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分析

2012-02-15 14:17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城镇化

王 飞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分析

王 飞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而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结构基础。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产生四种效应: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结构开放效应。文章从结构效应内涵切入研究,着重分析了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和产业结构效应的表现。

城镇化;产业结构;结构效应;经济效率

农村城镇化作为城乡资源融合的过程,其实质是在制度创新条件下,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转换和升级。其目的是通过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现代化。要推动城镇化,就必须打破阻碍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实现传统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这也是揭示结构变化对城镇化发展影响的内在规律,是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在这些结构中,产业结构是基础。因此以产业结构变化为基础,揭示结构效应原理及其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结构效应的内涵

结构问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对于什么是结构,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和生物学家皮亚杰综合研究各门学科的结构后指出:“结构是一个由种种转换规律组成的体系。这个转换体系作为体系含有一些规律。”[1,p2]并归纳出:“一个结构包括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1,p2]皮亚杰对结构范畴的定义比单纯强调结构构成要素的量比和联系要准确得多,但也有不足,即他没有指出结构转换的动因和主体。结构应该还具有一个特殊性即结构的内在矛盾性。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给结构下一个较科学的定义:所谓结构就是一个由各构成要素通过一定量的比例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在内在矛盾作用下有自身调整性质的体系。

结构的可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决定了结构和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正如皮亚杰指出的:“结构的这个自身调整性,是按照不同的程序或过程才能实现的,这就又引入了一个复杂性逐渐增长的级次的考虑。”[1,p9]事实上,一切已知的结构,从最初级的数学“群”结构到规定亲属关系结构等,都是通过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内在矛盾运动,而促进自身不断调整和转换,从而推动结构整体不断发展。结构效应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结构要素变化如何影响结构整体发展。所谓效应原本是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效应的实质就是指一种事物的状态和变动对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影响。而经济现象效应一般表现为这种经济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和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正面影响;二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延缓、阻碍作用的负面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产业结构变动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具有经济现象效应的一般特征,但人们关于城镇化结构效应的认识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以亚当·斯密、穆勒、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至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等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看法大致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之间的要素流动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同量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这种结论是由其理论假设所内在规定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竞争均衡,即经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持均衡价格,从而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观点来看,资源都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化。这就意味着所有部门的要素收益率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这样,在任何既定时点上,部门之间的劳动和资本的转移都不可能增加总产出,即不存在结构效应。然而,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传统增长模型的假设是有严重缺陷的,不论是市场机制还是行政机制都不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实中不仅出现了反映市场均衡完全失效的短缺或过剩,而且出现了不同部门中劳动和资本使用方面的收益差别。于是,以刘易斯、纳克斯、钱纳里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应运而生。他们提出:产业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收益差别,主要是由部门之间的生产率增长速度和需求扩张不同引起的。正如钱纳里所指出的:“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适应需求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在预见力不足和要素流动有限制的既定条件下,结构转变极有可能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在要素市场尤其如此。因此,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2]。这也就是说,经济结构要素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质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优化布局,能够促进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无疑会加快经济增长和城乡融合。

二、结构效应的类型

根据区域内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内部构成要素变化方式的差异,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及产业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可以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产业结构互利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产业结构聚集效应、产业结构开放效应。

1. 结构互利效应

所谓结构互利效应是指在一定时点上,通过各产业紧密结合,初始生产要素和中间生产要素充分有效利用,提高资源静态经济效率的效应。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条件是:生产要素既要按照各产业的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合理配置于各产业中,又要提高各产业中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即任何区域内、任何时点上合理配置于各产业中的生产要素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并能生产出符合需求结构的产出结构。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过程就是城乡产业关联强化和协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发展过程。

2. 结构升级效应

所谓结构升级效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主导部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使生产要素从结构水平较低的部门向结构水平较高的部门转移,提高资源动态经济效率的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强化的关键是实力较雄厚的部门能最优先创新技术,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形成新的主导部门,再通过其前向、后向和旁向影响,推动其它企业技术“模仿”,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即各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同量要素的投入可以取得更大的收益。提高结构升级效应的外部条件是:一要营造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二要形成一个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既能使增量得到有效配置,又能使存量得以重新组合。结构升级效应提升的过程,就是城乡产业素质提升及其相适应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深化过程。

