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覆岩破坏高度实测研究

2012-03-12 02:49:32张俊英马丕梁陈清通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孔深导水覆岩

李 杰,张俊英,马丕梁,陈清通

(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安全分院,北京100013;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分院,北京100013;3.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 100013)

综采工作面覆岩破坏高度实测研究

李 杰1,3,张俊英1,3,马丕梁2,陈清通1,3

(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安全分院,北京100013;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分院,北京100013;3.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 100013)

确定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对于确保煤矿水体下安全生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等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蒙交界处某煤矿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在2201综采工作面上方,布置了2个钻孔,采用钻孔冲洗液消耗观测法和钻孔电视观测法,对覆岩破坏状态进行了实测。通过对实际观测资料的总结分析,获得了该区综采条件下的导水裂缝带、垮落带发育规律并进行了相关对比研究,研究成果为条件类似矿井缩小防水煤柱、提高采煤上限等提供了参考。

综采工作面;覆岩破坏;导水裂缝带;垮落带

煤层开采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场,使得采场围岩和采空区的应力发生变化并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围岩,尤其是采空区上覆岩层发生变形、开裂及破坏。覆岩破坏的范围与程度将直接决定水体下采煤的安全与否。覆岩破坏高度包括垮落带高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是“三下”采煤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1-2]。覆岩破坏高度的确定,可以通过现场观测、经验公式预计、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得出[3-4]。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垮落带高度和裂缝带高度实测资料缺乏,陕蒙某煤矿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在2201综采工作面上方,布置了2个钻孔,采用钻孔冲洗液消耗观测法和钻孔电视观测法,对覆岩破坏高度进行了实测研究。

1 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该煤矿位于陕蒙矿区,2201工作面开采2-2煤层,工作面位于井田边界北西一侧,回采范围内第四系松散层厚度为5~25m,上覆基岩厚度为260~290m。工作面沿煤层走向推进,走向长度3648m,倾向长度300m,倾角为1~3°,采深280~340m。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一次采全高,采厚2.8m,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推进速度为8.47m/d。

工作面内水文地质情况简单,含水层主要为侏罗系直罗组裂隙承压含水层和侏罗系-白垩系志丹群砂岩裂隙潜水含水层,含水性较弱,为HCO3-Ca型水,矿化度低。工作面正常涌水量15~30m3/h。煤层顶板情况如表1。

2 现场观测研究

2.1 观测方法

现场观测采用钻孔冲洗液消耗观测法和钻孔电视观测法。

钻孔冲洗液消耗观测法 通过直接测定钻进过程中的钻孔冲洗液消耗量、钻孔水位、钻进速度、卡钻、掉钻、钻孔吸风、岩芯观察及地质描述等资料,综合判定垮落带和裂缝带高度及其破坏特征的一种方法。裂缝带高度主要是根据钻孔冲洗液消耗量、周围岩体破坏程度和钻孔水位观测等结果加以确定;垮落带高度则主要是根据钻进异常现象加以确定。

彩色钻孔电视系统 彩色钻孔电视系统是把自带光源的防水摄像探头放入地下钻孔中,在地面的彩色监视器上可直接观测地下钻孔的地质构造。根据图像的形态、颜色及光亮等信息,可用于识别岩性、裂隙、空洞、软弱夹层等情况,并用录像磁带保存测井资料。

表1 煤层顶底板情况

2.2 钻孔布置及现场观测

现场观测采用D1钻孔和D2钻孔,两钻孔位置均处于2201综采工作面上。D1孔位于工作面中部,距离工作面运输巷150m,孔口距离煤层顶板311.5m;D2孔距离工作面运输巷25m,孔口距离煤层顶板299m。工作面回采时间为2010年2月-2011年4月,钻孔观测时间为2011年3月27日-2011年4月10号。钻孔位置示意如图1。

