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街道分析——以上海四条街道为例

2012-03-07 05:15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2期
关键词:南京东路虎山步行街

张 萍

1 研究背景

雅各布(J.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曾说:“当我们想到城市,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街道与广场,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沉闷。”而街道的生气,主要由其上的公共活动彰显。

伴随我国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度重视和保障机动车行驶的快速和通畅,而街道作为城市生活场所的作用被忽视。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丧失 。街道上的活动被室内活动替代 ,传统街道被宽马路替代。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上海的街道案例进行现场踏勘和行人问卷调查,分析其作为城市公共领域,服务行人公共活动需要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改善建议和措施。

2 城市公共空间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街道的界定

2.1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城市中供公众共同使用的外部空间,中外学者分别从实体层面、法律层面、社会学层面进行解释。总的来说,普遍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以公共价值为本质特征,具有一定实体面积的、无差异向市民开放的、供市民休息娱乐和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流的城市空间。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

一般主要从形态上,对城市中最常见的一些公共空间进行分类,包括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公园绿地空间等。

2.3 街道的内涵与分类

街道中,“道”是从一处指向另一处的通道,强调其交通功能,而“街”强调的是其生活功能。“道”促使人尽快通过,而“街”则是邀人停留。骆云认为,街道其实是生存环境中进行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但是车辆通过的地方,同时也是建立社交关系、居民进行交流活动的最佳场所。通过重新设计街道的物理表面,为行人开创出社会与物质的支配权。

主要的街道类型包括社区街道、步行街等,步行街根据功能有商业步行街、旅游性步行街等。社区街道主要为周边居民休憩康健使用 ,是以生活性功能为主的公共空间。商业步行街原则上是屏蔽汽车、行人优先活动的空间 ,多以商业购物吸引人群 ,有些也具有旅游功能。

表1 南京东路、苏家屯路、阜新路、打虎山路的现场踏勘一览表

3 案例调查与分析

案例调查主要是针对城市中最为典型的两类街道——社区街道和商业步行街来进行。

社区街道选取苏家屯路、打虎山路和阜新路,这3条街道周边都是住宅小区。商业步行街选取南京东路。调查时间分布在周末和工作日(表1)。

3.1 社区街道的调查分析

(1)年龄——街道上行人以中老年所占比例较大,很少20岁以下的调查者 (图1)。

(2)街道上行人属地特征——基本为当地居民,苏家屯路上主要是街道附近居民,具有生活性街道的显著特征;阜新路和打虎山路上附近居民和非附近交通通过的居民相当,具有相当的交通性特征(图2)。

(3)来此街道的目的——与街道功能相对应,打虎山路上通行目的占较大比例,而苏家屯路上散步、锻炼、会面等目的占较大比例,阜新路上交通通行和散步等生活活动之间所占比例相当(图3)。

(4)来此街道的频率——个人对街道的使用频率高 ,打虎山路是一条上班上学的通勤交通通道,每天都通行的频率占比最高,而苏家屯路上休闲活动的频率也占很大比例(图4)。

(5)街道绿化评价——3条街道绿化总体满意度较高,评价排序:苏家屯路﹥阜新路﹥打虎山路 ,评价也是同样排序(图5)。

(6)街道公共活动空间评价——对于3条街道公共活动空间的评价总体上一般,30%的人对打虎山路的活动空间感到不足,因为它两侧只有3米×2的步行道,没有其它活动空间(图6)。

(7)在街道上是否会与陌生人简单交谈——被动消极接受信息占大多数,社区街道上还未形成很和谐的交流氛围 ,聊天主要是在认识的邻居之间进行的 (图7)。

(8)认为街道应该形成什么氛围——休闲活动需求很突出,社区街道应提供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居民散步、锻炼、交流、下棋等休闲活动需要(图8)。

3.2 社区街道的特点和问题

3.2.1 特点

(1)与交通性道路相比,社区街道上车流量小,调查中的3条街道,流量最大的每小时300PCU左右,周边社区居民的出行大多采用步行的方式。

(2)街道结构简单,调查的3条街道都是一块板断面,机动车道是两车道。而且长度都在500米左右,都设置有座椅,苏家屯路和阜新路还设置了不少公共体育设施。

(3)街道服务范围小,距离是影响街道对周边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服务范围是附近的住宅小区,主要使用者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大多进行散步、锻炼和聊天等休闲活动。

3.2.2 问题

(1)从区域道路网络系统看,社区街道各路段之间缺乏有效联系,街道网络设置不合理,街道功能紊乱。如打虎山路直接连接到重要的交通性道路控江路上,这样就使得打虎山路的交通性功能增强,街道环境变化很大。

(2)街道公共空间设计不足,普遍缺乏。在调查的四平路—控江路这个片区的20多条社区街道中,只有苏家屯路和阜新路进行了一定的公共空间设计,包括打虎山路在内的很多街道的公共空间都是缺乏的。

(3)人车矛盾虽不尖锐但仍然存在,安全化措施缺乏。社区街道车流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机动车车速却较快,而街道又是一个人群聚集的空间,易发生事故。在调查的3条街道上,都没有进行交通稳静化措施,街道上行人的安全感也不是很强。

3.3 商业步行街和社区街道的比较

选取总体评分比较高、比较典型的社区街道——苏家屯路,通过和南京东路步行街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商业步行街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街道行人年龄差异——南京东路上行人年龄结构更加平均,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老年人和儿童较少。

(2)街道行人属地特征差异——南京东路外地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比例相当,旅游性功能突出。

