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夷,冉 萍
(1.西安邮电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西安 710061;2.国家粮食储备局 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 710082)
大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久远,我国大豆企业也因而具有传统优势。大豆作为重要的油脂原料,关系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意义不断凸显。近十年来,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豆业,不断出台行业政策以扶持大豆业发展。2003年5月,农业部制定《全国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并由财政部、发改委牵头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首先在东北三省展开试点,并配合实施《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200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提出油料生产和供给必须坚持立足国内,把重点放在主攻单产上,同时调整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以提高国内油料的自给率,东北高油大豆良种补贴覆盖面积扩大至4千万亩,对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域给予10元/亩的良种补贴[1]。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又于2008年9月发布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重点培育大豆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建成东北高油大豆产业带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一大批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形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2009年,国家提出大豆良种推广补贴政策要全面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在近十年来诸多有利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大豆企业理应迎来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实际上我国大豆企业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外资冲击及挑战,竞争形势极其严峻和被动,主要表现为12个方面:进口依存度飙升、转基因大豆充斥侵蚀[2]、国产豆劣势明显[3]、定价权话语权丧失[4]、广大豆农“卖豆难”、国内生产量萎缩、产业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较短且脱节、压榨产能过剩、并购浪潮来袭、众多内资大豆企业及压榨企业低效或停产。总之,国内大豆业潜伏着“步拉美化后尘”的巨大隐患,“拯救大豆”的呼声在国内已日益高涨[5]。
近十年来,我国大豆市场供求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虽然我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自1995年以后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目前已经沦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净进口国[6]。近12年来,大豆进出口量之比均值高达108倍,在2010年达到了峰值334,差距悬殊。进口量保持着年均接近20%的超高增长率,而区区1.7%的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揭示了我国大豆企业相对于以美国ADM、邦基、嘉吉及法国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强大的跨国粮商,实力是如此弱小。
表1 2000—2011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
在国内大豆消费继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国内大豆产量与单产量持续低迷,甚至萎缩,毫无增长迹象,如表2所示。这也就直接导致国内大豆原料短缺,严重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相比之下,大豆进口量一路飙升,12年间平均为国内生产量的2倍。2011年的进口量相当于2000年进口量的5倍,而且在2003年以后进口量都远远高于生产量,两者之比逐年增长。预计2011年大豆产量1 200万吨,相比2010年产量的下滑幅度已超过20%,进口量与生产量之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4倍,我国大豆企业的未来发展实在令人堪忧。
表2 2000—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与进口情况
2000年以来,12年间我国大豆进口量与实际压榨量始终保持同步增长,且较为接近,如表3所示,说明国内大豆压榨业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进口大豆,大豆原料受到国际粮油巨头的明显控制和强势垄断。而我国大豆企业的大豆生产量在实际压榨量中仅能占到很小比重,自给率很低。
大豆进口量与实际压榨量的比值体现了进口依存度这一重要指标。近12年的均值为78.7%,2005—2007年已经接近于80%,自2008年(含)以后仍然保持上涨,维持在85%以上的超高水平,近4年的均值为90.4%,即大豆压榨业对大豆的需求有九成以上都由进口来满足,而国内生产的大豆仅占实际压榨量的一成。这必然导致大豆进口市场及压榨市场的定价权及话语权由国际粮油巨头牢牢控制在手中。
大豆进口依赖程度连年不断加重,直接挤压及排斥着国产大豆,威胁我国大豆企业的正常生存与发展,这也是导致国内大豆生产量连续低迷萎缩以及众多国内大豆企业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所在。黑龙江等主要大豆产区的豆农“卖豆难”及政策性收购量萎缩现象频发,国内大豆批发价及加工成本明显高于进口大豆,都与进口大豆的冲击有紧密关联,也是由于我国国家储备粮仓库未把大豆作为粮食来储备,而由市场自发调节所致[7]。这些现象的发生有悖于国家“三农”政策的精神。
