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挡拆配合新特点研究

2012-03-06 04:56霍子文
中国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无球控球中国队

霍子文,张 戈

在近几届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男子篮球比赛中,挡拆配合非常盛行。究其原因,可能与三点变化有关:1)各队防守强度空前提高,对控球运动员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单纯依靠控球运动员个体技术赢得组织和攻击的时空条件难度加大,在此情况下,借助挡拆作为组织、实施进攻的主要手段之一顺理成章;2)3分球技术的普遍化、常规化迫使防守外扩非常明显,这也在客观上给挡拆以更多的作业空间;3)篮球竞技风格的融合与创新使得挡拆无论从形式到功能、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

实际上,许多学者也都注意到了挡拆配合的积极变化。郭永波(2008)在对近几届世界男篮比赛阵地进攻相关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由于个人防守能力加强和防守控制范围扩大,使得进攻中大量运用有球或无球掩护等基础配合完成进攻。第15届男篮世锦赛8场比赛基础配合运用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有球掩护(挡拆)总次数563,场均35.2,在所有基础配合中排位第二(24.7%)[1]。李学军等(2008)的研究得到相似结论,即掩护结合突分运用频繁[5]。然而,以上研究仅对挡拆配合的总体趋势进行判断,并未进一步剖析挡拆配合内部特征。李实等(2006)曾尝试解构各种基础配合,其提出的多维度视角非常可取,但针对掩护配合进行具体编码时却依然沿袭常规分类,即侧掩护、后掩护、前掩护、反掩护、双掩护、定位掩护、连续掩护、移动掩护[3,4]。本研究认为,该分类方法能否反映当前世界男篮挡拆配合临场表现的深刻变化有待进一步商榷。

通过反复观察比赛中挡拆配合的发生过程,发现挡的动作和随后处理球方式相对独立,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多种组合变化,所以,按照挡的动作效果(以下简称“挡”)、挡后处理球方式(以下简称“拆”)两个类别分别建构二级指标更加符合真实比赛情景。以此为切入点,本研究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世界男子篮球强队挡拆配合新特点以及中国队存在的差距。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8强球队和第16名的中国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视频分析

采用Ulead VideoStudio 9.0视频剪辑软件检出8强球队和中国队总计40场比赛(表1)中所有前场有组织进攻回合,视频片段2 790个,从中观察记录每个挡拆配合临场表现。观测指标及操作定义如下:

1.挡总频次:在视频分析中,忽略拍摄盲时、盲角造成的统计缺损,排除快攻、快失误、快犯规(通常发生在前场进攻5s以内)以及后场推进球时段的信息噪音,在前场有组织进攻回合中,以挡的各种动作效果为标定点,记录某队单场比赛各类挡总频次。

2.拆总频次:在视频分析中,忽略拍摄盲时、盲角造成的统计缺损,排除快攻、快失误、快犯规(通常发生在前场进攻5s以内)以及后场推进球时段的信息噪音,在前场有组织进攻回合中,以挡后控球运动员处理球的各种方式为标定点,记录某队单场比赛各类挡后处理球总频次。

3.系统挡拆战术:比赛中多次出现、明显经过战术设计、通常由3名及以上进攻运动员完成的一个具有完整、总体战术效果的若干挡拆组合,包括挡拆套挡拆、高位双中锋挡拆、双人连贯挡拆、多人参与挡拆4种战术形式。系统挡拆战术单独统计。

4.挡分类指标包括,1)常规挡:当进攻运动员控球时,无球同伴贴近控球运动员防守者一侧完成的挡,或者控球运动员在运球移动中利用无球同伴的定位掩护完成的挡;2)接球顺势挡:进攻运动员接到传球的同时,无球同伴顺势贴近接球运动员的防守者完成的挡,或者是进攻运动员在移动中接到球并顺势利用近侧无球同伴的定位掩护完成的挡;3)双人连贯挡:2个无球同伴站在一条移动路线上,通常相距2~3m,控球运动员先后连贯地利用2个同伴的挡摆脱防守者,计双人连贯挡1次;4)反复挡:无球同伴围绕控球运动员防守者两侧反复连续多次完成的挡,或者是控球运动员利用无球同伴的定位掩护反复调动对位防守者完成的挡,计反复挡1次;5)快拆:进攻方同伴在贴近控球运动员防守者实施挡但尚未完成挡的时刻里,突然“拆”以创造更好的进攻时机;6)假挡:或者是控球运动员做出利用无球同伴掩护的假动作,或者是无球同伴在移动中做出掩护假动作后突然变向以摆脱自己的防守者,总之,进攻方试图利用这个假挡创造攻击机会。

