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晶
美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一定的美术素养,因此学校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而言,首先,美术鉴赏课可以培养人的个性。如果说德育和智育主要发展了人的德行和心智等方面的个性的话,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的审美等方面的个性。其次,通过美术鉴赏课教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感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让美术课堂教学成为他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舞台。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在高考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整个高中阶段的美术课和文化课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些地区忽视美术教学的定位,任意由考试课程、高考课程挤占美术课。很多专攻文化课的学生一门心思地学习文化课,完全忽视了美术课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和引导作用。即使学校里开设了美术课,这门课程也只是变成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搭配课。另一方面,一些美术专业的学生则为了高考而一味地进行素描和色彩的技能训练,其中不乏有些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差而学美术的,将学美术看成考取大学的捷径。这种状况使得有天赋、成绩好的同学不敢涉足美术课程,而那些成绩不理想和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则被迫接受大量机械的美术技能训练,可以说这是一种畸形发展的高中美术教育。高中美术课不应该只是为了给学校提高升学率而存在,而应该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必修学科,应将美术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与美术鉴赏课结合起来,这对高中美术教育制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美术鉴赏课缺乏互动,课程內容的开发缺乏创造性,对学生个体专长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锻炼不够,大大降低了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二、新课改对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要求
自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得到各地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以来,大家的共同努力使高中美术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这一改善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进一步为高中美术教学的最优化作出贡献。
(一)教学理念转变的效率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要想开展好创新教育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教育思想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想发展则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念也必须改变更新。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展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得过死。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的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妄加评价,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
(二)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改之下,遵循教师、学生双边互动性的教学规律要求,必须尊重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美术课教学师生互动太少,都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过于被动。要想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改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让学生有一种上课是负担的想法。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去,参与大家的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和感受。在新课改之中,形成发展型团结协作关系,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高中美术教育最优性的重要体现。
(三)加大现代媒体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不仅充实了美术教学的内容,还丰富了美术教学的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由于现代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可能有某种教学方式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但通过上述措施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有规律可循、有相对稳定性和系统性、理论化的有效探索,对现代生活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无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洪林.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J].文化月刊,2009(8):110.
[2]张丽.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J].西北职教,2006(7):42.
[3]郑丽敏.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9(11):63.
(责任编辑 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