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学 高跃寰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天津市第三中学 高跃寰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更直接的感染力。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在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对自己的爱和尊敬。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情感因素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人格不可辱,自尊心不可伤害。一视同仁,掌握方法,因势利导,注意场合。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严格的要求不仅仅是训斥、严厉,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这也是一条教育原则。比如,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微博,作为教师不应该过多地管束学生,相反,应该利用微博这个平台作好沟通交流,这样不仅仅做到了最起码的尊重,同时将微博这一平台为己所用,加强了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与融合。
其次,教师要具备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所谓责任感就是你的良心,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也觉得高兴;你做了坏事,即使没人看见、没人批评,你自己也觉得不舒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使命感,所谓使命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教育是超前性的,你必须想到你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头顶上这片蓝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抓住教育这块阵地加强对学生使命感的培养,在日常的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天的教育当中注入一点未来,这样今天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人才。
当然,赏识和赞美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赏识和赞美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一般来说,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不可能哪样都不行。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批改学生作业也是赏识学生的好时机,在日常的作业批改中,我会将学生最近的情况以批语的形式与他沟通,很多时候学生会在下次交作业时回复给我,这种文字交流的效果很神奇,很多时候在学生的学习上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
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分层教学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班容量大的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对英语这一学科尤显重要。因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成绩势必出现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如果教师视若无睹,这部分学生学习就越来越吃力,英语课上如听天书,由此开始两极分化,产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在其他学科课上,两极分化一般不会太严重,因为教师讲的起码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母语,听到有趣之处,也能取趣其中,抵触心理不易产生。如果这部分学生英语课长期地处于“陪太子读书”的状态,强烈的自卑感和由此产生的被人抛弃的感觉,会致使其故意做出冒犯行为。这也正是英语课课堂纪律比其他学科更混乱、更难控制的原因。因此,必须让所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不能置身于课堂之外。于是,我采用分层教学。我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每堂课都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和练习,尽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我把板书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本堂课的新知识点,重点讲读,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胃口;一部分是与本课有关的以前的词汇、知识点,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巩固复习;一部分是新知识的拓展,使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另外,在练习的设计和检测上也是因人而异。
现阶段各学校普遍存在着英语开设课时少、时间紧的问题。学生所学知识因为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及时再现,往往犹如“笨熊掰玉米”。创设多样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当务之急。所以除了在课堂上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外,还要求学生课外能用英语的对话尽量用英语,不知不觉中,语言情境感就会时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此外,根据学生好动、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点,教师也要想尽办法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学习小组之间经常进行讲故事比赛、歌曲竞唱、短剧表演等活动,真正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压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机械产品那样来复制,而是要把学生当成幼苗,给予足够多的肥料,更重要的还要给他们新鲜的空气和水,让他们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
(责任编辑 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