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蕾,祝 婕
符号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符号的科学。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在1894年提出符号学概念,他用一种二分的模式来解释符号,将符号定义为“能指”和“所指”合成的整体。浅显地说,“能指”就是作为物而呈现的符号形式的事物,“所指”即作为物而呈现的符号背后的意义,二者不能孤立存在[1]。“能指”是符号展现的形式,“所指”是符号呈现的内容,二者之间是表达与被表达的表指关系[2]。举个例子,按照索绪尔的观点,“月饼”作为一个符号,它的“能指”就是“月饼”这两个字的笔画和发音,它的“所指”是“月饼”的各种心理形象(圆或方,不同馅料口味等)或概念,“月饼”的“能指”和所“指相”结合,就完成了“月饼”作为一个符号的表达过程。如果说索绪尔对符号的定义还只是空洞乏味的语言学概念的话,那么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则“借助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揭示大众文化中符号的运行机制,并对大众文化进行符号学解码”[3]。相对于索绪尔,巴特的突破在于他在索绪尔符号“能指”“所指”关系基础上,指出了符号的第二层级“意指”关系。他认为“在大众文化的言谈中,表达过程只是第一层级的,这个表达的符号构成了第二层级‘意指’过程的‘能指’,而第一层级的符号只有从属第二级的‘意指’过程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同样以“月饼”为例子来理解,巴特认为第一层级中“月饼”的语音、笔画和心理形象,也就是“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第二层级中的“意指”。此时,符号“月饼”的“能指”是它的语音、笔画、心理形象,而“月饼”的“所指”则取决于符号的编码过程。具体说来,此时“月饼”的“意指”可能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能是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他将符号理论应用到大众文化领域,对于洞察当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本文对自行车运动的符号学解读提供了研究视角。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考虑商品的“有用性”,还考虑这些商品所象征和代表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生活风格等,从中获得一种超越物质、生理满足之外的心理、精神及社会性满足。人们的消费要求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4]。而对于生产者来说,为了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必须在设计和开发商品时为商品注入一种超越其本身价值的文化意义,使商品成为某种消费者所关心的文化意义的符号象征。
与此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低碳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世界无车日”的大型自行车骑游活动,“裸骑”的环保宣传活动,自行车环球旅行等,以独特的方式和强有力的冲击感传递着低碳环保的信念。在我国,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大范围媒体关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宣传报道下,以武汉和杭州为代表的多个城市开辟自行车专用道,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体系[5]。
在这种背景下,自行车的代步功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休闲环保等文化价值的认同。自行车运动首先作为“健身、省钱、减少碳足迹”的环保符号,高调步入人们的视线,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追求意义的符号消费无疑激发了自行车运动的符号潜能,同时也为对自行车运动进行符号学的解读奠定了基础。
自行车运动作为符号,它的载体首先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参与。由于人群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及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在选择运动参与上会有明显的差异。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员,各种比赛成为他们参与的主体,自行车运动对于他们来说是挑战自我、追求自身价值的手段;作为自行车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如何推广自行车运动,利用自行车运动的快速发展创造更高的市场回报和经济价值,这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作为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车友),感受运动中的速度与激情,享受自然,使束缚的身心得到放松是他们的目的,自行车运动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手段。无论选择何种具体的参与方式,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符号都体现着他们的共同爱好和精神追求。其次,自行车运动的符号载体还可以是各种有形的产品以及无形的文化理念。例如环法冠军签名版的顶级战车,阿姆斯特朗宣传“live strong”的纪念手环,追求“人车合一”境界的“死飞”。环保时尚的自行车婚礼等,作为符号的载体,他们在特定的条件下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并能够被一定群体识别。
按照巴特的理论来看,无论是作为世界顶级公路车赛的环法自行车赛,还是作为自行车俱乐部定期组织的骑行活动,他们既是自行车运动作为符号的第一层级“意指”关系中的“所指”,又是第二层级中“能指”的组成部分。[6]具体说来,“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符号,词的外形构成和读音以及各种由自行车运动展现的心理形象,共同构成了第二层级关系中的“能指”,但因编码过程的不同,其“所指”可能指代健康、交往、竞争、“低碳、环保、时尚”的娱乐休闲理念等。
代码是一种社会规约,编制代码是一种集体行为。符号的编码既要符合自行车运动自身的特点,又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在自行车运动的符号“能指”与符号“所指”之间,自行车运动的符号编码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了自行车运动的符号“意指”。