3. 结构聚集效应

所谓结构聚集效应是指以基础产业为支撑面,主导产业为龙头,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有机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它的辐射和吸引,带动一个区域经济腾飞,从而产生数倍于单个产业效应之和的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强化的基本前提是经济成长的聚集点即增长极的创造。根据前面分析的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成长不可能同时在每一个地方出现,而是集中在一些地点上进行。这些地点称之为增长极。在这些点上,开始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成长,形成了增长中心,依靠这个中心的吸引力推动它本身进一步发展。要提高结构聚集效应,最重要的一环是各区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准聚集点,充分利用产业的外部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结构聚集效应提高的过程,就是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和小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城镇规模扩大和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

4. 结构开放效应

所谓结构开放效应是指各产业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过程中,由于非本地区或本国以外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联系而改变本地区产业结构以及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生产要素重组带来的本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效应。结构开放效应是经济社会化、生产专业化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的基本效应。处在现代经济增长进程的所有国家,其产业结构本质上都是开放结构,只不过开放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结构开放效应强弱主要取决于本区域以外的产业结构变动对本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外存量要素的交易联系程度。一体化的产业分布与商品、生产要素自由转移是结构开放效应强化的显著标志。在转型国家,由于计划体制形成的区域内产业结构“小而全”、“大而全”同构现象的存在,实行制度创新和产业联系社会化、国际化,推动存量资产突破区界、国界转移和重组,是激活各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提高结构开放效应的关键点。结构开放效应扩大的过程,是城市产业、城市教育、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不断渗透的过程,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这四种类型的结构效应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效应都是这四种类型效应的有机结合。在这四种类型结构效应中,结构互利效应是基础效应,其它类型效应的提高以结构互利效应提高为前提;结构升级效应是主导效应,通过升级效应的提高,可以不断带动其它类型效应的强化;结构聚集效应是保证,只有通过聚集效应的不断强化才能为其它类型效应的顺利实现提供条件保证;结构开放效应是“助催剂”。结构开放效应既是在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和结构聚集效应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其它三种效应不断强化的“助催剂”。总之,这四种类型效应的互相利用、互相促进和不断强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农村城镇化不断深化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三、结构效应的度量

城镇化结构效应是反映城乡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变化,推动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变化以及由此推动的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城乡经济社会系统产出的变化。城镇化结构效应作为反映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是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等有机结合的整体效应。因此,结构效应的度量必须从整体效应和分类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度量。

1. 结构效应的整体度量

结构的改变能使城乡经济社会系统的产出(经济量、环境、就业的非农化、农村人口的市民化、社会生活水平等)发生变化。结构改变后与结构改变前相比,产出的增量可以定义为“城镇化结构效应值”。城镇化结构效应值反映的是变革结构的实际得益,而不是结构本身。我们以SV表示城镇化结构效应值。SV1表示城镇化结构转换的经济效应值;P0代表结构改变前各种生产的单位要素生产水平;P1代表结构改变后各种生产的单位要素生产水平;Q0代表基期各种生产的各自规模;Q1代表报告期各种生产的各自规模。ΣQ0是基期各种生产的总规模,ΣQ1是报告期各种生产的总规模。根据具体情况,生产的规模可以是种植面积,也可以是劳动力人数、资金投放量。与此相对应,单位要素的生产水平即指单位种植面积的产出、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或单位资金用量的产出。SV2表示城镇化结构转换的社会效应值;K1表示结构变化后的各种社会指标值;K0表示结构变化前的各种社会指标值。则:

2. 结构分类效应的度量

城镇化结构效应是由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有机结合形成的。无论是结构转换带来的经济增长还是结构转换带来的社会变化都是由这四种效应形成的。

(1)结构互利效应度量

结构互利效应主要是考察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状况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在此用资源利用效率作为衡量结构互利效应的标准。这里所说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是指由技术决定的资源利用效率,而是指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要素是否合理配置于各产业部门且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即从资源有否闲置、浪费的角度定义的资源利用效率。若设可用资源量为B,实际有效使用资源量为C,闲置、浪费资源量为D,则:

于是资源利用效率(即结构互利效应值SPV1):

(2)结构升级效应度量

结构升级效应主要是考察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产生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在此用资源配置效果作为衡量结构升级效应的标准。这里讲的资源配置效果不是指一定时点上的资源利用效果,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由于各产业部门技术水平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及边际收益不等,等量同样组合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存在很大差异。技术水平越高的部门,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和边际收益越高,同量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的产量增量越多,经济发展越快,社会结构变化越剧烈。在一定时期,随着技术创新,城乡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当生产要素在升级了的产业之间实现重组,从整体上就提高了资源配置效果。若设Ql为低结构水平下的产出总量,Q2为高结构水平下的产出总量,假设要素投入不变,则资源配置效果(即结构升级效应值SPV2):