大豆在油脂油料产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应属于国家战略性物资。随着国内需求不断增长,大豆供给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8]。然而,如此不正常的超高进口依存度势必会危及我国油脂油料产业安全,甚至会损害国家粮油安全,破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表3 2000—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与压榨量变化
由表3可知,2000年至今的12年间,大豆实际压榨量年均增长11.6%,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而大豆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还要再超过压榨量年均增长率约7个百分点,而且在2000—2011的12年间,大部分时间段的进口量年增长率高于实际压榨量年增长率。这足以说明大豆进口增长势头之迅猛,也清晰地显示了国际粮油巨头的大豆输出意欲取代国内大豆生产,不断蚕食国内大豆原料市场及压榨市场之明显战略意图,值得我国大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高度警惕。
众所周知,土地是油脂油料产业的瓶颈资源,当然大豆业也不例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在“2007年第二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表示,“今后10—20年的发展中,耕地仍会减少,农产品供给短缺的趋势是刚性的,因此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仅靠国内的耕地资源,解决不了中国吃油问题,利用国际资源不可避免”。近12年间,大豆种植面积年均递减5‰,而且自从2005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峰值9 591千hm2以来,2006、2007 年持续下滑,除了2008、2009年略有反弹以外,2010年仍在下滑。陷入如此困境的原因在于,进口大豆冲击下国内大豆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销售价格低迷,种植效益差。据考察,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仍有继续下降之势[9]。因此,逐年缩减的大豆耕地是制约我国大豆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油脂加工产能、5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被美国ADM、邦基、嘉吉及法国路易达孚四大国际粮油巨头所控制,80%的进口大豆也由这四家提供。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我国大豆企业应密切追踪竞争对手,掌握彼此优劣势。
表4 我国大豆企业与国际粮油巨头的比较
续表
1.非转基因大豆优势
目前还无法确定转基因大豆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而国内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能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天然健康的要求,因此,其优势日益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公认和偏爱,也强有力地支持着我国大豆企业发展。
2.掌握需求信息的优势
我国大豆企业相比国际粮油巨头,更了解国人的用油需求,近年来不断开发出各类适合国人需求的大豆油新产品,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08年,我国一级食用植物油产量956.1万吨,二级油89.2万吨,三级油153.6万吨,总计1 198.9万吨,占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62.2%,而且近两年一级、二级和三级油的产量比重还在不断提高,已达到2/3的比重[10]。国内高档油脂的比例不断增加,大豆食品朝着优质、绿色、安全和营养的方向发展。
2008年,国内大豆企业以满足营养和差异化需求为导向,结合大豆压榨技术,生产食用调和油114.3万吨,还有高级烹调油、色拉油、浓香花生油、小磨香油等,使得大豆油品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随着油脂小包装技术的发展,油脂灌装设备涵盖了从300毫升~5升的家用瓶装、桶装小包装油以及10升~25升的餐饮业用油包装。为了保护油品质量,开发应用了油脂充氮包装盒避光包装新技术,极大丰富了大豆油市场,各种品牌的大小包装食用油层出不穷,显著提高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随着技术进步进程加快,国内油品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景象。饼干和面包用起酥油、人造奶油产品、方便面、膨化休闲食品用煎炸油、速冻方便食品、冰淇淋专用油脂、巧克力、糖果等特种油脂或专用油脂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创造和满足大豆油市场上的新兴需求。
3.低人力成本优势
我国大豆企业的人力成本较跨国粮油企业更加低廉,源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目前劳动力数量大约占世界25%,人力成本领先;再者,借助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国内大豆企业带来了日益增加的高素质、适用性、复合型人才。我国大豆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并挖掘国内人力资源的规模优势、低成本优势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加快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步伐。后危机时代来临,有迹象表明我国企业所具备的低人力成本优势在不断减弱甚至逐渐丧失,但是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增量空间都很巨大,十年之内,传统的低人力成本优势及本土化人才的适用性优势依旧显著[11]。
我国大豆企业几乎在所有方面都逊于国际粮商,包括价格、产能产量、技术能力、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综合实力弱,劣势明显。
1.价格劣势
由表2可见,同期的国内大豆批发价与大豆国际市场价相比,要高出至少50%。来自2007年黑龙江大豆市场监测数据也显示,国产大豆进入市场比进口大豆的成本至少高出170元/吨。究其原因在于,收购商基于国内港进口大豆价格,减去费用和必需利润,以此作为国内大豆收购价,即国内大豆收购价决定于进口价。然而,实际中的进口价格很低,甚至低于黑龙江大豆成本底线。