作为一项身体活动,人们潜意识中认为经常从事自行车运动的人身体素质一定很好,因此自行车运动与健康之间就发生了“意指”关系。自行车运动在不断的蹬踏过程中将人体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前进的动能,同时眼睛所看到的美景、呼吸的新鲜空气、与友人结伴的愉悦心情、挑战自我的自信与激情等都为人体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人与自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高度的结合。不可否认地说,自行车运动对调节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外形的塑造上都有着不俗的效果。从另一方面讲,有着百年历史的环法自行车公路赛以及在中国举办的环青赛、环中赛、环京赛、环千赛等各种规格与类型的比赛,使作为竞技的自行车运动成为速度、耐力、团队合作的代表。“强者第一”的特点,使自行车运动完成了符号编码。
现代传媒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自行车作为代步的功能逐渐弱化,改变了过去“穷人才骑自行车”的观念,吸引更多中、高产阶层人士共同参与自行车运动,并形成自行车运动传播环保低碳理念、休闲旅游、时尚健康的意识、锻炼身体的习惯等自行车运动文化。人们参与自行车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寻找一种价值认同,追求一种精神的放松与情操的陶冶。久而久之,自行车运动的各种项目便有了供不同需求人群选择的区分,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对体育的符号编码也宣告完成。
自行车运动的符号意义,即它的符号“所指”,通过其自身的特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引导,以其自身蕴含的丰富的符号意义,被人们接受和识别。
高节奏的社会生活,高营养的饮食,高效便捷的交通,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偷走了人们的健康。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富贵病”的出现提醒人们应该寻求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对于经常参与自行车运动的人来说,自行车运动能有效减缓周末的生活节奏,在不停的蹬踏之间对人们的腿部肌肉力量进行训练,同时籍腿部的运动压缩血液流动,带动血管末梢血液流回心脏,强化微血管组织,对心肺功能的调节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毋庸置疑,自行车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延年益寿。
首先,通过国际、国内的自行车赛事活动的交流,各大中小型车展产品的交流,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的交往。例如在北京举办的环京赛,是与环法自行车赛同级别的UCI最高级别的赛事之一,也是UCI世界巡回赛在亚洲的唯一一站,选手来自全世界18支顶级职业公路自行车队和中国队的百余名运动员。这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于全面展示北京形象,推动我国自行车运动竞技水平,倡导绿色出行和全民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自行车运动是陌生人之间交往的桥梁,与同在路上的车友打招呼,彼此都自然流露出一种亲切感,很难会碰到日常生活中向路人打招呼时遭遇的尴尬。
自行车运动集速度、耐力、技艺等于一体的运动。从运动员角度来看,由于争夺目标的唯一性,所有运动员不仅需要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更需要战胜对手才能获得冠军,比赛充分解读了竞争的含义;从爱好者的角度来看,长时间的公路骑行和复杂的山路骑行,除了要克服外界环境的客观影响,更需要克服自身耐力不足与意志力不强的限制,与自己竞赛,坚定“不放弃”的信念,用身体的疲惫换来心灵的愉悦。所以说,自行车运动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运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竞争意识。
休闲已成为现代都市人越来越追捧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作之余大家都会选择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来放松心情。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燃烧脂肪代替燃烧汽油的运动,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休闲、追求自我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传递着“低碳、环保、时尚”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自行车运动的娱乐休闲符号意义也随之深入人心。
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大众运动项目在媒体的高调宣传下已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当人们面对全球石油价格上涨、能源紧缺和道路拥堵、气温上升、环境污染以及由于缺乏各种运动引起的各种疾病等现状时,自行车运动所代表的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再一次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自行车运动已逐渐成为一种给人们带来幸福与快乐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引领着环保健康、男女老少皆可参与的时尚之风。
[1] 王改艳,周兵.符号消费视域中的休闲体育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07(1):45~46.
[2] 田卫征,谭明义.物化的意象——现代体育消费的符号学释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6(3):47~49.
[3] 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学术论坛,2006(9):35~38.
[5] 陈洁行.杭州的低碳城市交通实践与发展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9(12):19~22.
[6]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 .北京:生活5读书5新知三联书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