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光 包玉泽
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蔬菜生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价格涨跌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保障蔬菜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百姓正常生活的关键。只有科学认识我国蔬菜价格波动规律,理性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真正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不同蔬菜品种在一年中的特定季节播种,并经过一个生长周期后才能收获,蔬菜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市场价格呈季节性波动,极端气候、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及其他产品市场的联动效应等增加了蔬菜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蔬菜价格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蔬菜价格的波动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2000年以来我国25 种主要蔬菜价格月度均价波动频繁,但从剔除季节变动要素、不规则要素以及循环要素等变动要素之后得到的长期趋势中可见,蔬菜价格长期变化呈上涨趋势(图1)。25 种主要蔬菜全年均价从2000年的1.66 元·kg-1,上升至2010年的3.17 元·kg-1,上涨幅度为91.0%。其中,2010年的全年均价为2005年的1.71 倍,远高于2005年与2000年之间的1.11 倍,说明近年来蔬菜价格有加速上涨的趋势。
图1 25 种主要蔬菜月度价格变动情况及长期趋势
我国蔬菜价格变化表现出季节性波动规律(图2)。总体上,每年6月到次年6月可视为蔬菜价格波动的一个周期。蔬菜价格在每年6月处于谷底,其后的8、9月由于高温不利于蔬菜生产,价格开始上升,12月开始各地逐渐进入冬季,严寒气候使供给量减少,加上较高的生产或流通成本的推动,价格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次年2月达到高位,并可维持至4月。之后,随着气温上升,各地气候逐渐适于蔬菜生产,供给量增加,蔬菜价格开始走低,并在6月重新回到谷底。据统计,2000~2011年25 种主要蔬菜旬度平均价格在6月下旬低峰时为1.59 元·kg-1,在2月中旬达到高峰时为2.95 元·kg-1。
但由于生长习性的差异,并非所有的蔬菜品种都循此规律。例如,白萝卜的最低价为11月下旬的0.69 元·kg-1,最高为2月中旬的0.99 元·kg-1;大白菜的最高价是5月上旬的1.06 元·kg-1,最低价是12月上旬的0.53 元·kg-1;番茄的最高价是1月下旬的2.70 元·kg-1,最低价是7月上旬的1.08 元·kg-1;青椒的最高价是3月下旬的4.34 元·kg-1,最低价是8月中旬的1.23 元·kg-1。
图2 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示意
在一个蔬菜价格波动周期内,25 种主要蔬菜后一旬旬度平均价格与前一旬相比,上涨的次数多于下跌的次数,这表明蔬菜价格上涨时间远超过下跌时间。据统计,在一个完整的蔬菜价格波动周期内,上涨时间与下跌时间的比例大致为11∶7。
图3 25 种主要蔬菜年度价格波动标准离差
我国蔬菜年度价格波动呈波浪式特征。由图3可见,如果前一年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之后的一至两年内波幅会趋小。其中,2008年由于冰雪灾害造成蔬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该年度波动的标准离差是0.81,为近十年来的最高。其后的2009年和2010年蔬菜价格年度波动标准离差则分别下降为0.63、0.41,但2011年未能延续下降趋势,标准离差为0.69,是近十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大波幅。除了2008年之外,近十年来我国25 种主要蔬菜旬均价格的年度标准偏差在0.25~0.69 之间,蔬菜价格波动幅度整体比较稳定。
一般来说,蔬菜生产价格的变动会带来消费市场价格相应的涨跌。自2002年以来,尽管我国蔬菜生产价格有涨有跌,但蔬菜消费市场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其中,2004、2007、2008年蔬菜生产价格较上年下降,但2007、2008年的消费市场价格仍保持较高的上涨幅度;其他年度蔬菜生产价格较上年保持上涨,但消费市场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超过生产价格上涨幅度(表1)。近两年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买贵卖难”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2011年11月山东蔬菜产区的大白菜收购价仅为0.14元·kg-1,而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价为0.36 元·kg-1,北京市场价格则为约1.0 元·kg-1,于是,菜农种菜赔本,消费者感觉菜价太高(雷敏等,2011)。
表1 2003 ~2010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25 种蔬菜消费市场价格较上年涨跌幅度的比较
2011年,具有一次性采收、集中上市、不耐储存等特点的部分蔬菜品种在部分地区、个别时段价格波动较往年更为明显,较短时期内下降较快,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特征,社会反应强烈。如4月份我国部分地区的甘蓝和芹菜、11月份大白菜的价格,但它们2011年的整体价格水平与2010年基本持平。
蔬菜需求基本稳定,影响蔬菜价格长期波动的因素主要是供给方面的,如设施蔬菜的发展、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灾害性天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分析新世纪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过程和价格波动情况,可总体上将影响价格波动的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促使蔬菜价格稳定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蔬菜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的原因。