须强调的是,在实际观测中,常常出现两类挡的交互,本研究只计发挥主要作用的具体挡1次;另外,掩护犯规不计具体挡1次,掩护造犯仍然计具体挡1次。

5.拆分类指标包括,1)突破:控球运动员利用挡后创造的机会实施突破;2)投篮:控球运动员利用挡后创造的机会实施中、远距离投篮;3)传拆:完成挡后,控球运动员传球给实施挡的同伴;4)传强:完成挡后,控球运动员传球给进攻移动方向同侧的第3名同伴;5)传弱:完成挡后,控球运动员传球给进攻移动方向反侧的第3名同伴;6)传内:完成挡后,控球运动员传球给位于内线区域的第3名同伴。

1.Northwest Scientific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Xianyang 712100,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须强调的是,如果控球运动员在挡后没有及时处理球或者果断利用挡后防守交换(mismatch)实施攻击而导致挡的效果不明显,或者被动重新调整进攻手段,不计任何处理球方式;另外,处理球失误以及犯规中断亦不计任何处理球方式。

表1 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8强球队和中国队具体比赛场次一览表

1.2.2 专家访谈

利用中国篮协高级教练员培训班(青岛,2010)和全国体育院校篮球教研室主任会议(北京,2010)的机会,通过专题报告和开放式访谈形式对测量进行效度检验。

1.2.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由研究者独立采集。信度检验选择重测信度和同质信度,重测信度采取K-S两独立样本Z检验(α=0.05),时间间隔6个月;同质信度采用Kappa系数,主要考察同一球队针对不同对手时挡拆表现是否一致。Kappa值即内部一致性系数,取值在0~1之间,Kappa≥0.75表示一致性较好,0.75>Kappa≥0.4一般,Kappa<0.4较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效度检验

2.1.1 信度检验

K-S检验结果显示(表2),前、后测数据样本来自的总体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判定重测信度良好。

本研究分别计算Kappa挡,Kappa拆。每支球队随机抽取两场比赛计算Kappa系数,列联表赋值通过计算“(某队某场比赛单个指标值-某队某场比赛各指标均值)-(某队各场比赛单个指标均值-某队各场比赛各指标均值)”获得,结果>0,取1;<0,取0。表3以西班牙队vs立陶宛队、西班牙队vs塞尔维亚队两场比赛为例,说明Kappa西挡的计算过程。通过计算,所有球队Kappa系数取值区间[0.478,0.910],证明同质信度可接受,也说明世界男篮挡拆配合临场表现受本队技战术风格影响,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

表2 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挡拆配合分类指标频数重测信度检验一览表

表3 本研究西班牙队“挡”分类指标kappa值计算一览表

2.1.2 效度检验

本研究中的挡拆指标体系及初步分析作为中国篮协第16届男篮世锦赛调研报告的主要专题之一,先后在中国篮协高级教练员培训班(青岛,2010)以及全国体育院校篮球教研室主任会议(北京,2010)上进行了大会报告和现场交流互动,获得142名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认为测量的效度良好。此外,观测指标本身完全来自对临场表现过程的真实归纳记录,也可以证明测量效度良好。

