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遂宁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框架

2012-03-07 00:54刘官海
山西建筑 2012年26期
关键词:遂宁市遂宁栖息地

刘 帆 刘官海

(四川省遂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遂宁 629000)

0 引言

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整体生存状态堪忧:城市无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城市功能和结构不相匹配、城市社会及基础设施服务不完善,导致城市特色风貌丧失。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探索,寻找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方案。2011年年初,遂宁市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打破二元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出了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围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见图1),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刚性界限,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各级社会服务,从而形成规模适度、功能健全、分工合理、合作紧密、相互依赖、和谐共生的网络化组团城市。

图1 现代田园生态城市内涵图解

1 城市概况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属川中丘陵地区,是四川省成渝城镇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域面积5 325 km2,总人口387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6 km2,人口62万人。近年来,遂宁市深入挖掘和传承观音民俗文化,大力实施“五创联动”和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先后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12张国家级城市名片,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处于成渝经济区中间节点的遂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构建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拥有“两山三水拥一城”的山水城市格局、深厚的观音民俗文化和宜居的城市组团结构三大特色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因城市规模急剧扩展,带来的大地景观文化破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失衡、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走廊大量丧失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必然成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2 遂宁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探讨

2.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概念

生态基础设施是一个将城市的大尺度自然山水格局、城郊保护地、农田、林地、城市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系统整合为一体的绿色网络[1]。构建基本途径包括土地适应性和景观安全格局方法,都是立足于本土的深入调查分析,实现适应土地和土地之上各种自然、人文历史过程的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不仅关注开放空间的休闲、视觉质量,还关注水资源管理、乡土动植物、绿色交通、乡土遗产、环境教育、案卷防护等综合功能,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图2所示)。

图2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框架

2.2 六大生态基础设施系统

2.2.1 城市水系统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遂宁城市水系统面临三大问题:

1)雨洪调蓄功能降低,建成区阻断山洪径流与涪江的横向联系通道,涪江洪水威胁不容忽视;

2)水质净化功能降低,存在一定程度的面源和点源污染;

3)水源保障脆弱,饮用水源单一,渠河水质保障系统脆弱,难以应对突发事情。通过优化雨洪调蓄功能,最大化滞留雨洪水,可有效缓解洪涝灾害,实现雨洪水的有效利用,改善受纳水质,增加水质自净能力。规划操作策略,可以采取保留自然分洪廊道,避让洪泛区;保留和疏通山洪径流与涪江的横向联系通道;利用现有坑塘湿地在郊区建立层级湿地系统,并对主要河流设立汇前植被缓冲区,对暴雨径流进行滞蓄和净化;净化上游滞蓄+中游设立水源保护区+下游疏导等措施。

2.2.2 生物栖息地系统

生物栖息地是区域生态基础设施重要的基础资源。遂宁市生物栖息地系统呈破碎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低,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景观高度人工化,异质化程度较低;

2)生态系统脆弱,受大面积城市开发干扰,使景观呈现破碎化的趋势,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通过维护城市生态基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保障其不被城市化所吞噬,从而为城市提供多种生物服务功能,形成可持续的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通过确定和保护城郊关键性的栖息地和生态资源,划定刚性生态控制线,明确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廊道,建立连续的生物栖息地网络,保护高产农田不被城市发展所侵占。

2.2.3 灾害防护体系

灾后防护重点是解决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及高压走廊防护等问题。遂宁地处川中丘陵地区存在危岩、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高压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穿越城市也对市民安全存在隐患。通过合理的用地规划选址、涵养水源、设置隔离带,降低灾害破坏程度,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通过对滑坡、崩塌和危岩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避让,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采取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对城市高压走廊、高速路、铁路系统进行必要的防护隔离划定防护隔离带。

2.2.4 休闲游憩体系

广德寺风景区、灵泉寺风景区、涪江及渠河滨水带状公园绿地是遂宁城区休闲游憩资源的核心资源。目前,现状城区公园绿地数量方面基本满足,但空间布局结构及整体系统性方面不尽合理。通过对休闲游憩服务GIS进行可达性分析,反映出部分稠密片区公园绿地可达范围覆盖明显不足,空间分布方面,城南、城北及凤台片区周边绿地分布亟待改善。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在可达范围未覆盖的地区新增公园绿地,重视社区级公园绿地系统建设;挖掘以山水景观、乡土农林景观为主的休闲游憩资源,优化整合资源分布空间,利用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串联城区休闲游憩资源,建成中心城区慢行系统。

2.2.5 乡土遗产系统

遂宁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两处国家级、三处省级和四处市级文保单位,这些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其将是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下,遂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较大问题,譬如“古代十二景”“九宫十八庙”等城市乡土特色景观损毁殆尽,对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形式化,新建建筑没有体现地域特征。通过对乡土遗产资源分布、评价和空间整合,建立系统的乡土遗产体验网络,保留城市记忆,强化城市空间的历史内涵。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在规划中挖掘并整合城市记忆资源,构建体现城市发展历程的乡土文化遗产资源系统。同时,以老城区为核心,以古驿道等重要街道为纽带,链接城区点状系统资源,结合城市绿道建设,建立完整、连续的乡土遗产体验网络。

2.2.6 视觉感知系统

人的视觉感知系统是城市意象的形成关键因素。遂宁部分城市建设破坏了自然景观界面,特别是涪江两岸区域城市天际线控制不到位,致使视觉体验质量下降,城市视觉景观形象同质化趋势明显,地域特色丧失。通过维持并提升城市的视觉体验质量,强化城市形象的地域特色。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划分不同级别的视觉敏感区,确定视觉敏感区域,实行分级控制;建立关键性景观要素间的空间联系,对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性保护和利用;维护具有遂宁特色的视觉体验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3 结语

随着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从水、生物栖息地、灾害防护、休闲游憩、乡土遗产和视觉感知六方面入手构建安全、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将对于未来遂宁城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1]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遂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遂宁市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概念规划[Z].2012.

猜你喜欢
遂宁市遂宁栖息地
我想
遂宁市安居区:全面推进人社工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