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黔西北彝族“曲谷”原生态ぱ莩特点及艺术价值

2012-03-02 08:27
世纪桥·理论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

赵 雪

摘要:

黔西北彝族“曲谷”(情歌)原生态唱法有其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艺术特点,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民族唱法的科学理论指导,民族唱法也需要从原生态唱法的土壤中吸取营养。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原生态这一独特的演唱形式,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声乐理论,从而为民族唱法的教学和演唱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曲谷;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

おお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赵雪(1973-),男,贵州毕节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一、原生态唱法的内涵

原生态唱法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它被打上了“风格”的烙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然要依靠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来记录、交流和传播,而歌曲中的“声”“韵”“调”也受语言系统“声”“韵”“调”的影响[1]。因此,也就有了内蒙的“长”、“短”调牧歌、陕北的“信天游”;青海、宁夏的“花儿”;江浙一带的“吴歌”等等。可见,原生态演唱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独具魅力。

二、黔西北“曲谷”的原生态演唱特色

生活在黔西北这片高原的彝民们,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淳朴自然的天地观、人文观以及自然协调的审美情趣,创造了适合本民族审美需求和审美逻辑的音乐语言,诠释着质朴、自然、积极、热情的内心世界。神秘古朴的黔西北高原的自然景观、淳朴厚重的彝族文化和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铸就了彝家歌手自然天成的歌唱技能和个性。金铁霖老师说,唱法是由作品的风格决定的,而风格是由特定的地域、语言、民风形成的。由此,“曲谷”(情歌)作为以上诸多因素的产物,其发声和演唱技巧必然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

(一)“曲谷”的发声

“曲谷”的发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发声状态近乎自然。这种状态,是指歌手没有刻意运用科学的发声、合理的共鸣来美化声音意识,增加嗓音持久性和歌唱生命力的观念。所以,歌手嗓音音质、音色、以及歌唱能力都随着肌体生理机能改变而改变。好不好听,是对一个歌手能力的最为简单的评判和最质朴的审美需求。二是气息支持简单。“曲谷”演唱的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音调舒缓时,气息在说话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深度,稳住喉头,胸廓向外平开。演唱时,吸气顺势起音演唱,当一个乐句或段落演唱结束,气息也回复到自然状态。当曲调骤急或急换气时,用吃惊的感觉急开胸廓吸气,伴有明显的提肩动作。与现代较为成熟民唱法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比较,这种胸式呼吸有以下不足:气息较浅,没下到腹腔或“丹田”;没有横膈膜和腹肌的力量控制,没有形成较好的“对抗”,使歌唱没有持续的能量支持;没有“腔体”意识,吸气打开,呼气关闭的腔体,没有获得歌唱状态上的统一。三是共鸣较小、声音美化不够。运用口腔共鸣为主,加上少量的鼻腔和头腔共鸣,获得一定的声音美化。共鸣起到了美化和放大作用,曲谷原生态的唱法,由于共鸣腔体运用较小,使声音的能量小,穿透力弱,且泛音列少,质感较单一,但这却保持了曲谷的古朴自然的风格。口型也会在曲调的高、低中做出适当的大、小调整,以较为自然的意识去适应演唱。与现代教为成熟的民唱法共鸣相比,有以下不足:共鸣腔少而且小,声音得不到较好的美化和放大,泛音少,音色较为单一,穿透力弱;口型没相对固定,使声音状态、气息状态、情绪状态,都缺乏相对的统一性;口型开合度相对较大,咬字、吐字不够灵活自然。

(二)“曲谷”的演唱技巧

首先,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的歌唱方法。曲谷的演唱,依照曲调运用真、或假声进行调整。大多是中低声区的曲调,用真声演唱,高声区曲调用假声演唱,仅有少数歌手的演唱有少量混声的感觉,但无混声的意识,这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审美趋势,和无意雕琢的自然概念。与现代较为成熟的民唱法相比较,有以下不足:无整体的混声意识,声线在高音区的某一换声点上一下子进入假声,无真、假声之间的自然过渡;无“通道”意识,且真、假声区转换不自然。其次,“微气息高音”的演唱方法。曲谷的高音演唱使用“微气息高音”法。

在原生态的演唱中,我们更多是看到演唱者作打开口腔和鼻咽腔的动作,而很少能见到他们作气息的准备。而实现高音演唱却很容易。所以我把它称为“微气息高音”法。“微气息高音”的例子很多,如受惊吓者瞬间发放的高音、呼唤远距离对象发放之高音、悲愤之时发放的高音等等,这些声音现象,均在无准备下瞬间发放而成,频响在小字三组以上,甚至更高。事实上,原生态演唱师承民间或家庭,无科学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概念,气息浅,无较深的气息准备和对抗的紧张感,力求自然顺畅;无“通道”意识,喉头在自然吸气时会自然下垂,达到理想的位置;较小的共鸣要求,让口腔和鼻咽腔开合度较为适当,喉咙没“撑”和“挤”的感觉。气息浅,没有横隔膜、腹肌、腰围的张驰对抗感,就少了一些累赘,尤其喉部肌肉松紧较自然,声带的闭合适度,再加上浅小的气息支撑。因而,能在一个近乎自然的情况下,容易获得声带基部的频响而获得高音。