2.未掌握关键种植技术与加工技术
目前,在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中,研发人员较为稀缺,科研投入微薄,导致国内大豆新品种少,大豆种植与加工技术滞后,创新力差,不掌握核心技术,与跨国企业差距明显。主要表现为:缺乏高油优质豆类;未真正掌握高产优质大豆种植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大豆育种基础研究不足;深加工技术落后,深加工程度低。
3.资金劣势
四大跨国粮商具有雄厚实力,并以国家财力做保证,而且都是国际上市公司,能在全球范围融资。而我国大豆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国有企业享有国有资金支持,民营企业依靠当地资源而建立起来,仅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有限支持,且银行贷款审批严格,贷款速度慢,融资困难。
我国大豆企业面对如此的被动局面,其发展路径值得我们深思。通常,大豆产量提升主要有两种途径:依托科技进步的单位面积增产型和种植面积增加型[12]。在“国内粮食可耕地红线不能碰”及大豆耕种面积日益缩减的背景下,基于上述竞争优劣势分析,我国大豆企业应遵循“借外补内”的发展思路,“走出去”到海外种植大豆,借助国外的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将大豆生产经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真正振兴我国大豆产业[13-16]。
为了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政府应挑选一批敢拼敢闯、绩效优良、抗风险力强的我国大豆企业,作为精兵强将,鼓励和刺激其“走出去”,给予大力扶持,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重庆粮食集团、九三油脂、汇福粮油已经在南美从事大豆生产,这应该得到官方的重点支持。
“大豆振兴计划”应根据新形势下的要求与时俱进,调整及增添扶持政策内容,鼓励我国大豆企业在国外种植经营,给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给予跨国种植经营风险基金的支持;将政府的良种补贴政策覆盖到我国大豆企业在国外的大豆种植农场上去,使我国大豆企业体验到走出去种植经营大豆与在国内种植大豆是没有差异的,同样具有低风险与高收益,提高其在国外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借助全球土地资源来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同时,政府应鼓励支持我国大豆企业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提升我国大豆企业国际化资本运营能力;支持国内大豆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大豆企业的海外市场运营能力,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外贸结构。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利用国际市场及国外资源的能力。
现代粮油加工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安全营养、绿色环保。我国大豆企业“走出去”经营不能只依靠单打独斗,而应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在国外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豆加工基地或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在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及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的新概念,我国企业应在国外加快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新兴大豆产业集群,也可依托国外的现有资源,包括大中城市或现有工业园区等,整合、新建或改扩建一批高科技含量、示范性强的综合性大豆加工基地或园区。通过在海外实施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协作,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我国大豆企业的知名品牌,提高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优质要素快速合理配置,以加快我国大豆企业的海外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带动我国大豆企业的整体实力及档次。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遵循产区为主、兼顾销区和适当考虑重要粮油物流节点的原则,实现大豆加工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实现加工基地适当规模集中,充分利用和共享国外的港口码头设施等便利运输条件。
中粮集团于2007 年正式启动全产业链价值战略,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产业链,即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企业都有所渗透[17]。其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在粮油加工产业中,打造从贸易、流通、生产、销售到食品的全价值链。近年来,中粮集团通过兼并、重组迈开向多元化转型的步伐,并试图借助资本市场飞奔。随着2007年3中国粮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中粮集团的上市公司已包括中国食品、中粮控股、中粮地产、中粮屯河、S 吉生化和丰原生化6家。对此,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的表述是:“我们目前希望能够把每一个业务单元专业化,不再受多元化配置资源的困扰。”[18]
协同化的高低决定了整个企业资源的利用充分度。所以,面对中粮庞大的业务单元,“协同”一直是宁高宁与中粮经理们沟通中运用最多的词汇。如今,宁高宁将“协同”作为集团考核评价指标之一,希望各部门之间真正通过协同,连成一个整体,对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成本。同时,还要构筑内部协同文化:买卖的上下游关系,达成一种最直接的协同;互相之间共享服务、共享品牌、共享渠道、共享 IT、共享物流、共享风险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再共享文化、共享财务资源、共享规模等。因此,中粮集团正在朝着国际大豆企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集群方向快步迈进,无疑可以作为国内众多同行的标杆加以学习借鉴。
