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佛教、基督教、儒家、墨家起源于不同的时期与国度,但是都不约而同地对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意在梳理四者核心学说的主要内涵,并从理论基础、范围对
象、角度、实现方式、本质、动机等方面探讨其异同。
关键词:慈悲;博爱;仁爱;兼爱;比较
收稿日期:2011-12-16
作者简介:周如川(1986-),男,天津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国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
愛,是人们的永恒需求并且永无止境的一个话题。古今中外,不同宗教、不同学
派都从爱的基础上衍生出其核心价值学说:印度的佛教讲慈悲,西方的基督教提倡博爱,中国本土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可见爱是文化传承传播的一个母题,东西方不约而同地对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探讨慈悲与爱的比较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慈悲与爱的主要内容,下文将分两部分来谈,第一部分介绍慈悲与爱的意义内涵,第二部分对他们作一些对比分析。
一、慈悲与爱的主要内容
(一)佛教慈悲思想
佛教慈悲思想是一种大爱,是对众生的一种爱,一种深切的关怀,但是佛教表达
这种大爱的时候并不用爱字,因为爱在佛教中多指贪爱,爱欲,爱河,爱缚,爱火,被认为是占有欲,是十二因缘之一,为众生烦恼的根源。《大乘义章》定义:“贪染名爱”。《杂阿含经》云:“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可见爱是执著,贪欲,一切烦恼的渊源,修行的目的就是使众生爱尽情绝,六根清净,生死永断。所以佛家换了一个词表示她的大爱思想,那就是慈悲:慈,即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即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慈悲的意义就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她提倡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济世利他,普度众生。慈悲的性质是平等、圆融,清净的:慈悲是平等的,众生平等,慈悲心平等施与一切众生,因而能超越怨亲、人物等种种差别;慈悲是圆满的,这缘于佛教的无边悲愿和无漏智慧的交融;慈悲是清净的,这缘于佛教对贪爱的断舍或超越。
(二)基督教博爱思想
博爱,即广泛地爱一切人和生命。她分三个方面的爱:一是上帝对人的爱。它不仅表现为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赐予人类生命,而且表现为上帝不忍看到人类遭受苦难,而差自己的儿子耶稣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拯救人类,表现了上帝对人类炽热的爱,《圣经•约翰福音》:“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身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二是人对上帝的爱。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地爱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之所以说是最大的,是因为上帝不仅没有因为人类偷食禁果而放弃对人类的爱,而是继续给予爱,所以人类也要爱上帝,这意味着对上帝的爱的回应,是对上帝的虔诚;三是人对自己同类的爱。爱同类就是爱上帝,因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所创造的,上帝形象存于人类之中,人不能见到上帝,于是产生了回报上帝的间接途径,就是人们之间的互爱。正如基督徒日常生活基本准则要求的:“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他人,要爱仇敌,反对报复和暴力反抗。”博爱,既是无私的,又是广大的。既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这爱给予不认识的人,甚至是在平时反目的敌人,遇难的时候也能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对敌人的爱更有一种包容情怀在其间。
(三)儒家仁爱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从字源上看,“仁”从人从二,可见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准则,是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仁”是做人的准则,它的核心就是“爱人”。以社会关系而言,他认为社会是人们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爱的共同体,人们相互有“爱”才能聚到一起,因为有“爱”人们的关系才能和睦融洽,社会才能变得和谐美好。仁爱思想是与血缘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其来源是孝悌之爱。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可见仁爱最深厚的根源就是血缘家庭的亲情之爱,但“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在这里显示出了严格的远近亲疏之分,不过“亲亲”也可以拓展为“泛爱众”,把对自己亲人的爱推广到对所有的人,也就是孟子所传承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整个社会在以孝悌爱亲为纽带,以仁爱为指导之下就能够联系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四)墨家兼爱思想
兼爱是让人们爱人如己,不分远近亲疏、贫富贵贱、同等程度的爱一切人。 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所以他以兼爱为出发点并引出、尚同、节用、节葬、等一系列主张来解决当时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在兼爱思想的倡导之下,人们“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那么就不会存在什么祸乱了,况且“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的给予都是相互的,付出就会有回报,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便能实现和平、富足。
二、慈悲与爱的共性
(一)理论动机都是通过爱来维护和平