图1 钻孔位置布置

2.3 观测结果

2.3.1 D1钻孔覆岩破坏高度观测

观测D1钻孔从232m套管以下取芯揭露地层情况。冲洗液漏失量观测从孔深242m处开始,从孔深271.02m处钻孔冲洗液不返水,孔深271.52m提钻孔内无水,取出岩芯有纵向断裂迹象。从孔深280m随着钻进过程,偶尔有压力,在287.0m处出现200~300m的掉钻现象。在孔深296~298m处频繁掉钻,且伴随卡钻现象,取出岩芯较少,且非常破碎,孔内有明显吸风。孔深242.0~254.0m处冲洗液漏失量变化不大,总体趋于平缓。从孔深254.0m开始,冲洗液漏失量开始有变化,先快速增大,后又趋于平缓,分析可能存在原生裂隙导致。在孔深271.0m冲洗液循环中断,全部漏失,经注水试验后并不返水。单位时间单位进尺漏失量同单位时间漏失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图2和图3分别为D1钻孔漏失量随孔深变化曲线图和下钻前孔内水位随孔深变化曲线图。

图2 D1钻孔漏失量随孔深变化曲线

图3 D1钻孔下钻前孔内水位随孔深变化曲线

由图2和图3可知,孔内水位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冲洗液漏失量、钻孔水位随孔深的变化情况及岩芯情况可以看出:在D1钻孔深270.8m处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明显增大,至271m处冲洗液循环中断,在孔深271.5m提钻后孔内无水位且岩芯较为破碎,有纵向断裂迹象。综合分析,判定271m处为D1钻孔导水裂缝带的顶点。孔口距离煤层顶板高度为311.5m。

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Hli为导水裂缝带高度,m;H为煤层顶板距离孔口垂深,m;h为裂缝带顶点距离孔口垂深,m;W为打钻观测时裂缝带岩层的压缩值,m。

在D1钻孔位置煤层采厚M为2.8m,取W=0.2M,即0.56m,经计算D1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41.06m,为采厚的14.66倍。

在钻进过程中,在D1钻孔孔深287m发生掉钻现象,在孔深296~298m掉钻频繁,且发生卡钻及钻具振动加剧,钻孔内有明显的吸风现象,取出岩芯较少,且非常破碎。因此判定在孔深296m处为D1孔的垮落带顶点。

垮落带高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Hm为垮落带高度,m。

经计算D1钻孔垮落带高度为16.06m,为采厚的5.74倍。

2.3.2 D2钻孔覆岩破坏高度观测

D2钻孔孔深在233.75m处不返水,灌水后返水,钻进至234.5m处又不返水,提钻后岩芯未能取出,孔内有120m水位,钻进至236.68取岩芯,岩芯完整,236.68~237.43m冲洗液循环良好,237.18m时不返水,提钻后岩芯良好,孔内有70m水位,进行灌水试验。孔内灌满水,水位迅速下降至20m左右,后缓慢下降。分析漏水原因,钻具在套管内空转时水位循环,在到孔底位置时仍有水位循环,钻进0.2m时不返水,分析得出有原生裂隙存在,决定2m一提钻观测孔内水位。在孔深260.07m处孔内有62.5m水位,在262.97m处孔内没水。在孔深 281.41m处掉钻 0.3m,在283.41m提钻后孔内吸风明显。在孔深283.5m后频繁掉钻,且伴随卡钻现象,取出岩芯少,且非常破碎,孔内有明显吸风。

由于D2钻孔观测段原生裂隙多,漏失量无法进行精确测量,只能通过钻孔水位、岩芯、钻孔电视等进行判定导水裂缝带及垮落带。图4为D2孔247.9~284.9m钻孔电视成像图。

通过钻孔水位、钻孔彩色电视观测结果及钻进记录综合分析,判定D2钻孔导水裂缝带顶点为261.4m,煤层顶板距离孔口垂深为299m,D2孔位至煤层开采厚度为2.8m,因此D2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为38.16m,为采厚的13.63倍。根据钻进过程异常现象及钻孔电视观测,判定垮落带顶点为283m,经计算D2钻孔垮落带高度为16.56m,为采厚的5.9倍。

2.4 观测成果总结

实测D1孔导水裂缝带高度41.06m,为采厚的14.66倍;D2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为38.16m,为采厚的13.63倍。两者比较接近,平均值为39.61m,为采厚的14.15倍。

图4 D2孔247.9~284.9m钻孔电视成像图

实测D1钻孔垮落带高度为16.06m,为采厚的5.74倍。D2钻孔垮落带高度为16.56m,为采厚的5.9倍。两者比较接近,平均值为16.31m,为采厚的5.82倍。