2.2 描述统计及初步分析

通过对描述统计结果(表4)的对比分析发现:1)从挡、拆总频数看,除美国队外各队差距不大。美国队之所以挡拆频数最低,原因可能有两点,首先,自北京奥运会以来,美国男子篮球队全面执行快节奏进攻方式及跑轰打法[8]导致阵地战比例减小,挡拆频数自然不高;其次,由于忌惮美国运动员超强的个人攻击能力,各队普遍长时间使用联防防守,这也造成了美国队挡拆频数下降。鉴于此,本小节其余特点归纳不再考虑美国队。2)从挡指标看,主要还是常规挡和接顺挡运用较多,一般是常规挡多于接顺挡,且两项指标相对均衡。须注意的是,立陶宛队接顺挡(17.6±2.88)多于常规挡(14±2.12),说明该队在接顺挡方面有特殊安排。对比之下,中国队接顺挡(7.2±1.92)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各队,且显著低于本队常规挡(25.4±4.04)。提示,中国队在接顺挡方面比较欠缺。其他4个挡指标频数较少,但须注意的是,双人连贯挡方面,除塞尔维亚队(5.4±2.61)外,其他各队很少使用或者几乎不使用该类挡,说明目前只有塞尔维亚队较好地掌握了这种新的挡的方式。3)从拆指标看,各队突破、投篮两项指标相对均衡。传拆表现突出的3支球队依次是阿根廷队(12.75±4.27)、塞尔维亚队(12.6±4.98)和土耳其队(9.5±2.6);传弱与传强方面,俄罗斯队(10.25±4.27>8.5±2.52)、斯洛文尼亚队(10.75±5.91>6.5±3.32)侧重于传弱,立陶宛队(4.8±1.92≈4.8±1.79)、塞尔维亚队(8.2±2.59≈8.6±4.22)传弱、传强能力均衡,西班牙队(4.4±3.13<11.8±3.35)、阿根廷队(4.75±2.22<8.25±6.55)、土耳其队(4.75±0.96<7.5±3.87)侧重于传强。与各队相比,中国队传弱(2.2±1.64)频数最少且远低于本队传强(11.4±5.68),说明中国队传弱能力与各队差距较大。4)从系统挡拆看,塞尔维亚队(7.8±2.68)显著高于其他各队,土耳其队(2±2)、中国队(2.8±1.48)显著低于其他各队,说明塞尔维亚队挡拆的系统性最好,而土耳其队、中国队挡拆的系统性最差。

表4 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各队挡拆配合分类指标频数统计一览表 (±SD)

表4 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各队挡拆配合分类指标频数统计一览表 (±SD)

西班牙队 俄罗斯队 斯洛文尼亚队 阿根廷队 立陶宛队 美国队 塞尔维亚队 土耳其队 中国队常规挡 23.6±1.34 21.25±4.03 21±5.23 27.75±4.43 14±2.12 13.75±6.19 25±7.45 24±3.37 25.4±4.04接顺挡 15.6±5.23 17.5±7.33 20±3.56 12.5±5.07 17.6±2.88 8±3.16 10.8±4.92 13.25±2.06 7.2±1.92双人挡 0±0 2.25±1.71 1.5±1.29 0±0 0.4±0.89 0.75±0.96 5.4±2.61 0±0 0±0反复挡 1.6±1.14 3±2.94 1.25±1.26 2.5±1.29 2.6±3.13 0±0 1.4±1.67 0±0 3±1.87快拆 0.8±0.84 0.25±0.5 0.5±0.58 3.5±3 1.8±1.79 0±0 1.6±1.14 1.75±0.5 0.2±0.45假挡 2.0±1.87 1±1.41 2.25±1.26 0.25±0.5 2.8±2.05 1.75±1.26 1±1.23 4±1.41 1.2±0.84挡总次 43.6±7.16 45.25±8.14 46.5±6.46 46.5±9.43 39.2±6.69 24.25±7.5 45.2±7.19 43±1.41 37±7.45突破 6.4±2.61 6.75±2.87 6.75±2.99 7.75±1.5 8.8±1.92 6.5±2.65 3.4±1.67 9.25±0.5 5.4±2.97投篮 3.6±1.34 5.25±1.26 8±4.08 5.5±1.92 9.4±3.51 5±2.94 4.2±1.92 5.25±2.5 5.6±2.70传拆 8.8±3.03 7.25±3.40 6.75±3.4 12.75±4.27 8.8±4.32 2.5±1.29 12.6±4.98 9.5±2.65 7.6±2.88传强 11.8±3.35 8.5±2.52 6.5±3.32 8.25±6.55 4.8±1.79 5.25±2.06 8.6±4.22 7.5±3.87 11.4±5.68传弱 4.4±3.13 10.25±4.27 10.75±5.91 4.75±2.22 4.8±1.92 2.25±1.71 8.2±2.59 4.75±0.96 2.2±1.64传内 1.8±1.30 1.25±1.26 0.75±1.5 2.25±1.26 1±1.23 0.75±0.5 2±1.41 1.5±1.73 0.4±0.55拆总次 36.8±5.98 39.25±6.95 39.5±5.92 41.25±8.77 37.6±5.94 22.25±7.37 39±8.31 37.75±2.63 32.6±7.02系统挡拆 5.4±1.82 5.5±3.42 4.75±0.96 5.75±4.65 4.4±2.07 1±1.41 7.8±2.68 2±2 2.8±1.48

