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换帅”的背后

2012-03-01 08:51田野
决策 2012年5期
关键词:换帅金墉银行行长

■田野

对目前的世界银行来说,正备受角色转型与声望滑坡困扰,一个“外行”的行长也许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4月16日,世界银行集团在华盛顿宣布: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将担任世行第12 任行长,接替现任行长罗伯特·佐利克。

至此,世界银行行长之争尘埃落定,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这位韩裔候选人脱颖而出,成为众多竞争者当中的佼佼者,也为世界银行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

“潜规则”

这次世界银行行长候选人的提名,与以往不太一样。此前历任世界银行行长,均由美国政府提名的美国人来担任,这些美国人非富即贵,有国际舆论抱怨说世界银行是美国人的世界银行,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都知道的“潜规则”了。

但是这次,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两位候选人,他们分别是:由南非等国提名的前世行常务副行长、现任尼日利亚经济统筹和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乔- 伊韦拉,以及由巴西等国提名的哥伦比亚前财政部长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

这是世界银行自1945年成立以来,首次有其他国家提名的候选人与美国提名的候选人竞争,也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向世行行长宝座发起挑战。这3 名候选人均毕业于美国名校,并且都有在国际组织供职的经历。

金墉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5 岁随家人移居美国,1993年从哈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他是非盈利性质的“卫生伙伴组织”创始人之一,也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顾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及艾滋病司司长。金墉2009年7月出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校长,成为常青藤联盟院校首位亚裔校长。

奥孔乔- 伊韦拉195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198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地区经济发展博士学位,现任尼日利亚财政部长。2007年至2011年,她担任世行常务副行长,此前还担任过尼日利亚外交部长等要职,是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和外交官。

奥坎波1952年出生于哥伦比亚,1976年从美国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一名社会经济学家。1993年至1997年,奥坎波历任哥伦比亚农业和社会发展部长、国家计划部国家计划局局长以及财政和公共信贷部长。2003年至2007年,奥坎波被任命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金墉被奥巴马提名后,曾引起很大争议,因为他与前几任世行行长不同,既非银行家,也没有经济学背景,而是一位医学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金墉也不曾出任美国政府中的决策者,被认为缺乏管理世行所需的金融和经济专业知识及经验。即使他是被奥巴马总统直接提名,他的亚裔面孔也没有为他赢得多少亚洲国家的认同。

相比之下,另两名候选人因为在各自经济领域的出色贡献而被认为“更具资格”。事实上,世行行长一职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身为行长,要监督9000 名经济学家、发展专家和其他政策专家以及贷款数额(去年贷款数额达到了2580 亿美元)。如果说,10年前,实现世界银行的基本使命——促进贫穷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所需关键资金和理念是由发达经济体所提供,那时选择美国人担任世行行长理所当然。那么现如今,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新任世行的行长需要有能力获得资金、理念和经验,而这种能力只有发展中国家的出身背景才能提供。尤其是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走上了经济繁荣之路,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则陷入了各种各样的困境中。因此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与其说是尼日利亚人和哥伦比亚人在向世行行长位置发起历史性的冲击,不如说,他们正代表发展中国家,质疑“世行行长美国世袭”的潜规则。

选举结果出来后,媒体一片唏嘘。虽然如此,发展中国家首次推选出自己的候选人,对美国沿袭世行行长这个不成文的陈规提出了挑战。这是在世行历史上,美国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这也显示出美国人对世行的“把持”地位开始松动,就像在IMF,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声,如今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相信将来总有一天世界银行行长不再姓“美”。

金墉是谁?

巧合的是,新科世行行长金墉和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名字同音。不过,此金墉虽然没有彼金庸的生花妙笔,他的经历却也实践了一个“美国梦”。

金墉5 岁时随父母移民至艾奥瓦州马斯坎廷市,父亲在艾奥瓦大学教牙医学,母亲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高中毕业后,金墉在艾奥瓦大学读了一年半,后转至布朗大学,并于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拿到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哈佛医学院任教。1987年,金墉在哈佛大学参与创立了非营利组织“健康伙伴”,在全美各地设立公益诊所。他曾于上世纪90年代代表该组织赴秘鲁,推进肺结核治疗计划,如今这一计划已推广至40 多个国家。2006年离开“健康伙伴”后,金墉又出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主要研究方向是艾滋病防治。

2009年7月,金墉出任达特茅斯学院校长,成为常春藤名校中首位亚裔校长。他曾大秀亲民,在该校偶像大赛总决赛上以白帽、白皮革衫、露指手套、荧光手链的形象压轴出场,演唱了一段近两分钟的饶舌歌曲。他在校长任内有两大受争议点:一是曾拒绝公开学院预算,后在教工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公布预算报告,但是仍拒绝公开单笔金额超过1 万美元的预算项目细节;二是他对备受抨击的该校兄弟会对入会成员带有侮辱性的“入会礼”采取不过问态度,称作为人类学家不应介入和改变文化。达特茅斯学院校报曾称他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人”。

世界银行行长的职务将给这位曾经的大学校长更大的考验:如果表现出众,将平息外界对于他缺乏经济管理经验的质疑,拓宽世行今后对行长候选人的背景要求;如果表现得难以胜任,或许将改变由美国人垄断这一职务的传统。

