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研究

2012-02-15 18:15李春艳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李春艳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研究

李春艳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天津市 300132)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走向与市场化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但人们对高职院校所欠缺的人文教育却思考甚少,以致出现职业教育只能培养人力或劳动力,培养服务于某些目的专业工人,而忽视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追求。

高职教育;人文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教授各类专业技法,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能力教育。此类特殊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市场环境下,用人单位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要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效益的产生源于知识通过素质转化为能力。在招聘广告中,除了必需的专业知识要求外,无一不对素质能力提出要求。如:独立工作能力强,团队协作意识强;市场开拓能力强;沟通能力和独立处理事情能力强;有较强的业务及管理能力,责任心强,为人诚实,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等等。这说明,用人单位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把素质能力提高到同样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也因此成了研究的热点。就高职院校而言,随着对高职院校发展与定位问题的认识的日渐清晰,针对当前“过弱的文化陶冶,致使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致使大学生学业视野不宽、学业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致使大学生个性发展不充分”的教育现状,为结合建设高标准的高职院校、文明学校和创建学习型高校,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至关重要。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往往注重教学内涵建设,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职业院校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形成体系,在职业教育的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其直接结果是导致许多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学校的办学前景。因此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

一、概念界定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与自然和社会融合、为人处事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形成的,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素养综合而成的品质。其内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外在表现为人的习惯、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由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情商、人文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理念)等五个方面组成。

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人文主义”,更加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追求。“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

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就高职学生而言,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礼仪知识、音美基础知识。

人文能力:指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能力,它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目前社会环境下,高职学生的人文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文理念:也称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人文修养包括心里美、语言美、行为美、思想美。

人文修养:指通过长期的学习和体验,在思想、理论、文艺、知识等方面达到和养成的一定水平,进一步体现为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和完善的人格。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去分析。从宏观角度来说,人文教育就是指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微观角度来讲,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它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实现人文精神,即“使人成其为人”。当然,也不排除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提升人文能力、塑造人文情商、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从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人文精神。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培养体系中,就是要将这些人文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心灵,挖掘学生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形成和谐的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动机投身于职业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纪律和职业素质,具备社会职业岗位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中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式研究

笔者认为:丰富和完善工学结合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促进人文素质日常教育、教学、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的有效整合,探究出富有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及其评价的途径和策略,研发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最终才能促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落实。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变革人文素质的教育方式,使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丰富工学结合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元素,将心里、思维、性格、习惯等情商因素和信息处理、沟通交往、团队合作、学习创新、自我管理等能力要素纳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中;采取专题讲座、课程、实训、谈话、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在专业课程、日常教育、社会实践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对人文素质要求规范内容的认同和内化,塑造思想、矫正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培养方式的变革中,促进学生人文知识、人文情商、人文能力、人文理念、人文道德的提升和职业规范执行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整合,创新人文素质的教学形式

依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要求,对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学、美术、音乐、法律、哲学等人文类课程进行整合,加入礼仪、口才、心理、体美等方面的实训,采取访谈、讨论、训练、案例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效果的跨越式提升。

(三)实现校园文化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持作用

强化校园文化在法纪观念和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导向功能,完善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等人文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提升在校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校园道德氛围,增强校园文化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持作用,积累校园文化促进高尚道德人格养成的成功经验。

(四)促进高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高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与强烈的教科研意识和较强教科研能力密切相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是一种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全面的科学的体系,目的是组织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坚持研发应用相结合,边实践边改进提高,从应用中研究,从研究中提高。

(五)探究科学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入手,创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包括五个项目,分别是: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情商、人文理念、人文修养。二级指标有: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礼仪知识、音美基础知识。人文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情商包括思维、性格、习惯、态度、心里;人文理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人文修养包括心里美、语言美、行为美、思想美。

(六)探究与实践人文素质精品课程的建设。分别从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实训课程两大方面进行整合开发,课程开发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大学生目前需要的人文知识、人文情商、人文能力、人文理念、人文道德以精品课程的形式呈现出来。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创建具有职教特色、适应学生需求、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文素质养成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元素,拓展教育载体,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与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具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文素质养成教育模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系列活动。通过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强修养,规范言行的系列动态行为训练,激发道德意志主体性的内在动因,形成对人文的感悟体验。

[1]朱世宏,陈胜.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

[2]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8).

[3]周柳奇.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Research on the Hu 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Based on Wor k-study Integrated in HVCs

LI Chun-yan

(Tianjin Hongqiao District Staf f University,Tianjin,300132 China)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lready been featured with mar ket-oriented way and orient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personnel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but lacked for awarenes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resulting in the f act that the moder 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ld only train manpower or labors,as well as professional workers serving in certain fields,while neglecting essential education of“hu man nature pursui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G718.5

A

1673-582X(2012)02-0034-03

2011-11-15

李春艳(1979-),女,天津人,硕士,天津红桥区职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中文语言的应用实训教法以及学生的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