2.3 系统聚类分析

2.3.1 系统聚类

取各队挡拆数据场均值进行聚类,数据标准化处理采取标准Z分,聚类方法采取组间连接法(Between-groups linkage),距离计算采取欧氏距离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2/3/5(俄罗斯队、斯洛文尼亚队、立陶宛队)、1/8/4(西班牙队、土耳其队、阿根廷队)、9(中国队)、7(塞尔维亚队)、6(美国队)分别聚为一类。

2.3.2 系统聚类有效性的检验

2.3.2.1 检验原理[6]

1.Г统计是测量2个相互独立的N×N矩阵X和Y之间相关性的参数,对于对称矩阵,该参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M=N(N-1)/2,为矩阵X中可能的向量对的个数;X(i,j)和Y(i,j)是矩阵X和Y的元素(i,j)。Г越高,意味着X和Y之间越一致。

图1 系统聚类分析树形图

2.聚类有效性检验的目的是检查一个给定的C有m个聚类的聚类集合是否与数据集X自身所包含的信息匹配,使用近邻矩阵P作为数据自身所隐含的结构信息的测度表达。矩阵Y的(i,j)元素定义为:

其中,i,j=1,…,N。显然Y是对称矩阵,在P和Y上应用Г统计,它的值是P和Y一致程度的测量。

3.使用随机位置假设,计算得到的每个随机数据集Xi的近邻矩阵Pi,对得到的Pi应用聚类算法,求C。令Ci,i=1,…,r是m个聚类的结果聚类,计算Yi和Гi。最后,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验证接受或拒绝零假设。

2.3.2.2 本研究聚类有效性检验过程

1.计算Г基准值。以9支球队挡拆场均数据的标准Z分为基础采取不相似法求近邻矩阵X(表5),以本研究的聚类结构为基础求Y矩阵(表6),最后求得Г=27.21,作为比较基准。

表5 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9支球队挡拆场均数据标准Z分近邻矩阵一览表

2.分别从每支球队各场比赛中随机抽取1场比赛数据,9支球队共抽得9场比赛,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生成随机数据集Xi,本研究分4次得到X1、X2、X3、X4,计算相应近邻矩阵P1、P2、P3、P4。仍然取本研究聚类结果的Y矩阵,求得Г1=45.15、Г2=43.75、Г3=45.79、Г4=45.14,均大于Г基准值,说明Y矩阵适合随机数据集Xi,同时表明本研究聚类结构的有效性非常好。

表6 本研究聚类结构的Y矩阵一览表

2.3.3 对聚类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通过计算聚类中心及其各指标权重(%)并结合视频观察和专业判断进一步分析各聚类的特征。聚类中心各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为:1)求聚类中心,以聚类的各指标均值表示;2)求聚类中心各指标权重,算法如下:

其中,Wij代表第i个聚类第j个指标的权重,代表第i个聚类第j个指标的均值的平方,k代表指标个数,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中可以看出,I类(俄罗斯队、斯洛文尼亚队、立陶宛队)在接顺挡、投篮、传弱上权重较大,依次为23.8%、20.1%和15.9%,结合其聚类中心在接顺挡、投篮、传弱上依次为1.07、0.98、0.88,均高于所有球队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认为I类在这3项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通过视频观察和专业判断进一步发现,接顺挡和传弱有相当程度的创新,并且对同伴之间的移动默契程度要求很高,可以认为Ⅰ类的挡拆不但具有创新性而且配合较为默契。

II类(西班牙队、土耳其队、阿根廷队)在常规挡、双人连贯挡、快拆、传内上权重较大,依次为11.5%、10.1%、14.4%和18.6%,结合其聚类中心在常规挡、双人连贯挡、快拆、传内上依次为0.68、-0.64、0.76、0.87,其中,双人连贯挡低于所有球队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认为II类在常规挡、快拆、传内3项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通过视频观察和专业判断进一步发现,常规挡反映出挡拆时组织后卫控球能力强,而快拆、传内则具有突然性、威胁性(越接近篮筐威胁越大),可以认为Ⅱ类的挡拆不但组织后卫控球能力强且配合具有突然性和威胁性。