2.1.1 生产规模稳定增长,市场供给充足是保证蔬菜价格稳定的基础 据农业部农情统计,2000~2011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从1 526.67 万hm2(2.29 亿亩)上升到约1 966.67 万hm2(2.95 亿亩),增长了28.8%;蔬菜总产量从4.24 亿t 上升到6.77 亿t,增长了59.7%。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八大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常年蔬菜品种有150 多个。全国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逐渐形成,在数量和品种多样化以及周年均衡供应等方面均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保证了蔬菜价格的稳定。
2.1.2 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是减小蔬菜价格波动幅度的重要手段 设施蔬菜生产通过提前或推迟蔬菜上市时间,使反季节、超时令蔬菜数量充足,提高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能力,有利于协调蔬菜供应的淡季和旺季矛盾。设施蔬菜生产也具有一定抵御风暴、冰雪等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可以减轻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蔬菜供给。据统计,目前我国设施蔬菜面积约占蔬菜总面积的25%,产量占40%,是保证均衡供应和蔬菜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
2.1.3 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和高山蔬菜的大力发展,为调剂淡旺季供应、稳定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气候、自然资源的差异是南菜北运、北菜南运产生的客观条件。每年冬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大多无法在大田种植蔬菜。温室种植由于成本高,加上瓜菜等蔬菜品种不适于在温室内遮光所形成的弱光环境中生产等因素,造成北方本地蔬菜的供给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而冬季的南方由于气候等优势,近年来瓜菜产业发展迅猛,南菜北运为满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消费需求、促进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菜南运的发展是由于每年7~9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不利于蔬菜生产,是蔬菜生产的淡季,而此时北方部分地区的光、温、雨非常适宜于蔬菜生产,大力发展北菜南运能满足夏季南方市场的蔬菜消费需求。高山蔬菜则是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和凉爽气候优势组织蔬菜生产,满足南方夏季蔬菜生产淡季的消费需求。
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和高山蔬菜的大力发展有助于增加蔬菜生产淡季地区的供给量,丰富供应品种,有力地稳定了蔬菜价格。
2.1.4 对蔬菜生产的指导和调控是蔬菜价格稳定的保障 1995年以来,全国种植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入战略性调整,农业部从全国蔬菜产业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统筹指导全国的蔬菜生产。2010年以来,为应对蔬菜价格上涨,国务院先后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等多个通知,通过投入资金加强重点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和贯彻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启动蔬菜产业信息体系建设、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等措施促进蔬菜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了地区性的蔬菜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会同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联合编制和发布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重新明确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了生产区域布局,提出了建设的重点任务,强化了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在稳定蔬菜价格基础上保证了蔬菜消费需求的满足,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
2.2.1 成本持续上升是推动蔬菜价格保持上涨趋势的基本原因 根据经济学原理,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蔬菜价格。由于蔬菜需求的刚性特征,供给是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本世纪以来我国蔬菜总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均稳定增长,根据成本推动理论,成本上涨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中包括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2009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的各投入要素中,物质与服务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都明显上涨,使得平均成本增长了79.97%。其中,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涨幅较大,且人工成本只涨不跌,最终使得两者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分别由37.96%和4.79%上升到43.57%和9.76%,蔬菜生产的成本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表2)。未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逐渐短缺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可能会继续保持上涨趋势,这将会给未来保持蔬菜价格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