正常情况下,导水裂缝带分布呈马鞍型,边界上方高度略大于中央。本区D1孔位于采空区倾向中央、D2孔位于边界内,D1孔导水裂缝带高度大于D2孔,分析其原因是由于D2钻孔观测段原生裂隙多,漏失量无法进行精确测量,导水裂缝带高度是通过钻孔水位、岩芯、钻孔电视等进行判定确定的,存在一些误差,故D2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应大于38.16m,考虑到 D1孔导水裂缝带高度41.06m,结合本区地质采矿条件,建议本区导水裂缝带高度取43m左右为宜,为采厚的15.36倍。

3 规程公式对比分析

导水裂缝带高度和垮落带高度与地质和采矿条件密切相关,目前也尚无统一的多元相关表达式。因此,本文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5-7]对“两带”发育高度进行了计算。

综合考虑采场上覆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条件,覆岩选为中硬岩层,根据规程,采用如下公式对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计算[5-7]。

式中,Hm为垮落带高度,m;Hli为导水裂缝带高度,m;∑M为煤层累计开采厚度,m。

根据上式,计算得2-2煤层垮落带最大高度为10.42m,为采厚的3.72倍;导水裂缝带高度为43.47m,为采厚的15.52倍。

结果表明,实测垮落带高度比经验理论计算值略大,计算得到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与实际观测高度基本符合,故规程中的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在本区是适用的。

4 结论

(1)通过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法和钻孔电视法,对覆岩破坏的发育情况进行直观观测,得出该矿综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垮落带的发育高度。实测D1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41.06m,为采厚的14.66倍;D2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为38.16m,为采厚的13.63倍。实测D1钻孔垮落带高度为16.06m,为采厚的5.74倍;D2钻孔垮落带高度为16.56m,为采厚的5.9倍。

(2)结合该矿地质条件,建议该矿导水裂缝带高度取43m左右为宜,为采厚的15.36倍;垮落带高度取平均值16.31m,为采厚的5.82倍。

(3)实测值与规程公式计算值对比分析表明,规程中的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在该矿区适用。

[1]武 雄,汪晓刚,段庆伟,等.重大水利工程下矿产开采对其安全影响评价及加固措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2):338-346.

[2]武 雄,杨 健,段庆伟,等.煤层开采对岳城水库安全运行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9):100-104.

[3]康永华.覆岩破坏的钻孔观测方法 [J].煤炭科学技术,2002,30(12).

[4]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5]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6]宋振骐.实用矿山压力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

[7]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J].煤炭学报,1996,21(3):225-230.

Observation of Overlying Strata Broken in F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

LI Jie1,3,ZHANG Jun-ying1,3,MA Pi-liang2,CHEN Qing-tong1,3
(1.Safety Branch,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13,China;2.Detection Branch,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13,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 High-efficiency Mining & Clean Utilization,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13,China)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obtaining height of water-inductive fissure zone for ensuring safe mining under water body and protecting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Applying borehole flush consumption borehole TV observation,2 boreholes were constructed over 2201 f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 to observe overlying strata broken state.The development rule of water-inductive fissure zone and caving zone of this area were obtained.Result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e waterproof coal-pillar and enhancing mining upper limit in mine with similar conditions.

f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overlying strata broken;water-inductive fissure zone;caving zone

TD325.4

A

1006-6225(2012)02-0082-04

2012-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51004065)

李 杰 (1986-),男,江苏徐州人,在读硕士。现从事开采损害防治及采空区勘查等方面的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张玉军]

青年论坛

猜你喜欢
孔深导水覆岩
矿区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采矿技术(2021年1期)2021-03-02 06:13:08
煤矿高强度长壁开采覆岩破坏充分采动及其判据
煤炭学报(2020年11期)2020-12-17 03:13:24
临界深孔控制爆破数值计算模拟及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岩巷爆破掘进优化设计研究
准东大井矿区巨厚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分布特征
中国矿业(2018年11期)2018-11-20 01:08:46
合理布眼,改善装药结构,提高爆破效率
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中国煤炭(2016年1期)2016-05-17 06:11:36
改性涤纶针织物导水透湿性能研究
导水陷落柱预注浆治理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