自2005年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投资能显著提升公司业绩[19-24]。农业实验表明,品种、种植技术对大豆增产的贡献率均超过30%,质量的贡献率更是大于80%[25]。因此,加大研发投资,研制关键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量与品质,是解决国内大豆供应短缺以及提升我国大豆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大豆业在“走出去”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加快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对自身实施全面改造、升级,提升自身整体技术水平。具体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健康油品研究开发、主食品工业化能力建设;加强大豆加工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成套设备自主化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加强高效节能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副产物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有效利用国内外大豆种植土地资源,提升大豆种植科技含量,拓展高附加值大豆产品加工、大豆精深加工;加快淘汰落后加工产能,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有效产能转化,使企业自身保持适度加工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在“走出去”经营的过程中,我国大豆企业还应注重与国内外科技界构建长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借助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成熟模式和广泛平台,跟踪国际大豆产业的前沿技术,开展关键种植技术、压榨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的重点攻关,尽快提高大豆种植、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而且,在国外土地上种植大豆的客观环境不同于国内种植,走出去的企业应深入调研国外环境,包括种子、土壤、地理、气候等资源条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资助开展一批有关于国外种植实用技术的课题项目研究,以科研成果指导种植经营,并及时总结国外种植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探索技术推广应用的方式与路径。针对适合于国外农场的品种培育、肥料应用以及害虫杂草控制技术方面,大力投入科研经费和人力,争取有实质性突破,为海外大豆种植单产提升给予强有力的科研支持。
跨国种植经营,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人和”格外重要。“公司+基地+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模式是较为先进的一种合作模式。种植大豆的农户往往较为分散,缺乏先进技术及资金。我国大豆企业正好能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加强合作,并使国外农户产生依赖感。同时,我国大豆企业要在当地与国外政府、地产商、农场主等展开协同合作,多赢互惠。
在国外种植经营过程中,要积极寻求给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当地设立有一定规模的技术服务中心,培养对口适用的国外种植技术服务人才,与农户结为一对一帮扶联合体,努力构建较为紧密的种植产业组织。在技术服务方面,应不断提高服务响应性、灵活性、高效性,确保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大豆增产提效做好后盾支持。
对于资金支持,我国大豆企业应给国外豆农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并建立低风险贷款制度,使广大农户和农场主认识到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展大豆种植的好处,将他们从跨国粮油巨头手中抢过来,鼓励其积极为中国大豆企业发展大豆生产,逐步树立我国大豆企业的信誉与威望,使中国大豆企业的品牌走向国际舞台,提高我国大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应加强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大豆种植农户是一项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唯有合作才能促进建设。首先,走出去的企业要积极参与推动当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用井、喷灌设施等,确保农户正常生产和增产增收。其次,确立长期投入机制,根据国外种植大豆的投资收益估算,逐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为农场主或农户提供设施建设及维护的专项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以确保补助资金能及时拨付到位。最后,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建立相关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实现投资者的自主管理。
我国大豆企业应以国外大豆生产核心区为重点,依托国外重要粮油物流节点和粮油战略装(卸)车点,加强大豆综合加工、仓储、物流、质检、信息处理等设施建设,以大豆规模化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与仓储物流、公路铁路水路运输、贸易信息处理、购销网络等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国外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油料油脂加工园区,引导国外协作商向加工园区集聚,促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培育产业集群,推进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国外各大中城市大豆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增强油品安全检测、信息管理、冷链配送等功能,引进现代物流配送的关键技术,开发成套物流设备,提高我国大豆企业生产的海外大豆质量和在国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大豆企业在“走出去”经营的过程中,还应虚心并积极学习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追求生产运营系统和企业经营系统的稳定性,在全球范围大力引进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招聘精通业务、熟悉市场、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注重系统性的员工培训,尤其是安全教育。对操作中涉及安全的事项要做到严格审批。营销策略应保持灵活,对不同时间或地域的国外客户应差异化对待,根据不同的竞争情境或库存状况应制定国际大豆浮动价格,以确保公司的供、产、销保持协同,而不是单纯考虑局部收益。