表7 聚类中心及其各指标权重一览表

III类(中国队)在接顺挡、反复挡、传强、传弱、传内上权重较大,依次为16.6%、9.8%、15.1%、10.3%和16.2%,结合其聚类中心只有反复挡(1.10)、传强(1.37)高于所有球队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认为Ⅲ类在反复挡、传强2项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通过视频观察和专业判断进一步发现,多数情况下反复挡是由于挡后控球运动员无法果断处理球而非主动配合造成,传强则是所有挡后处理球方式中攻击性最小的一种,因此认为Ⅲ类的挡拆比较被动。

IV类(塞尔维亚队)在双人连贯挡、突破、传拆、系统挡拆上权重较大,依次为30.8%、20.0%、9.3%和14.2%,结合其聚类中心在突破(-1.92)上低于所有球队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认为Ⅳ类在双人连贯挡、传拆、系统挡拆3项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通过视频观察和专业判断进一步发现,双人连贯挡属于绝招,传拆反映出挡和传球的质量高,系统挡拆反映出挡拆配合系统性强,可以认为Ⅳ类的挡拆质量高、系统性强且有绝招。

由于V类(美国队)的聚类中心各指标均低于所有球队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认为Ⅴ类挡拆表现最差。

2.4 世界强队挡拆主要特征

2.4.1 挡拆频繁,质量高,方式多变

从临场观察和统计分析来看,世界强队的挡拆频率和质量普遍很高。某种程度上讲,挡拆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因为频繁且高质量的挡拆往往意味着运动员之间的配合性移动比较积极、合理和有效,这是当前篮球倍加推崇的运动特征。另外,世界强队在频繁挡拆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挡拆方式和手段变化,从而使得挡拆效益最大化以及迫使对手防不胜防。

2.4.2 高位挡拆

90%的挡拆都在高位即3分线弧顶或者外线45°区域完成,并且通常由内线运动员为外线控球运动员挡。高位挡拆的本质在于:1)拥有更大的作业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便于拉空内线;2)通过高位挡拆可有机衔接内、外线及场上其他运动员,不至于造成内外脱节和同伴之间呼应不够。

2.4.3 主动接触、零距离接触

绝大多数挡拆,建立掩护的运动员都选择主动上前靠近控球同伴的防守者。虽然2010版国际篮联篮球裁判法对于建立掩护的时间、空间、距离因素进行了明确而严格的界定[2],但在临场实战中FIBA的执裁精神是鼓励身体对抗的,只要在建立掩护的瞬间不移动就不算犯规,所以零接触、主动接触的出现是必然的。

2.4.4 接球顺势挡特点

第一,接顺挡都在整体移动中完成,对运动员移动能力、体能要求、整体配合要求非常高。第二,外线运动员接球后处在持活球状态,不仅有助于保持攻击姿势和护球、持突,而且便于内线中锋挡时零距离接触、主动接触以及减少掩护犯规。第三,内线中锋的移动方法有3个:1)中锋提前站在挡的位置,外线运动员迅速接近该中锋,接球后(或者是该中锋传的球,或者是其他同伴传的球)马上实施挡拆配合;2)中锋提前移动,几乎与外线接球同伴同时向挡拆位置移动,以达到“球到、挡到”的最佳效果;3)内线中锋的移动路线:或者从外线运动员移动方向的对侧迎上实施挡,或者从内线直接上提实施挡,这样做可尽量使移动处在控球运动员防守者的视线以外,从而在建立合法掩护之前隐蔽挡拆意图。另外,内线中锋移动多数走直线。总之,无论内线中锋采取何种移动方式,其本质都体现了路线、角度和时机的巧妙紧密结合。

2.4.5 弱侧三动

传弱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对弱侧第3名同伴的起动时机、移动路线以及接球后果断处理球的能力要求很高;另外,对传球运动员的传球隐蔽性、突然性也有很高要求,世界级后卫普遍掌握该传球技术。从系统角度来看,只有很好地掌握传弱,原本攻击性最弱的传强才有可能得到改善,推而广之,传球的整体效果也会得到放大。总之,传弱赋予了传球乃至拆以更多选择。

2.4.6 完成挡瞬间,控球运动员果断处理球非常重要

控球运动员要果断处理球,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挡的质量要高,只有高质量的挡才便于控球运动员迅速实施下一个动作;其次,挡后控球运动员要迅速果断采取行动,或突破、或投篮、或分球,不能磨蹭,贻误战机;最后,挡后的攻击点和机会要多,否则控球运动员也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球,这就要求同伴的跑位、时机要很好地服务于这个挡。

