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创新之我见

2012-02-15 20:27闵滢男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形式思政

闵滢男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理念,辞海中解释为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成果。何谓“教育理念”呢?查国内极具权威性的由董纯才主编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李冀主编的《教育管理辞典》(1989年版),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英文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3年版),均不见“教育理念”之辞条。尽管我们还处在对“教育理念”尚无明晰定义的阶段,但这并未妨碍人们对“教育理念”一辞的频繁使用,由此说明“教育理念”已被教育界内外广泛认同。对于这样一个定义模糊,含义广泛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是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定位。而思政课的教育理念通俗地讲则是对于这门课程的定位及这门课程理想的教育模式、教育结果。说到定位,主要谈一下思政课中教师角色的定位。通常,我们谈到教师在课堂的主要工作会将之概括为教学、授课。“教学”二字精辟地概括出传统课堂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角色定位,在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主导,“学”是遵从与执行。教学理念的创新首先应该打破这种“教”与“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新的思政课堂上,教师更像是一位节目主持人,学生是嘉宾,主持人引导“嘉宾”进入一个又一个的环节,在把握大的原则方向的前提下启发“嘉宾”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最后由主题人做总结陈词。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有学生悍然入睡,怎么会有学生随意扰乱课堂秩序,当然也会有学生切切私语,但是他们大多是在讨论课堂问题。当然,将教师角色定位为“主持人”,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用,像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就不适用。但思政课程有它本身的特点,这门课程的技术性不强,理论性很强,理论知识教材上有系统、完整的论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掌握一部分,课堂上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更好的去理解,应用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将这些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他们并不一定会乐于接受,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但让他们参加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往往会肯定他们正确的想法,引导他们改正错误的想法,也更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如果能在课程中打破原来的教、学定位,建立新的“主持人”、与“嘉宾”的教育模式,就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结果,进而实现思政课程授课理念的转变。

二、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如果说教学理念创新是一种抽象的、主观领域的创新,那么将创新具体到教学中则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两方面。但形式与内容孰重孰轻,值得思考。

(一)教学形式的创新

首先来看教学形式:形式创新是近几年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形式的改变也更容易被察觉,例如;:有教师将上课时学生的座次由前后排的形式改为围成一周教师站到中间授课的形式,被督导老师发现后便大加表扬。但这种形式确实可以使师生关系在形式上更加平等,学生也会因为这种课堂作为形式的改变而变得兴奋,但这种兴奋的结果可以持续多久呢?况且对于只有二、三十人的小的授课班级可以这样安排座次,但对于合班后近百人的大班又怎样才能王城这样大的“搬家”工程呀?但这确实也鼓励了老师们将创新的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授课的形式上。于是,多媒体教学被请进了传统的课堂,这是目前形式创新最常见的形式。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一两门课的老师使用多媒体授课是新鲜事,门门老师若都如此的话,反倒是传统的黑板上写粉笔字的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更新鲜。当然,多媒体教学有传统板书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将替换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但将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抬到教学创新的高度未免有些牵强。还有一些创新模式,如行为导向教学、课堂案例讨论、演讲等形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到新鲜,但长此以往的使用下去或是几门课程的教师同时使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教师来说,形式创新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老师们总是想尽办法来吸引学生眼球,然而形式确实很难解决课堂教学的实质问题,毕竟授课内容才是教学的灵魂,内容创新才是解决创新问题的根本。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如何拿捏好内容创新的尺度,对于教师来说无疑又是一道面临的难题,一面是内容严谨理论性超强的教材,一面是喜欢打探新鲜事喜欢把理论变成故事的学生,另一面是规定严格的教学大纲。周旋在这三面之间的教师确实要练就一身“好功夫”。三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授课内容的创新对于思政课堂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不喜欢这门课,他们只是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讲授一些高处不胜寒的理论,一些发生在他们祖辈、父辈的故事。他们会认为这些内容和他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课本上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的理论时,他们选择将这些内容还给老师,而他们或是去见周公,或是和周围同学聊天。但如果教师讲授的是新近发生的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则会认真聆听,并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今年的形式与政策课堂上,我只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现在我们最关心的大事件是什么?”,学生就异口同声的回答“钓鱼岛问题”。学生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我说:“好,这节课我们讨论钓鱼岛问题”。于是我从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讲起;讲到几十年来中国人民不懈的保钓斗争;讲到日本非法购岛;讲到我国的组合拳回击,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意犹未尽,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即将事实真相还原给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理性爱国。课后,学生又认真地写书面作业参与讨论,有的同学说:“中国亮剑的时候到了”,有的同学说:“中国自古就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应该和平解决问题。”可以说,这节课课堂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当然,不是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可以与时事相关,但只要教师认真的搜集资料就一定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丰富我们的课堂。例如讲到核心价值体系时我们可以联系到全世界都在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到中西方文化时我们可以用张艺谋和卡梅隆来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对枯燥的类比中西方的文化不感兴趣,但却没有学生不对《阿凡达》和《卧虎藏龙》感兴趣的。

依我拙见,思政方面的教学,教材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导向和大体的教学内容即教师授课所应设计的专题,而教师可以在教材思想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平台,以讲台为舞台,根据时事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像主持人引导嘉宾一样引导学生,再配合一些灵活的形式就一定能演绎精彩的每一课,这才是创新的根本。

[1]邢文利.大学生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J].航海教育研究,2012,(02).

[2]张淑香,蔡静.构建创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李宝艳.思想政治教育同构式教学方法创新—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4]康礼芳.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增强思政课实效性[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2).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形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小议过去进行时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