尽管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但生产者的利润并没有同步增加。2009年比2002年的蔬菜生产总成本增长了79.97%,同期净利润则增长了76.76%,净利润的增速低于成本增速,造成成本利润率为-1.53%的增长,种植收益的下降可能会影响蔬菜生产者的积极性,加大蔬菜价格波动的风险。
表2 2002 ~2009年大中城市蔬菜平均成本与收益情况
另外,2009年25 种主要蔬菜年度平均消费市场价格比2002年上涨了113.74%,远高于同期蔬菜生产价格指数17.56%的增长率。这表明蔬菜生产环节既不是推动蔬菜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也没有从菜价上涨中获得相应比例的利益。在2011年,部分蔬菜品种的产地价格暴跌并未传递到终端消费市场价格上,究其原因是由于流通环节繁多、油价和劳动力价格等流通成本上涨推动了消费市场菜价的上涨。
2.2.2 蔬菜价格波动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密切
货币供应量增长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Barnett 等(1983)对美国的研究表明,美国货币供给量没有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李国祥(2011)在考察中国年度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货币供给量增长之间的关系之后认为,中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前期,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的急剧增长;而农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增长的急剧回落,并认为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说明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急剧变化是农产品价格明显变动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认为,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急剧变化是农产品价格明显变动的必要条件。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采用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增加1 万亿元,大白菜、黄瓜、番茄、甜椒和菜豆每千克分别上涨0.43、0.76、0.83、1.00 和1.20 元,因此,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推动了蔬菜价格上涨,蔬菜价格的变动趋势特征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方向紧密相关(宋长鸣和李崇光,2012)。
2.2.3 异常天气情况使蔬菜价格波动加剧 蔬菜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异常天气情况常会影响蔬菜生产,进而影响价格的涨跌。有利于蔬菜生产的异常天气将会增加蔬菜供给,促进蔬菜价格稳定甚至下降。不利于蔬菜生产和流通的异常天气将会推动蔬菜价格的快速上涨,但完善的基础设施会增强抗自然灾害能力,减轻极端天气事件对蔬菜生产和流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稳定蔬菜价格。2010年,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就由于异常天气情况异于往年:年初由于生产资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冬春雪灾而使蔬菜价格开始走高;4月底、5月初,冬春西南干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持续低温阴雨延迟了本地蔬菜上市时间,产量也大幅度减少,使价格“该降未降”;夏秋季节发生的全国多个区域的洪涝灾害,加上通货膨胀预期和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上升的交织作用,10月和11月上旬价格仍保持较高水平;11月底和12月初的政府宏观干预和偏暖天气有利于蔬菜生产,使价格“该升未升”。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抵御不利的异常天气影响对稳定蔬菜价格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蔬菜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已有明显改善,但仍有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技术装备落后,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较大。上海市“十一五”期间新建的近1.33 万hm2(20 万亩)菜田设施较好,但比率仍不足3 万hm2(45 万亩)长年菜田的一半,其他菜田基础设施滞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新建的一些设施菜田,由于设施装备缺乏系统配套,抵御各种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不强。
2.2.4 蔬菜的集中生产格局和大中城市周边菜田的减少增大了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 在商品生产不发达的时代,我国大中城市蔬菜供给主要依靠城市周边的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农区补充”的生产格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工业和城市用地剧增对菜地的挤压,以及生产投入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蔬菜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中城市蔬菜的供给从农区为辅变为以农区为主,大中城市周边的蔬菜播种面积持续下降。据统计,北京市蔬菜播种面积在2002年达到了12.21万hm2(183.15 万亩),而2008年则萎缩为6.82 万hm2(102.30 万亩),过去主要为北京市民供菜的石景山、朝阳、丰台等地的菜地面积已从1.13 万hm2(17万亩)缩减至666.67 hm2(1 万亩)以下,日前北京市民吃的蔬菜只有约10%来自本地,其他主要来自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吴力,2011)。上海市在20 世纪80 代中期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当时在40 多个以菜为主的乡镇重点建设了1.2 万hm2(18 万亩)菜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菜田基本已不存在。1993~1996年建设的7 333.33 hm2(11 万亩)常年菜田中相当一部分已不存在,1997~2004年建设的3 333.33 hm2(5 万亩)菜田也有一半左右已经或将要发展其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2 万hm2(30万亩)设施菜田中原来已经在2004年建成的6 000 hm2(9 万亩)设施菜田目前仅存3 333.33 hm2(5 万亩)左右,蔬菜自给能力下降。
