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必然 许维华 陈俊钊 姜琴 刘金花
带状疱疹是在人体免疫监测功能损伤的情况下,潜伏在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神经元中再激活引起该区疱疹和神经节炎伴神经痛的一种皮肤科常见病[1]。我院于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泛昔洛韦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TDP特定电磁波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50例,同时设对照A组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对照B组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0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1 病例入选标准 本院门诊的局限性无并发症的带状疱疹患者,病程在7d内,起病以来未服用或外用过抗病毒药物。
1.2 排除标准 儿童、妊娠及哺乳妇女、对泛昔洛韦过敏或不能耐受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肿瘤患者不作为治疗观察对象。
1.3 一般资料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单侧体表出现成群丘疱疹、沿皮节分布、伴神经痛为病例选择标准,以出现皮疹开始计发病时间。3组病例一般情况及皮损分布情况见表1、表2,经统计学分析,3组年龄、病程差别无显著性(P>0.05)。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泛昔洛韦口服,每次250mg,每日3次,连服10d,同时采用北京产KD-2A型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治疗,通过皮肤电极对选定的部位施加体表电刺激,输出电极1~2组,方式为连续输出,电流80~100Hz,持续20min,刺激部位为带状疱疹疼痛局部和疱疹部位的上、下、左、右。然后采用重庆产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患处,距离30~35cm,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10d(1个疗程)。对照A组口服泛昔洛韦,每次250mg,每日3次;对照B组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对照A、B组皆连服药10d,并每日外涂炉甘石洗剂2次,都不予理疗。
表1 3组病例一般情况
表2 3组病例皮损分布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止疱为无新水疱出现,原有水疱不增大;止痛为疼痛消失、不痛或偶有痛感;结痂为水疱全部干涸;脱痂为痂皮开始脱落。3组病例于治疗3、5、7、10、14、21d各记录病情变化一次。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带状疱疹在止疱、止痛、结痂、脱痂时间比对照A组和对照B组缩短,尤其以止痛时间缩短明显,观察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分别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在止疱、止痛、结痂、脱痂时间比对照B组短,两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不良反应 135例患者共有7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头痛,2例恶心、胃肠道不适;对照A组有2例呕吐、胃肠道不适;对照B组头晕1例,恶心1例。所有患者可耐受,不曾停药或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分别作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表3 3组治疗带状疱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d)
表3 3组治疗带状疱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d)
注:观察组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止疱 止痛 结痂 脱痂观察组 50 2.4±1.3 3.1±1.1 5.3±1.1 10.9±2.2对照A组 45 3.2±1.7 5.8±1.8 7.4±1.9 12.7±2.9对照B组 40 4.8±1.8 7.8±1.9 8.6±1.8 14.6±3.2
泛昔洛韦(FCV)即6-脱氧喷昔洛韦双乙酸酯,是喷昔洛韦(PCV)的前体,因PCV口服吸收差,为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于1989年合成了FCV。FCV本身并无抗病毒作用,口服在肠壁吸收后经去乙酰化和氧化成为喷昔洛韦而起作用。口服泛昔洛韦后喷昔洛韦利用度可达70%。喷昔洛韦在细胞内经磷酸化成活性的三磷酸化合物,与疱疹病毒DNA多聚酶竞争性抑制病毒DNA的合成。本品对病毒DNA多聚酶的抑制作用比三磷酸阿昔洛韦弱100倍,但本品在细胞内的浓度远较后者高,停留细胞内的时间亦显著较长(细胞内半衰期7~20h),因此可在感染细胞内发挥持久的抗病毒作用[2]。因此,FCV对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比阿昔洛韦作用时间长,抗病毒作用较阿昔洛韦增强,用药剂量小,次数少,病人依从性好。
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和TDP特定电磁波进行患部理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疼痛,预防感染,缩短病程。经皮神经电刺激仪通过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能选择性激发传入感觉粗纤维神经,粗纤维兴奋通过兴奋脊髓胶质细胞,而阻断疼痛冲动传入;并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阻止异常放电;还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积极发挥镇痛效应[3]。在TDP照射作用下,患部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血液循环得到改善;TDP照射使吞噬细胞功能增加,促使炎性渗出物与病理代谢物吸收消散,温热作用还能提高痛阈,降低疼痛神经兴奋性,并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由此达到治疗的目的[3]。
阿昔洛韦是一种抗核酸生物合成的抗病毒药,它有确切的抗病毒活性,能选择性抑制和灭活病毒DNA多聚酶,阻断病毒DNA合成,有较强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作用[4],所以本观察选用了疗效肯定的抗带状疱疹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作为对照药[5]。结果显示:泛昔洛韦联合理疗治疗带状疱疹两者作用相同,与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相比,患者的症状、体征得到更快更明显的改善,更快地使患者从巨大的精神折磨中解脱出来,是治疗带状疱疹高效、安全的好方法。
[1]李伶,谢雪冰,曹建银,等.阿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3):21-22.
[2]徐叔云.临床药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1.
[3]王金田.临床实用理疗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刘志超,刘建刚,孙青.窄谱UVB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1):29.
[5]陈明,蒋存火,黄绪蕾.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