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时机效应

2012-03-01 08:29陆传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时机校服师生

陆传文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好恶的活生生的人的群体,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攻心为上”,而“攻心”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最有效。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捕捉最佳的时机?在我看来,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创造。

一、所谓发现时机,即观察、捕捉时机

这基于对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查看档案、寻访教师、沟通家长、邀约谈心、深入学生生活等,由此便摸准了他的好恶、思想动态和家庭背景,为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提供依据。进而留心观察,随时捕捉住最佳时机。

二、所谓创造机会,便是从长计议,有计划、有步骤地预设学生转化的时机

例如,今年分班时有个小插曲:搭配好的新班编号,班主任抓阄领班。我抓得2号,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身材娇小,睫毛长长,嘴快如刀的女班主任抓得1号。她端详着自班的名单,开始吧嗒嘴,像是对我诉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道:“哎呀,李敬业又分到我班里啦,去年我带他一年了,哎,这宝贝可是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哇!”我搭腔道:“有那么厉害?他家长怎么样?”“反正我是管不了他了,他家长也治不了,放弃了,还曾经对我说,只要圈在学校别出事就行了。家里开了个小工厂,顾不上他,现在他跟爷爷奶奶住。”我虽心有不服,却也只得无语。谁知道她又朝我“嘿嘿”坏笑道:“要不咱俩换换吧?”她眼神里透出调皮和央求。大概她猜到,我是农民汉子出身,老实憨厚,挡不住她的央求。果然,我答应了。其实,我这憨人也自有盘算:一来这1号班里有一个顶尖人物,是个好领頭羊。二来我还真想见识一下这李敬业是何许人也。

调查后得知:李敬业特愿帮老师干活,但不愿学习;上课要么睡觉,要么搞出点动静来引同学哄笑;放学不背书包,不写作业;着装不爱穿校服;喜欢上微机课、体育课,跑1500米最拿手;批评他,是软的不起效,硬的不理睬。可归结为十二个字:愿表现、有特长、不学习、恶批评。针对其特点,我为他预设了层层递进的转化时机,有序推进。

1.委以班干一职,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创设转变受重视角度的时机

那是我和他第一次见面,安排座位时我不歧视任何学生,并委以李敬业卫生委员一职。从学生的角度看,初识的关系是全新的,教师一眼就重看他,给予他重新开始的机会,使其能在班级管理中崭露头角,满足受人重视的心理需求,相对减少其负面影响。对教师而言,则提供了更多的、自然而然的与之接近、沟通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便可以开始经常进行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班级管理,共同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师生间的心理防线先行打破。

2.依托友好氛围出现的时机,疏导转变陋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等交往和共同工作,渐入如友如兄之佳境,转变其陋习的时机已成熟,我便先从简单的事情入手——穿校服。我问他见到同学留怪发型,戴首饰,染指甲,心中是什么感觉。“搞怪,狗头长角出洋相。”“如果在成人社交场合见到这些,你心中还会不满吗?”“应该不会在意。”“你可知道,这就是准绳约束力的大众认同感。在学校就要有个学生样,谁不像学生就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和疏远,成为异类。你想想咱们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噢——老师是在说我经常不穿校服!”“聪明!”“叫您这么一说,穿戴不统一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我原来认为敢不听老师的教导,穿得像社会小青年,同学会觉得我挺牛!现在想想他们看我的时候,那眼神里不是崇敬,是排斥!”“嗯,你分析得很准确。”

3.借心灵沟通的直通车,开始交流学习问题

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已完好架起,涉及学习转化的时机已到。我便开始询问他的作业情况。他说语文、历史有的还会做,数学、英语一点也不懂。我知道他是个不写作业的主,能写一两科已是进步。我们双方达成口头协定,保证每天上交两科作业。起初几天还好,可他没能坚持下去。也难怪,他没有这习惯和毅力。

4.以重用为名,设机拓宽学习兴趣

这孩子家里有计算机,上网爷爷奶奶不管他。于是利用这一点,语文课中如《三峡》、《观潮》等很多课文在学之前我托他帮我查找一些地方的地理位置、人文风俗等,创造了引导其学习地理的时机。还有的课文中涉及一些动植物知识,我便托他查找相关知识,并在班上为同学作介绍,这便提供了建立生物学习兴趣的时机。同时我又与历史教师商谈,请他也有意识地为李敬业布置一些拓展内容,以利拓宽他的学习兴趣面。至于数学和英语的学习,推后一步,待其学习困难减少了,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的时候,再择机引导。

班主任工作千方万法,而时机效应值得重视,谨以体会,在此交流,以期探讨。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时机校服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麻辣师生
校服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