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中药疗法治疗艾滋病效果分析

2012-03-06 08:51卢杰
河北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白细胞体征艾滋病

卢杰

邢台市2004年5月开始对艾滋病(AIDS)患者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免费中医药治疗,现对正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28例艾滋病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全部为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参与国家免费中医药治疗AIDS试点项目的患者,纳入病例为已经接受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又愿意配合中药治疗的AIDS患者,其中男9例,女19例;≤20岁3例,20~50岁21例,>50岁4例;异性传播2例,母婴传播1例,输血传播25例。28例患者中,发热12例,乏力18例,纳差9例,咳嗽、咳痰9例,气促6例,腹泻5例,皮疹8例,盗汗5例,失眠6例。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和处理原则》[1];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2]。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以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为依据,辨证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治宜补肺益气,滋肾养阴。方用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10 g,麦门冬15 g,五味子10 g,熟地黄15 g,百合10 g,甘草 10 g,生地黄 15 g,浙贝母 6 g,白芍药15 g,元参 15 g,桔梗10 g。腹泻时,加薏米仁30 g,茯苓15 g;纳呆时,加鸡内金10 g、焦三仙各10 g;失眠者加夜交藤10 g、柏子仁10 g;出现皮疹时,加赤芍药15 g、牡丹皮15 g、荆芥10 g、蝉蜕10 g、地肤子30 g。水煎服,1剂/d,早晚2次分服,服药时间与西药间隔2 h,每周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中药汤剂处方。

1.3.2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采用国家统一的药物治疗方案,包含一线抗病毒药品:拉米夫定(3TC),司他夫定(D4T),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HAART方案:D4T+3TC+NVP 26例;AZT+3TC+NVP 2例。

1.3.3 疗程:治疗9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在治疗前,详细询问其病史,并进行常规体检;填写症状积分体征观察表;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采血检查CD 4T淋巴细胞(个/μl)、白细胞数及总淋巴细胞数(×109/L),每月复诊时填写症状体征积分观察表,并记录服药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1.5.1 症状与体征:根据症状、体征积分法,疗效等级分为有效、稳定、无效3个等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明显,总积分下降≥1/3。稳定: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总积分下降<1/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积分不下降,或有所增加。

1.5.2 免疫功能:有效:CD4细胞逐渐上升,治疗后CD4细胞升高≥30%或50个/μl;稳定:CD4细胞无变化或逐渐上升,治疗后CD4细胞升高或下降<30%或50个/μl;无效:CD4细胞下降≥30%或50个/μl。

1.6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治疗有效22例,稳定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

2.2 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 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23.6±6.3)分,治疗后(8.7±0.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P <0.01)。

2.3 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个/μl)、白细胞数(×109/L)及总淋巴细胞数(×109/L)变化情况 治疗后CD4 T淋巴细胞、白细胞及总淋巴细胞水平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CD4 T淋巴细胞、白细胞数及总淋巴细胞数变化n=28,±s

表1 治疗前后CD4 T淋巴细胞、白细胞数及总淋巴细胞数变化n=28,±s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CD4T细胞 136±107 347±257 2.57 <0.05白细胞 4.8±2.2 5.22±1.8 2.34 <0.05总淋巴细胞 1.5±0.8 2.0±1.0 2.97 <0.01

2.4 中药毒副作用 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3 讨论

艾滋病是HIV感染人体后,以病毒复制方式进行性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CD4细胞,致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和免疫缺陷,导致多种机会性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细菌和真菌)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众多的补气、补肾、活血化瘀及清热解毒中药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5]。方中生脉饮(人参、麦门冬和五味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能增加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数[6];熟地黄、百合、生地黄、白芍药、元参,具有滋补肺肾之阴的作用,其中,生地黄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能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加[6];白芍药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6];浙贝母、桔梗具有宣肺理气、化痰止咳之功,桔梗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嗜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人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6];诸药合用,具有补肺益气 滋肾养阴的功效,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效,使患者与HIV处于共存状态,起到延迟发病或成为HIV的长期携带者,或延缓死亡的功效。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编.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4-19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2004.5-9.

3 张福杰,郜桂菊.HIV/AIDS患者中CD4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间相关性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241-243.

4 杨克利,龙翠英.AIDS并慢性腹泻的血液学变化与死亡的关系.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818-2819.

5 胡研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学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7-129.

6 沈映君主编.中药药理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9,139,172,178.

猜你喜欢
白细胞体征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白细胞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