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校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

2012-02-22 09:45谈铮渭
文教资料 2012年2期
关键词:校报湖州师范学院

谈铮渭

(湖州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湖州 313000)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报作为高校重要的新闻宣传阵地,担负着宣传教育、信息传递和人才培养等重任。在高校校报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上,以对校报记者最为直接、最为特殊。

高校校报学生记者作为校报的一支重要的办报队伍,协助责编老师进行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因此,学生记者具有“学生”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将一名学生记者培养成一名优秀学生记者是一项重要任务,但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下,能否让大多数学生记者进媒体或从事相关行业工作,也是校报培养学生记者过程中的另一个出发点。因此,如何在培养学生记者过程中体现育人功能,如何与他们今后的学习、就业等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湖州师范学院报》近几年的实践,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加强对学生记者的选拔、培养力度

(一)严把选拔关。

校报需要的学生记者队伍,必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集合起来的一批长期开展活动的、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人员。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对人的选择是关键,必须对选拔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都有一定的要求。校报编辑部应挑选那些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关心校报、有一定写作基础和社会活动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队精神的学生来担当。

选拔学生记者,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把握好时机。每年伴随新一届学生的入学,校报编辑部就要开始紧张的招新工作,因为新生的可塑性较大,而且可以相对延长其工作时间。二要考虑分布问题。不要过于集中,应有各类专业和各年级在校生,以防止报道工作出现死角的现象。三要从严要求。每年的招新工作都要经历报名、笔试、面试、见习记者、正式记者五个阶段,通过这些阶段并经考核合格,才能成为校报的正式记者,由校报编辑部颁发校内记者证。

(二)德智双重培养。

1.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记者开展工作的方向盘。指导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记者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形势,掌握宣传法规和宣传纪律,要结合学校阶段性的工作要点、近期任务、主要目标向学生记者及时传达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做到上情下达,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重要精神上来,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要帮助他们树立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记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新闻业务素质培养。经过选拔进入学生记者队伍的优胜者虽然比其他落选者的素质高一些,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新闻采编经历,存在新闻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的问题,要使他们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快速提高学生记者新闻采编能力。

(1)老记者的传帮带与新记者的主动学习相结合。新记者在第一个学期所有采访任务都跟随老记者进行;校报编辑部为学生记者订阅相关学习报刊与杂志,购买相关书籍,让新记者尽快掌握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

(2)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和每期报纸的评报会。每周例会上,指导老师对上周的新闻采写得失进行总结,并布置下阶段的采访重点;评报会上,指导老师对本期报纸上的所有稿件进行点评,肯定文章的长处和闪光点,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也可让优秀稿件的作者畅谈采写体会。

(3)每学期邀请一位校外新闻从业人员对学生记者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开设新闻理论、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等主题讲座,让学生记者从多角度掌握新闻稿件的写法等,提高业务水平。

二、利用校内资源,创新管理模式

《湖州师范学院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学生记者队伍,平均每年都有三十多位学生记者活跃在校报采编工作中。他们来自学校各个院系和专业,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学校的新闻专业。校报编辑部通过与新闻专业的合作,并模拟报社的管理模式,使学生记者在“实战”中加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需求。

(一)与新闻专业合作培养,让专业的学生更专业。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从2004年开始设有新闻专业。为了让新闻专业学生能就近实践、就地提高,2009年,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开始为新闻专业学生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其中,《湖州师范学院报》为这批学生提供了新闻采写、编辑的平台。

从2009年起,除了通过每年招新招进的一批新闻专业的学生记者外,新闻专业老师还会为《湖州师范学院报》推荐几位优秀学生。他们除了参与新闻采访外,还参与校报的版面编辑、设计工作。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带后,现在,这些学生采、写、编一条龙,很多都能独立制作一个版面了。

(二)引入报社管理模式,让学生记者在竞争中成长。

1.建立“采访制度”、“培训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例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落实实行有效管理。例如,规定学生记者例会制度,会上除学习新闻知识外,还进行思想和信息、稿件的交流、讨论;要求每个学生记者每月必须交一定数量的新闻稿并提供新闻线索;对工作不负责任、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记者予以开除等。

2.每周召开选题会,各成员根据自己的发现,上报新闻线索和选题策划。由指导老师最终确定各版面需采写的内容,落实到个人。如《湖州师范学院报》三版“透视”均由学生报送有价值选题,指导老师确定由选题成熟者担任版面责编,并由此人按照选题策划要求向其他学生记者布置采访任务,最终完成编辑工作交稿。本年度中,所报选题均无价值者将予以批评警告。

3.每年按校报学生记者总人数的20%评选优秀记者,并评选出好新闻若干篇。对学生记者有稿件在省市级媒体录用的采取计分制,并在年终发放奖励。

这些方法让学生记者在工作中逐步走上相互竞争、优胜劣汰、良性循环的轨道,使这支队伍充满活力与生机。

三、提升学生记者就业能力

近年来,《湖州师范学院报》作为学生记者的实习基地,推动一批批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很多学生毕业后在浙江在线、湖州广播电视总台、《湖州日报》、《湖州晚报》、《吴兴时讯》等省市媒体工作。这些成果表明,《湖州师范学院报》编辑部多渠道提升学生记者就业能力的方法取得了实效。

(一)鼓励学生记者参与学校大型活动报道,锻炼胆识。

《湖州师范学院报》学生记者团在学校校庆、党代会、教学迎评等学校重大活动中亮相展示,被公认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办报实践中,学生们认为参与记者工作提升了一个人言谈举止的内涵、锻炼了一个人的胆识。

(二)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非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平台。

除了新闻、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外,《湖州师范学院报》校报学生记者中理工科学生记者占20%。对这部分中优秀的学生,校报编辑部根据他们的就业意愿,进行媒体就业推荐。他们其中有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在校报几年的学生记者经历,毕业后顺利进入湖州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编辑。

(三)选送优秀学生记者到专业新闻媒体实习,毕业后进行就业推荐。

《湖州师范学院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城市的新闻资源来培养学生记者的新闻实践能力,每年推荐5—10名优秀学生去《湖州日报》、湖州在线、《湖州晚报》等媒体实习,每年平均发表各类新闻稿件二十篇以上。近几年,平均每年都有五名学生毕业后进媒体工作。

[1]彭凤仪.强化“四个一”开拓校报发展新空间——《浙江大学报》改革发展实践与探索[J].2010浙江省高校校报编辑培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6):58-63.

[2]李洪华,娄进举.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J].中国市场,2010,(41):174-175.

[3]穆冠成.论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山东师范大学,2009.

[4]王晨晖.增强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6):71-72.

[5]曹苇舫,金一斌.校报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101-103.

本文为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KX0300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报湖州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洛阳师范学院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
网络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竞争危机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