四家学说不约而同地对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热情,不是没有理由的,从社会大背景看,释迦牟尼在29岁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至35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来拯救世人出离苦海。耶稣诞生于犹太人被罗马帝国残酷统治和无情地压迫之时,民生潦倒,苦不堪言,他传讲福音、抚慰灵魂,医病赶鬼、广行神迹。孔子、墨子生活于兵祸连年的春秋战国之际,有见于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可见四家学说都是在社会动乱下产生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动机,那就是面对当时凄苦的社会局面,希望能通过对爱的唤醒来避免争斗、战争、实现和平。
(二)本质都是爱人
四家学说的本质都是爱人:慈悲就是以大爱之心去帮助众生,觉悟众生,解救众生,使众生摆脱生死轮回的苦境,到达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博爱思想强调把爱普遍地施与一切人和生命,超越冤亲、远近、敌友之分。仁爱核心就是要关爱他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以爱为纽带营造整个社会的和谐美满。兼爱之爱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无有此方、他方之别,是对全人类的普遍之爱。综上可知,慈悲、博爱、仁爱、兼爱都是要求用爱心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充分体现了一种“爱”的美德,其本质上都是爱人,在爱这里他们融为一体了。
(三)都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不论是慈悲、博爱、仁爱、兼爱,四家有关爱的思想的提出都起到了缓和当时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危机,减轻人们痛苦,维护统治的作用,并且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扶持和利用。
三、慈悲与爱的差异
(一)对象范围不同
四者范围大小不同,慈悲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一切有灵性的动物都包括在内。地狱、鬼、畜牲、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个法界的灵体都是众生。博爱是宣扬要爱一切人,包括爱上帝、爱友人、爱罪人,甚至爱仇人。仁爱是以宗亲血缘为纽带的爱,从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向其他血缘关系扩展,但血缘关系有远近之分,爱也随之有先后和等次之分。兼爱超越了儒家血缘的限制,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身份等级的贵贱高低,视人如己,爱人如己,不论阶级、贵贱,普遍无有差别地泛爱众人。
(二)立足点不同
四者立足点不同,佛教慈悲思想是以拯救世人脱离苦海为出发点的,没有任何的一己私利,完全是舍己为人的情怀,而且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度。与佛教相反,基督教对人性持否定态度,认为每個人生而有原罪。因此人们为了拯救自己,来世享受幸福,必须遵守基督教的两种原则:对他人要博爱,对自己要禁欲。孔子认为人性善,仁爱是出于爱亲的自然情感的生发和扩展,其出发点是人性真情的流露,不带任何目的。墨子立足于社会之乱,从兼别的对比中推导出兼爱对社会的重要功利作用。综上可见佛教立足于众生皆有佛性,基督教立足于上帝和人类的原罪,儒学立足于血缘亲亲,墨家立足功利。
(三)学派创始人来自于社会不同的阶层
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乃上帝之子,是上帝派遣他来到人间,拯救世人的。耶稣是带有神性的,所以博爱根源于基督教的神造说,神爱世人,所以人也应当爱神,并体贴神的意思,爱人如己。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身贵族,但在面对人世间的痛苦时候顿生悲悯情怀,慈悲源于对众生所受苦难的感同身受的关怀与怜悯。儒家创始人孔子志于恢复周代的统治,正名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明的等级关系,所以其仁爱思想有着明显的远近亲疏和等级差别。墨家创始人墨子出身侠士,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深知饥饿寒冷之苦,深明米粟锦帛之贵,深感社会不平等以及动乱的根源,所以其兼爱思想更多体贴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愿。
(四)在功利目的上的表现不同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宗教,其创世之初都是以救世主的角度,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目的。佛教的慈悲观将布施与慈悲教义联系起来,把布施的对象扩大到遍及一切众生,在践行上要求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基督教就是要在人类生而带有原罪的基础上去拯救人类,对人类做救赎,人类通过彼此相爱去爱上帝,来世便可进入天堂获得幸福。儒墨二家,是当时的显学,儒家仁爱从人性中本含有的孝悌之情这个角度出发,做一种生发,是一种最纯真的感情的流露,不带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墨家兼爱则是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的,其兼相爱的目的就是为了交相利,为了调和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爱与利结合,借着主动的先爱他人,从而达到人人互爱、互利的境界,有着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
(五)实现爱的途径不同
慈悲的实现途径就是要做一些修行,以悲悯的态度观世间众生,慈悲为怀,感同身受的体验众生的苦楚,并在行为上感化教化使其拔除痛苦。博爱的来源是神,所以它的实现途径离不开神的力量,人们通过信仰上帝,让神进驻人们的心灵,从而净化人的心灵,达到博爱的境界。仁爱思想的实现靠人性自身的力量来推动,把爱亲的人性中这一善的成分做一种生发,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实现仁爱。兼爱的实现途径是寄希望于统治者,希望统治者能够自上而下的做一番号召,让天下的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而兼相爱。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孟子.孟子[M].香港:中华书局,2001.
[3]墨子.墨子[M].香港:中华书局,2001.
[4]圣经[M].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