,实现贸易顺差304.3亿美元。2001~2004年,我国的出口额一直高于进口额,只是进口额的增速要略高于出口额每年平均2个百分点,但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的存在。2004年开始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进出口总额11547.4亿美元。2005年首次出现出口额的增幅高出进口额,并且高出10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018.8亿美元。2005~2007年间一直保持出口增速高于进口的形势。2008年世界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出口增速再次低于进口,但仍未影响到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的增加,当年在总额增速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贸易顺差规模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2954.6亿美元。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额都首次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负增长,贸易总额下降幅度达13.84%的情况下,依然有1961亿美元的顺差出现。但自此我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开始收缩,2010年顺差总额为1831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了38%。2011年,继续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影响,贸易顺差规模缩小为1549.94亿美元。

其次,从近几年出口贸易方式看,2003~2009年间加工贸易是我国出口的支撑力量,历年贸易额都高出一般贸易约10个百分点,但从2007年开始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2011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开始超过加工贸易,实现差额817.08亿美元,并且在2012年第一季度仍保持超出趋势。而贸易顺差主要是由加工贸易创造的。

最后,从贸易主体看来,亚洲、欧洲、北美洲是我国的主要贸易区域,其中亚洲的中国香港和日本、欧洲的欧盟和北美的美国分别是各个区域的代表,在我国的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较大。目前我国总体对外贸易水平有所下降,但与上述3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情况相对乐观,降幅略小于总体降幅平均约5个百分点。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总额下降20个百分点;同期美国下降17个百分点,日本下降了25个百分点。

2 贸易顺差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贸易顺差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首先,国际贸易中经常项目的出口增加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力量,经常项目贸易通过刺激国内总需求和外贸乘数效应,直接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资本净流入,由此在不断增加的国内投资需求和外商直接投资乘数效应的影响下,增加产生的资本项目顺差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几年我国GDP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外贸易顺差的作用不容忽视。

2.1.2 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提高了对外融资、招商引资能力

一直以来的对外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一方面,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增强了我国抵御全球性经济风险的能力,提升了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加使我国经济安全性提高,增强了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和其他国家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信心,从而提高了我国对外融资和招商引资能力。

2.1.3贸易顺差有利于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储蓄投资和对外贸易共同影响着一国经济总量的平衡。当财政赤字出现、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时,就需要增加进口来弥补财政赤字,这时可能出现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现实是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这就需要贸易顺差的增加来弥补连年上升的财政赤字,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2.1.4 贸易顺差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社会上日益增多的闲置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而我国目前的出口仍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顺差的增加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2.2 不利影响

2.2.1 贸易顺差的长期大量存在直接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增加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每个国家既是全球经济的一份子又同时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存在着。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影响了对方贸易国利益的实现,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针对我国的贸易顺差采取各种手段制造事端,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行业的发展。反倾销调查的不断增多使我国的国际贸易市场日渐萎缩、贸易环境不断恶化。

2.2.2 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巨额的贸易顺差,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主要贸易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意图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他们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政府于2005年7月份对人民币升值,开始实施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提出挑战,在丧失以往价格优势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

2.2.3 贸易顺差增大了外汇资产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

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对外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美元贬值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资产的缩水。另外,贸易顺差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汇流入,在我国现行外汇结算制度下中央银行不得不发行更多的本位币来满足需求,这就导致了央行货币政策效应的降低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

2.2.4 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长期存在的大额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对出口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都产生了一定程度地麻痹作用,满足现状、不思改变、无视国际、国内需求的新变化,使产出结构逐渐丧失了对国际市场应有的快速反应能力。另外,长期指向低端的消费市场,忽视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使得企业在失去原有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时再无还击之力。

3 贸易顺差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选择

3.1 制定鼓励扩大进口的财政政策

要改变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导向:鼓励进口,限制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进、出口无目的、无原则的管制。首先,限制出口方面,主要是限制高能耗资源类产品的低价出口,减少国家宝贵资源的浪费;其次,在鼓励进口方面,则是鼓励能源类和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等产品的进口,在减少贸易摩擦、改善我国贸易环境的同时,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创造条件。

3.2 以财政导向拉动内需增长

扩大内需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目标,也是改善贸易顺差现状、减少贸易摩擦、实现贸易平衡的关键环节。在全球经济危机、国际贸易市场萎缩的背景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是后危机时代减少国际争端、发展本国经济的明智之选。

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但内需不足、消费疲软的现象长期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使得社会上的大部分闲置资金用于储蓄,以缓解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压力。为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强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激发广大农业人口的消费欲望,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同时,要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居民教育、卫生服务水平,以增强公众消费信心、刺激公众消费欲望,进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大幅提高的目标。另外,减轻居民个人和企业的税负,也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消费能力。

3.3 由直接资金支持转为间接服务

政府以往对企业采取的直接资金支持不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案件冲突,也使企业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不利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因此,政府应转变以往的扶持模式,在不违背WTO准则的前提下,避免直接补贴带来的矛盾冲突,将扶持资金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出口贸易发展基金、提供信贷支持和完善担保制度、提高企业研发补贴等方面,从源头上支持企业的发展。这样既有利于缓解贸易收支顺差带来的贸易冲突,又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4 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以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有效缓解顺差带来的贸易冲突。首先,政府应该有选择地降低出口退税率,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淘汰部分产能低下的出口产业,从而有效地优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顺差。其次,政府在税率方面应做到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一视同仁,使双方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再次,政府可改革资源税制,增加资源税负,在提高我国税收收入的同时,减少资源的出口,不仅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的宝贵资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顺差额,改善贸易顺差现状。

3.5 扶持重点由外资转向内资

一直以来,政府为更多的利用外部资金和技术,出台了一系列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导向作用下,外资企业迅猛发展,并且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力量,在我国的出口贸易顺差中所占比重达60%。但是与本地企业相比,外资企业较差的根植性加大了当地外贸和经济发展的风险。鉴于此,政府应在行业内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确定内资企业的扶持对象,通过有效地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从产业链的低端成功向行业高端转型,提升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争取更多的贸易发言权。此政策指引下,不仅有利于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

此外,政府可通过加大对外援助力度、承担必要国家责任等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与其他贸易国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贸易优惠政策,从而有效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国际贸易顺差相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发展财政及国际财政“四位一体”协调关系体系的建立。

[1] 田立群.对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现象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03).

[2] 王子先,杨正位.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趋势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6(12).

[3] 祖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09(12).

[4] 姜月,李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08(07).

[5] 李应振.关于我国外贸顺差激增的认识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7(02).

F752

A

1005-5800(2012)08(a)-205-02

猜你喜欢
顺差贸易顺差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给情绪找个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