尽管没有从事过经济领域的工作,但金墉拥有在发展中国家工作的丰富经验。1987年,他与别人共同创立了非盈利组织“健康伙伴”,并在海地和秘鲁等贫穷国家成功地完成了防治传染性疾病的多个项目,尤其在降低当地肺结核治疗成本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在世卫组织艾滋病毒和艾滋病部门主持工作期间,他也从事了大量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医疗条件和预防疾病的工作。

媒体分析,金墉这些年来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的丰富经历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不懂经济”的不足。因为世界银行现阶段的主要宗旨就是打击贫困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以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终世界银行行长的宝座由金墉获得,还得益于美国的强大政治实力影响。世界银行自1945年成立以来,行长一职一直由美国把控。美国是世行的最大股东国,拥有高达15.85%的投票权,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奥巴马在宣布对金墉的提名时说,“现在正是时候,应该让一名促进发展领域的专业人士引领全球最大发展机构。”金墉有20 多年从业经历,“我认为,没有人比金博士更有资格担当这项任务”。

金墉的提名得到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法国的支持。法国外交部长阿兰·朱佩说,现在没有理由打破“惯例”。朱佩所言惯例,指欧美多年前形成的一种“默契”,即美国人执掌世行,欧洲人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金墉获得任命是必然的。”瑞士圣加伦大学教授、世界银行前官员西蒙·伊文奈特透露,“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欧洲国家没有提前答应支持华盛顿提名的任何世行行长候选人,奥巴马政府一定不会支持拉加德出任IMF 总裁。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竞争。”

在世行亟待角色转变的时机,一个非经济学家的世界银行行长将会为这种转变提供契机。

变革新契机

当选后,金墉表示世行将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声音,高效应对各成员国的多样化需求,并为可持续增长提供更强有力的研究成果。创造就业将是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在我去过的每个国家,当地的人们都在急切地希望私营部门恢复较快增长,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增加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另外,金墉在声明中还表示,世界银行应该紧跟当今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在行长任内,他将继续推进世行自身的制度建设以有效地满足不同成员国家的贷款要求;将继续支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在超越意识形态的背景下,以实证为先提供解决发案。同时他亦提及将为减除世界贫困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也一再重申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性。金墉认为,现在世界经济总体已经越来越靠近世界银行的目标——“建立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而消除不平等,也是世界银行工作不断努力的方向。

虽然金墉以外行身份领导世界银行,受到很多质疑,但是与那些职业政客、世界级经济学家不同,在过去的20多年中,金墉的工作重心很大部分落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医疗保障上。

而对目前的世界银行来说,正备受角色转型与声望滑坡困扰,一个“外行”的行长也许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前几任经济学家级别的行长留下的世行遗产,有待梳理和延续,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之后,如何重振世行的权威,并帮助克服掣肘全球经济增长的痼疾,是摆在这位“医学专家”面前急需解决的议题。

如今,全球四分之三的贫困人口居住在中等收入国家里。印度和巴西等大型发展中经济体越能够在全球资本市场筹得所需的资金,就越不愿接受世行贷款的约束条件。对于最贫穷的劳工而言,援助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财务挑战仍相当严峻,毕竟对于这些依靠人口红利获得经济腾飞的国家来说,结束这一进程还为时过早。但这也意味着,世行必须要改变策略,以顺应这一形势。世行如今的许多客户现在不再仅仅寻求贷款,它们还希望世行能提供指导和专家意见,以帮它们掌握在技术和采购等方面的知识。在佐利克的领导下,世行已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对外开放数据库。世行可能会拓展这一做法,降低自身对美国知识中心的依赖,到世界其他地区去取经。而这也是金墉在他的著作中多番强调的一点。

而要应对索马里和阿富汗等脆弱、动荡国家的难题——在这些国家里,最迫切的需求是修补满目疮痍的国家,但解决方案却尚未明朗。金墉的前任似乎已经开出了药方,以一种更灵活、更注重协作的方法来对待所汇集的智慧,来使世行获得更多工具。但具体实践却需要更多政治智慧和权力斡旋。

新方法可能也会有助于化解世行发展中国家股东们日益增多的抱怨。这些国家的意见正变得越来越大,对西方国家继续主导世行事务也心怀不满。有专家表示,过去的经济学家行长既有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又有行政管理经验,因而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世行因此曾饱受指责,希望借领导人交替之际“改变世行风格”。金墉缺乏经济学和从政背景,不会持有“成见”,更容易广听意见,纠正过去的错误。而其他成员国也认为,选择专业背景较弱的候选人,更有利于他们在世行发挥作用,世行也更容易发挥集体决策。

总之,在世行亟待角色转变的时机,一个非经济学家的世界银行行长将会为这种转变提供契机。同时,他也提供了新的可能:如果他能驾驭好世界银行这艘大船,则将为世界银行拓宽今后对行长候选人的背景要求;如果不能胜任,美国人垄断这一职务的传统或许将被打破。

猜你喜欢
换帅金墉银行行长
花样行贿的银行行长
石横特钢集团换帅
山高中国新年换帅 刀具服务再上台阶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