“微气息高音”法中的“基音”概念。基音是声带部分(如边缘、前段)开始振响时率先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声带的振响是从某一部分开始而随即带动全段的振响,来实现传递语音的。所以,声带不同部分所获得振响的频率不同,音高也就不同。一般说来,声带的边缘或前、后发声时,频率高,泛音少,音色较单一;声带的中间部分振响,频率相对低,泛音丰富。不同部分声带振响所需的气息也不一样,边缘部分振动要求气息少,而中间、全段振动气息要求多。另外,声带闭合度大、小的调节也影响振响度和气息的量的控制。气息强,声带的振响状态被破坏,产生“破音”;气息弱,声带不能获得振响的能量,产生“哑音”;声带放松了,失去了振响的弹性,拉得太紧了,又不能振动。由此可见,声音技巧必须掌握声带振响部分“基音”概念、各部分振响力度概念、声带闭合度概念、频响与泛音影响下的音高、音质概念,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三、“曲谷”演唱技巧对民族唱法的借鉴与启示

(一)“微气息高音”方法上的借鉴

现代民族唱法声乐作品中,男高音、女高音作品占很大的比重,这就从作品上要求演唱者有较好的高音的驾驭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和演唱当中,突破高音成了教学和演唱的难点。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讲求民族性,在声音上采用“混合声的音色”[2],即真声与假声的“混”。这种混声兼有真声和假声的成分。“混”实际上就是真声增加假声,假声增加共鳴。在“通道”意识中,真声与假声的比例是变化的,伴随声音的走高,真声成分越来越少,假声成分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混声的声音技巧中的高音,是艺术化了的“假声”是“歌唱假声”。所以,高音方法,首先必须获得“假声”;其次是获得“歌唱假声”。那么,高音的训练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用“微气息高音”方法获得“基音”——“假声”;(2)在获得假声的同时,加强向上进入头腔共鸣、口腔的共鸣和向下的胸腔的共鸣,增加泛音的美化,达到“混声”效果;(3)加强气息对以上共鸣的支持,获得控制声效的动力。

(二)演唱个性培养的启示

歌唱是用人声去诠释声乐作品。一方面,由于每个人发声的器官不尽相同,如喉头的大小,声门的大小,声带的宽窄、长短,声带的弹性(张力)等因素的不同,使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天生的嗓音条件。另一方面,又如生活环境,情感体验,思维方式,音乐素养等方面的不同,使每个歌唱者都表现出不同的歌唱潜质。所以,这些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演唱个性。在黔西北“曲谷”的演唱的歌手中(如王兴朝、李永才、代俄勾兔汝、安金花、录平珍、李兴秀等),个性特征尤为突出。就是演唱同一个作品,不同的演唱者的演唱风格都大不一样,更不要说是不同的曲谱。高音好的歌手会尽量展示他的高音能力,“喉颤音”强的更注重情感的宣泄,“摇声”技巧好的竭力对旋律加以修饰和润色,“弹唇音”好的尽量选取适合他演唱的作品。总之,不管是在技巧上还是在选曲上,他们都力求扬长避短,有选择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歌唱潜质,展示其独特的歌唱个性。所以,我们对歌唱者的培养,也应该是较为客观地针对不同的对象,既要考虑其先天的条件,同时也要顾及后天的生活环境、情感体验、思维方式以及音乐素养等不同因素对个性的影响,在对不同个体进行分析、研究、诊断的前提下,辅以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因材施教,培养出既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又有独特的歌唱特色和风格的演唱人才。

(三)“曲谷”的审美价值思考

与其他民族一样,彝族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美、表达美、感受美、享受美。“曲谷”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形式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都透射出彝族人民的审美习俗、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曲谷”所承载的丰富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真实具体的审美资源,也充实了民族文化内涵。第一,作为彝族音乐文化一个类别,它古朴自然的旋律,吸引着彝族的子民,传唱不衰,体现着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第二,作为歌词的语言,它传递着爱的讯息,使歌唱成为了爱情的媒介,同时也传递着历史、生产生活的经验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第三,“曲谷”的演唱歌手独特的演唱个性和演唱技巧又是充实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理论的范例。

黔西北彝族“曲谷”,是贵州乌蒙山区特定的自然生态、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民风等因素之下的产物。这种文化,形式上是音乐的,内容上却是多元的。与其它民族的音乐相比较,有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体现着美的价值,形成现代民族声乐可以借鉴的条件。对“原生态唱法”而言,加强音区的拓展训练,去增强原生态演唱的表现力。这样,才能使原生态在不改变原貌即韵味的前提下获得较为合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民族原生态的审美逻辑和审美情趣。同样,民族唱法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从民族的音乐土壤中获取营养,才能达到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唱法理论,为民族唱法的演唱和教学获得科学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第一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建武]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
谈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在声乐教学中融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策略
民族唱法中咬字与行腔的辩证关系
关于民族唱法发声技能训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