(3)来此街道的目的——和社区街道的生活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对比,南京东路主要是以购物和旅游,即商业性和旅游性来吸引人群的集聚和滞留。

(4)来此街道的交通方式——南京东路上建有地铁站点,在到达步行街的交通方式上乘地铁占比较大,相对于苏家屯路,步行已经不是主要的交通方式。南京东路可达性好,交通更加便捷。

(5)来此街道的频率——个人使用商业步行街的频率并不高,对此街道的依赖性不强。而居民对社区街道的使用频率则很高。

(6)街道绿化的评价——相对于苏家屯路,南京东路的绿化情况属于一般评价,这主要是商业购物活动需要更多广场和室外场地。

(7)街道公共活动空间的评价——由于没有机动车,街道宽敞,座椅数量足够,所以行人对南京东路活动空间的评价总体是好的。

(8)认为街道应该形成什么氛围 ——对南京东路,人们的需要除了休闲氛围外,还关注热闹和美观,这与其商业性功能相适。

3.4 商业步行街的特点和问题

3.4.1 特点

(1)商业步行街功能明确,服务范围可扩展到国内其它城市甚至于国外,同时附带一定的旅游性质。

(2)由于隔离了机动车,人流量较大,设施使用效率比较高。在南京东路的访谈中发现,当人流量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对于街道的综合评价也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

3.4.2 问题

首先要注意步行街的设置对于周边路网所带来的影响,由于隔离机动车,必然对周边的路网产生一定的分割,有可能造成局部路段交通拥堵;其次步行街可能由于注重商业功能而忽视其他公共功能,如步行街上座椅等设施不足等问题。

4 改善建议

4.1 社区街道

4.1.1 空间要素

(1)在考虑机动车通行的同时,改善街道断面,增加行人活动空间。

(2)增加街道绿化用地,并将绿化和居民休闲的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增强街道生活的吸引力。

(3)合理设置街道公共设施,引导人们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社区街道上人群的活动需求主要为生活休闲型的,所以适合在这类型街道设置的设施主要有座椅、体育设施等。除了满足人群活动需求外,街道还可通过公共设施的设置引导人们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如可以把街道上的一些座椅设计围成一个圆圈,这样能减少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交流。还可以在街道上设置阅报栏,或者公共收音机等信息点,来诱导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4.1.2 交通要素

(1)宏观上合理规划路网功能,交通性道路体系完整,使社区街道能保持生活性功能,成为散发城市生活魅力的场所。

(2)微观上利用交通稳静化措施控制社区街道的机动车速度,对于新建小区可以通过平面稳静化措施来控制街道上的车速,比如街道机动车道曲折化或者宽度缩减等等,对于已建成的道路可以采用纵断面速度控制措施,最简单的就是设置减速带。

4.2 商业步行街

交通上注重人流的集散以及通达的便捷性。商业步行街一般都是一个城市的公共中心,很多时候还具有旅游功能,所以在交通上必须有很好的可达性。除此之外,街道设置上也要方便人流的集散。比如南京东路步行街,一头连接着重要的景点上海外滩,另一头是人民广场,都是交通上比较方便人群集聚的地方,而且在街道之中还设置了地铁站点,更大大方便了人群的集散,这是形成城市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的必要因素。

感谢同济大学黄筱龙同学协助进行案例调查。

References

[1]斯特凡纳·托内拉 著,黄春晓,陈烨 译. 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J]. 国际城市规划,2009(4):40-45.

Stephane Tonnelat. HUANG Chunxiao, CHEN Ye,translate. The Sociology of Urban Public Spaces[J].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2009(4):40-45.

[2]朱锡金. 对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认知和上海住宅建设发展的断想[J]. 上海城市规划,2011(3):3-6.

ZHU X ijin. Concep t In terp ret o f Largescale Residential Community and Ideas about the Developm en t o f Shanghai Residen tial Construction[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1(3):3-6.

[3]陈竹,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国际城市规划,2009(3): 44-53.

CHEN Zhu, YE M in. W hat is Authentic U rban Public Space? — A Review of Western Public Space Theories and a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ness" of Public Space[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2009(3): 44-53.

[4]周志清,倪晔. 社区规划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7(4):9-11.

ZHOU Zhiqing, NI Ye. Theory Thinking and Coun term easu re Research o f Comm unity Planning[J]. Shanghai U rban Planning Review,2007(4):9-11.

[5]魏建波,牛军.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辨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337.

WEI Jianbo, NIU Jun. The Concept of City Public Space[J].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9(31):337.

[6]骆云. 重归街道生活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LUO Yun. The Design Strategy and M ethod Research Back to Street Life [D]. Dalian:The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Degre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7]徐宁. 中观尺度城市公共空间及其使用分析研究——以南京民国总统府长江路地段为例[J]. 华中建筑,2006( 9):60-63.

XU Ning. Research of U rban Public Space of M edium M easure and Its Activity Analysis——A Case Study o f Presiden tial Pa lace and Changjiang Road District in Nanjing[J]. Huazhong Architecture,2006( 9):60-63.

[8]钱才云,周扬. 对复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探讨[J]. 建筑学报,2009(S2):135-140.

QIAN Caiyun, ZHOU Yang. A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mpound Urban Public Space and Urban Transportation[J]. Architectural Journal,2009(S2):135-140.

猜你喜欢
南京东路虎山步行街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上海南京东路地铁站封站的影响探析
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三山虎山血战辉映青史
“购买”快乐
田野行
“敦煌”南京东路旗舰店入选“2020体验上海”消费体验馆
Immunohis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dynorphin A and Kappa opioid receptor-1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问路
步行街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