在质量管理方面,我国大豆企业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强化加工过程管理,加强对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同时,应建立现代化的大豆种植与加工质量监控体系及手段,提高在海外种植大豆和加工大豆的质量,切实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大豆市场的竞争力。
大豆种植面积缩减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除了依赖技术进步,走品种多元化发展的路线也能解决当前大豆供需矛盾,有助于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大豆企业开展跨国种植经营,应结合东道国实情,加强高产、高油优质新品种大豆或国外种植专用新品种大豆的研制、培育和技术储备,构建科学系统的国外大豆种植技术体系,兼顾大豆食品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拓宽及延伸大豆产品线及产业链条。这样不但能为我国企业创收,而且能迅速提升我国企业大豆产能,帮助企业整合国内外大豆货源,盘活我国大豆企业在全球范围的大豆供销,提高国内大豆业的自给率。
[参考文献]
[1] 李建兵,霍美丽,侯振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料油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8(12):1-2.
[2] 万宝瑞.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在“2007全国大豆暨油料油脂产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J].粮油加工,2007(7):26-29.
[3] 施用海,沙玮.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国际压力与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9):8-11.
[4] 郑风田,李明.大豆产业链的成本与利润分配:黑龙江个案[J]. 改革,2009(5):61- 67.
[5] 蒋新正.对中国大豆综合产业情况的分析及建议[J].中国油脂,2007,32(3):11-15.
[6] 丁声俊.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势在必行[J].中国油脂,2006,31(10):7-13.
[7] 左青.我国大豆加工业走势探讨[J].中国油脂,2007,32(8):16-19.
[8] 沈琼,刘小和.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6,22(3):27-29.
[9] 郭清保.2010 年我国油料油脂产业发展情况[J].中国油脂,2011,36(5):1- 4.
[10] 刘大川. 我国油脂工业发展现状[J]. 粮油加工,2010(8):34-36.
[11] 刘素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劣势分析[J].特区经济,2007(11):222-224.
[12] 赵国志,刘喜亮,刘智锋. 世界油脂工业之大观[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3):19-24.
[13] 孔宁宁,张新民,唐杰.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资本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0(9):112-120.
[14]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中国经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 胡君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
[16] 肖林声.中国强离世界强有多远[EB/OL]. (2006-04-08)[2012-03-10].http://www.goto173.com.
[17] 胡柯.中粮:升级全产业链[EB/OL].(2011-05-17)[2012-03-18].http://jingji.cntv.cn/20110517/110212.shtml.
[18] 韦三水.中粮全产业链的美丽与荆棘[J].中国品牌,2010(4):102-105.
[19] 梁莱歆,张焕凤. 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2-236.
[20] 郭斌. 规模、R&D 与绩效: 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实证分析[J]. 科研管理,2006(1):121-126.
[21] 程宏伟,张永海,常勇. 公司 R&D 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6):110-113.
[22] 周春应. 跨国公司 R&D 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检验[J]. 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107-109.
[23] 王玉春,郭媛嫣. 上市公司 R&D 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研究,2008(6):44-52.
[24] 董静,苟燕楠. 研发投入与上市公司业绩——基于机械设备业和生物医药业的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0):56- 60.
[25] 林芦.我国大豆产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种子经销商,2007(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