2.4.7 世界强队普遍能够熟练巧妙地运用系统挡拆战术

系统挡拆战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挡拆内涵,挡拆已不仅仅是一项基础配合,而上升为一种整体打法,即所谓“基础配合不基础”。

2.4.8 世界强队挡拆配合执行力非常强

执行力强除了有赖于运动员较强的个人能力外,配合的熟练默契程度以及设计挡拆时提供多个选择机会都至关重要。执行力强的典型特征是:在某些挡拆过程中,虽然某个环节效果不甚理想,但运动员们仍能够相对流畅地完成配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按照挡的动作效果、挡后处理球方式建构挡拆配合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质性分析,该指标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当前世界男子篮球挡拆配合的新特点。

2.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队挡拆总频次最低;世界强队常规挡和接顺挡2项指标比较均衡,中国队接顺挡欠缺;只有塞尔维亚队较好地掌握了双人连贯挡;中国队传弱与各队差距较大;塞尔维亚队挡拆的系统性最好,土耳其队、中国队挡拆的系统性最差。

3.系统聚类分析表明,I类(俄罗斯队、斯洛文尼亚队、立陶宛队)挡拆具有创新性且配合默契;II类(西班牙队、阿根廷队、土耳其队)挡拆时组织后卫控球能力强且配合具有突然性和威胁性;III类(中国队)挡拆比较被动;IV类(塞尔维亚队)挡拆质量高、系统性强且有绝招;V类(美国队)挡拆表现最差。

4.当前世界男子篮球挡拆配合新特点包括:1)挡拆频繁,质量高,方式多变;2)高位挡拆;3)主动接触、零距离接触;4)接球顺势挡;5)弱侧三动;6)完成挡瞬间,控球运动员果断处理球非常重要;7)世界强队普遍能够熟练巧妙地运用系统挡拆战术;8)世界强队挡拆配合执行力非常强。

3.2 建议

1.本研究界定系统挡拆战术包括,挡拆套挡拆、高位双中锋挡拆、双人连贯挡拆、多人参与一次挡拆。但在真实比赛情境中有些系统战术是由“一个挡拆+若干其他配合”组成,而这个挡拆在该系统配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此类可否归结为系统挡拆战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本研究按照“挡的动作效果”以及“挡后处理球的方式”对挡拆配合予以分类编码,目的是为了全面清晰地解构挡拆配合具体发生过程。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根据Borrie、Jonsson和Magnusson(2002)提出的“T-Pattern”模式[7],可能存在“某种挡的动作+某种挡后处理球的方式”的序列组合,并且此类序列组合可能隐含“挡的动作”和“挡后处理球的方式”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因此,有必要在本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掩护配合包括挡拆(有球掩护)和无球掩护,本研究主要聚焦挡拆配合,同样的研究思路也适用于无球掩护。不仅如此,本研究还发现,某些无球掩护的特点与挡拆配合是相同的,二者在配合形式上也是紧密衔接的,有必要在后续研究中综合考察掩护配合。

[1]郭永波.当前世界男篮强队阵地进攻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829-831.

[2]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22-23.

[3]李实,马杰,柳学林,等.用定量评价方法诊断中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强队战术基础配合的运用效果[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66-70.

[4]李实,吕纳,马杰,等.篮球战术基础配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357-359.

[5]李学军,王武年,易小坚.当前世界男子篮球强队攻防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566-1568.

[6]SERGIOS THEODORIDIS,KONSTANTIONS KOUTROUMBAS.模式识别[M].李晶皎,王爱侠,张广渊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93-600.

[7]ANDREW BORRIE,GUDBERG K JONSSON,MAGNUS S MAGNUSSON.Temporal pattern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sport:An explanation and exemplar data[J].J Sports Sci(Eng),2002,20:845-852.

[8]JAIME SAMPAIO,CARLOS LAGO,ERIC J DRINKWATER.Explan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 dominance in basketball at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J].J Sports Sci(Eng),2010,28:147-152.

猜你喜欢
无球控球中国队
控球后卫有关技战术研究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2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篮球比赛无球队员移动摆脱接球方法和配合行动
中国队开门红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控球大师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篮强队无球掩护配合运用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