蔬菜生产从“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封闭格局转变为“一地生产、全国销售”的开放式格局,有利于发挥各产地的比较优势,提高了专业化生产水平,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但高度集中也不利于风险的分散,如我国“三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不适于蔬菜生产,主要依靠华南、长江中上游等的露地生产和黄淮海与环渤海地区的设施生产满足其蔬菜消费需求,但局部的严重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将会重创集中的蔬菜产区生产,进而影响大中城市蔬菜供应,造成蔬菜价格的波动。恶劣天气也会带来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增加,更会进一步刺激菜价上涨。
2.2.5 蔬菜食品安全事件加剧了蔬菜价格的波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优质、安全蔬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各级管理部门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加强了蔬菜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监督管理,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蔬菜产品质量仍不稳定。偶发的蔬菜食品安全事件可能会在消费者之间造成恐慌,加剧蔬菜价格的波动幅度。
2.2.6 部分媒体的不恰当报道对稳定菜价产生了负面影响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参与者拥有完全的市场信息是形成均衡价格的前提条件之一。缺乏市场信息时,菜农是以上期价格确定本期的产量,供给是对于价格变化的滞后反映,而需求具有瞬间性。因此,蔬菜价格的波动具有弱蛛网模型的特征,菜农不能准确预测市场信息来组织生产,增加了蔬菜市场供求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蔬菜价格波动。新闻媒体对蔬菜产业的报道过程是一个信息流动过程,准确而充分的媒体报道有利于充分传递信息、发现蔬菜价格,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需要谨防媒体的不恰当报道可能会产生的放大效应、蝴蝶效应和牛鞭效应等负面影响。受2010年韩国“白菜危机”影响,2010年底青岛地区的大白菜净菜曾达1.20 元·kg-1(周青先,2011),这种暂时变异的需求被放大,信息流被传递给了菜农,以致菜农对未来大白菜价格的预期上升而惜售,这进一步抬高了价格,产生了所谓的牛鞭效应。但其后随着大白菜陆续大量上市引起滞销,2011年3月收购价下降为约0.34 元·kg-1(周青先,2011),加上济南菜农韩进的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原本局部地区发生的大白菜价格下跌现象经媒体大量报道后产生了放大效应,改变了多地区经销商的市场预期,各地蔬菜收购商纷纷减少收购、大量抛售前一年度储存的大白菜,使得全国各地大白菜价格进一步下跌,形成了蝴蝶效应,加大了大白菜价格波动幅度。在2011年发生的所谓西瓜“爆炸”事件、“避孕药黄瓜”事件等之中,都可看到媒体不适当的报道对蔬菜产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1 世纪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强调市场导向,这是蔬菜产业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适度调控还是必要的。2010年我国大蒜、生姜等蔬菜价格成倍上涨,以及大宗蔬菜价格的普遍上涨,都暴露出政府对蔬菜市场的监管、调控机制不健全,尤其在面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时,保障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的调控措施和手段十分有限。因此,在蔬菜产业发展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调控方式和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稳定蔬菜生产和市场价格。
但也应注意到,在2010年菜价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各级政府为保障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蔬菜种植,加上叶菜的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所以菜农纷纷选择扩大叶菜种植面积,这也是造成2011年上半年大白菜、甘蓝、芹菜等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调控时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适度进行调控。
据统计,近五年来蔬菜支出占城镇居民食品支出的平均比例为9.65% ,并呈上升趋势,蔬菜价格变化将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但如果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只强调菜价的稳定,菜农不能通过涨价来合理补偿由于生产资料、燃油等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这不仅会影响其收入,还可能会挫伤生产积极性,长远来看会对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最终也会损害城市居民的利益。