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棣(宁夏大学 图书馆,银川 750002)
《图书馆服务宣言》于2008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正式发布。它向世人昭示:图书馆以公益性服务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在服务与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且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图书馆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真诚合作。
《宣言》的起草,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核心价值观的重建,而《宣言》的实施,则标志着中国图书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建。这必将推动图书馆服务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宣言》的问世,有其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是我国图书馆界与国际图书馆界在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上的接轨,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关注公众的文化、教育权益的集中体现。《宣言》的内容,体现了公益精神、平等理念和人文关怀,承诺优质高效专业的信息服务,倡导业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己任,促进全民阅读。[1]
《宣言》的实现,既有赖于图书馆界的不懈努力,也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有力保障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载体,是教育、科学、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我们呼吁全国图书馆界:用积极的行动迎接《宣言》实施,迈出坚实的步伐,敞开知识大门,推动图书馆服务走上公益之路、理性之路、科学之路。
步入2011年,中国图书馆人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有信念,而且有信心,秉承“智慧与服务”的职业精神,促进各级各类图书馆的联合与协作,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为实现图书馆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全民共享而共同努力。[2]
文献收藏是所有图书馆,更是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建设,是信息服务、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基础。尽管电子图书和各种电子版资源信息数据库近20年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但印刷版图书文献资料也照样发展,形成了印刷版和电子版并驾齐驱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格局。事实上,印刷版文献和电子版文献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不足和欠缺。电子版文献取代印刷版文献的说法断然不可取,互补发展、功能共赢才是正确的选择。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最本质的功能。在高校图书馆就是为出人才、出成果提供服务,具体说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不同层次高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信息服务,与此同时利用高校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还应发挥更大更广的功能,如为离退休教职工安度晚年提供服务,为地方文明、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服务为社区安定和谐发展及居民各种需求提供服务等等。高校图书馆应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并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与社会发展合拍,及时更新、创新服务理念,以读者需求为原则,找准创新服务的切入点和途径,使信息服务有突破性的进展。
文化教育是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和归宿。随着社会的进步,专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差别日趋缩小。很多高校为了实现对学子的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近20年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采编大量文化教育方面的印刷版电子版文献图书资料。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的历史回归。文化教育从有图书馆那一天起,就发挥着它的教化功能、宣传功能、引导功能、示范功能,在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这些功能日益加强。
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发现信息用户,挖掘信息需求,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地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它强调以信息用户为中心以及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图书馆历来就是人类信息和资源的集散地,它所“集”的信息和知识资源并不是以自己最终占有为目的,而是以最后的“散”为归宿,这就必然要带有“营销”色彩。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强化管理,加大信息开发利用的力度,开展读者需求调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加强资源信息的宣传,扩展服务层面。
作为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场所,如何加强管理,引入“大超市”的管理理念十分重要。从管理层面看,其中主要的工作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开发高校图书馆信息“大超市”资源的途径。
“大流通”服务模式的作用主要是方便读者的学习研究,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行“大流通”的服务模式,简化了读者借阅手续,保护了读者的隐私,增加了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了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更加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研究,这都体现了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促进文献的开发利用,提升管理服务的工作效能。实行“大流通”服务模式后,读者可以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自主地选用各类文献,提高了读者学习的兴趣,因此馆藏资源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读者办理借还手续时完全自助,不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操作。工作人员可以专门从事图书整架、巡视及参考咨询服务。“大流通”服务模式既方便了读者,又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工作效能,促进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读者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正是由于读者服务引领了“大营销”“大超市”“大流通”的观念和具体实施措施运行,可以预见必将带来读者“大服务”发展的必然局面。
“大服务”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其一,为高校的教育教学育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这是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其二为建设校园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其三为学校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服务;其四为学校职工居住的社区发展和建设服务;其五为学校所在地的城镇市民服务;其六为学校所在地的高新园区发展服务;其七为与学校为邻高校共建信息网络进行合作服务;其八为社会的图书馆公共事业服务;其九为学校所在城市的市民文化需求与和谐社会发展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事业已步入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图书馆联盟时代。图书馆联盟将是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趋势,每个图书馆都必须将自己视为世界图书馆体系的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飞速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越来越多,研究领域愈来愈广,信息需求量增大,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更高。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加大信息资源的购置量才能进一步满足信息服务的需求。然而,高校图书馆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图书馆扩大信息资源的能力,图书馆的发展陷入了困境。[9]
建立高校区域图书馆联盟后,各成员馆可以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在信息资源采购和配置方面进行充分的协调。各成员馆可以协作采购昂贵的外文原版期刊、大型丛书、大型工具书及数字化资源等,把更多资金投入到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资源购置上。成员馆可以进行本校特色学科的信息资源建设,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特色学科资源互补,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及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本地区的信息资源保障率。高校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解决了信息化社会下信息量激增和图书馆经费短缺的矛盾,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向,也是解决高校图书馆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不仅包括信息的收集、评价、选择、组织和存储,也包括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以便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高校图书馆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展有效的网络信息服务,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网络时代,各类信息与文献的数量急剧膨胀,人们的信息需求也与日俱增。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和满意度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趋势。在信息资源价格大幅攀升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已经很难凭借自身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将危及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区域图书馆联盟则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把在同一区域的、具有相同契合点和利益需求的各个高校图书馆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处理与服务工作。高校区域图书馆联盟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特质,通过互助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满足读者日益激增的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只有建立组织有序、布局合理、运转协作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才能完成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使命,获得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