因此,在蔬菜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耕地等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生产成本的真实情况下,如果不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结果可能不仅不能实现稳定蔬菜价格的调控目标,不能充分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有力的调控手段反倒可能会降低农民收入,对蔬菜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考虑有关政策时必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我国现有蔬菜生产面积已基本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保持生产规模的基本稳定或略有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是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稳定蔬菜价格的基础。但要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就要适当增加大中城市郊区蔬菜面积,主要是设施蔬菜、叶菜等速生菜的生产面积,稳定并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要制定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基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制度,保持菜地的相对稳定。
从目前效果来看,标准园建设是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的有效手段。因此,要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园建设,通过标准园建设来改善蔬菜生产的技术装备条件,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蔬菜产业抗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加强技术指导和统一服务,并实现由园到区的拓展,推动蔬菜产业由点到面的内涵式发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设施蔬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实现设施建设及生产的规范化;加强蔬菜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合理规划建设零售网点,推动产销衔接。
缺乏系统、及时的生产与市场信息会影响蔬菜生产经营者的经营决策。目前,农业主管部门已启动了蔬菜生产信息的监测工作,今后则要进一步加强蔬菜产业信息监测与发布工作。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负责人制度,责任明确到人;要确保投入,完善实施方案,分层构建信息搜集和报送体系;统一管理,完善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高信息向社会发布的效率和时效性,用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为蔬菜生产与流通提供服务和支撑。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来促进蔬菜产业的平稳发展。2011年5月,媒体爆出我国西安、珠海等地出现“避孕药”黄瓜的传闻,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黄瓜销售受到影响。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及时组织北京、山东两地的科研人员进行试验,证明避孕药对黄瓜的生长起不到任何作用,并对全国100多个蔬菜生产大县进行调查,也未发现在黄瓜生产中有使用避孕药的现象。研究和调查结果向社会发布后,及时消除了公众的担心,有力地稳定了蔬菜价格、保护了菜农的利益,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平稳发展。
流通环节多、费用高是造成一边农民卖菜难、另一边市民买菜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农超对接是减少蔬菜贩运中间的繁杂程序,降低蔬菜价格的重要手段。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成都某超市营业额中的30%来自于蔬菜,其价格牌有两类标记,即:ST(供货商渠道)标记和DP(直采)标记。ST标记的蔬菜整体价位要比DP 标记的高出20%左右(庄严,2010)。海南媒体在对海口调查后,也发现瓜菜直供超市比市价低20%。媒体在广州的调查结果也基本相同,认为“农超对接”超市平价区价格比周边市场便宜10%~30%。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有望缓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实现菜农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增加。
蔬菜区域调节的最佳半径在经济学意义上是存在的。据调查,目前我国蔬菜运输成本约为每1 000 km 0.5 元·kg-1;华南露地瓜菜的成本均价是0.8~1.0 元·kg-1,北方设施瓜菜的成本均价是2~3 元·kg-1。如果华南露地瓜菜每千克的成本低于北方保护地1 元,则其经济销售半径约为2 000 km,即华中地区为其运销合理区域。以北京为目标消费市场,海南距北京约3 100 km,瓜菜公路运费约1.4 元·kg-1,那么海南露地瓜菜运到北京的总成本与北京本地设施瓜菜的总成本相比便没有了竞争优势。但从保障供给、稳定菜价的角度来看,蔬菜区域调节是必要的。因此,应做好南菜北运与北菜南运工作,通过区域调节分散风险,保障供给,保证蔬菜价格的稳定。
雷敏,王敏,陈炜伟.2011.“卖难买贵”为哪般——破解蔬菜价格困局.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28/c_1112009 15.htm.
Barnett R C,Bessler D A,Thompson R L.1983.The money supply and nominal agricultural price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65(2):303-307.
李国祥.2011.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11-21.
宋长鸣,李崇光.2012.季节调整后的蔬菜价格波动——兼论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统计与信息论坛,(3):83-92.
吴力.2011.菜篮子的城市逻辑.国际商报,2011-10-13.
周青先.2011.胶南菜农“捂菜”捂赔了.齐鲁晚报,2011-03-08.
庄严.2010.沉甸甸的菜篮子(三).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http://jingji.cntv.cn/20101204/1084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