(3)结构聚集效应度量

结构聚集效应主要考察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的有机聚集形成增长极而产生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在此用溢出效果作为衡量结构聚集效应的标准。所谓溢出效果就是指:“当企业或人们向其他人施加损害或利益,而又不向这些人支付应有的代价或收取应有的报酬时,就出现了溢出效果。”[3]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其实质是外部经济效应和专业化协作效应。无论是外部经济效应还是专业化协作效应,都是一种溢出效应,所以用溢出效果作为衡量标准是比较恰当的。从理论上可用数学式表示,假设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取得最佳结合,由于各产业的正溢出效果,使得各产业同时进行生产活动的整体效果就要大于各产业各自生产活动的效果总和,即产生了额外的增量。这一增量就是结构聚集效应的数量表现。若设R为结构聚集总效果,Ri为各产业部门各自的效果,则:R〉∑Ri(i=1,2,…,n),其聚集效应的增量形成的溢出效果(即结构聚集效应值SPV3):

(4)结构开放效应度量

结构开放效应实质是由开放带来的结构互利效应、结构技术效应和结构聚集效应的变化值之和。可用开放效果作为衡量结构开放效应的标准。如果假设在封闭状态下的资源利用效率为SPV1,资源配置效果为SPV2,溢出效果为SPV3;在开放条件下的资源利用效率为SPV11,资源配置效果为SPV12,溢出效果为SPV13;则开放效果(即结构开放效应值SPV4):

四、结构效应的表现

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提高的过程,就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过程。

1. 产业结构变动能够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

产业结构变动,即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能够促使现有资源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总量增加,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从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使供给结构不再和其相符合时,有些部门的产品就会发生积压,这部分产品或降价出售或根本销售不出。这样生产这些产品的部门只有资源的投入,没有社会产品的产出,其实质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降低了整个部门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益。如果这样的部门能及时调整产出结构,把用于生产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中的资源转移出去,重新配置到社会需求量扩大的产业中去,就能提高单位资源的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高度化效应;二是合理化效应。前者是指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部门时导致的不同生产率部门的比重变化对总生产率的影响,后者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经济的非均衡程度,从而改善了部门之间的联系状况而对总生产率的影响。

2. 结构变动能够提高动态经济效率

产业结构变动不仅能够提高静态经济效率,也能够提高动态经济效率,即在一定时期内不增加资本和劳动等主要要素投入的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产生新的主导部门,使新的主导部门和基础产业部门、一般产业部门有机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通过增长点的扩散和辐射作用,提高区域内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能力。对此,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加以简单描述,如图1所示。

AB代表初始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特定的产业结构状况在一特定时点按最高效率利用一切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各种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凹向原点说明,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AB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在特定的产业结构状况下,具有最佳静态经济效率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组合,也就是说AB曲线上的任一点都是在特定产业结构状况下,特定时点上的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最大化时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组合。在上述特定时点上,AB曲线以外的各种产出组合是不可能的;AB曲线以内的各种组合虽然可行,却是低效率的。例如,在特定时点上,同量的要素投入,若产业结构合理,具有生产能力AB;而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下的可能性曲线EF上点进行生产,那它在静态上是低效率的。因为在这一时点上同量的投入,EF曲线上点的产出少于AB曲线上点的产出。从动态看,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增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总量投入的条件下,由于技术创新,产生新的主导部门,形成新的增长点,通过增长点内产业结构效应使得可能性曲线AB向外移动到CD,说明经济效率是变动的,即由静态经济效率转变为动态经济效率。这也充分说明创新主导产业,发挥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和聚集效应能尽快地提高社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

3. 结构合理化和不断高级化是城镇化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保证

在某一时期内,一个由于周期性恶化或长期低级化而不能在各个时点上发挥其潜能的产业结构,不能期望它在各个时期中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就决定了以这种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及其社会结构的二元性凝固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非常困难。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时点上潜在产出的损失既无法弥补,又造成经济波动,同时,产业结构长期低级化带来区域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能力下降。而一个合理化和不断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构理论认为,在现实经济系统中,市场不完善、竞争不充分、信息传递不畅通、价格不灵敏,因而资源不能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达到均衡,资源配置存在非均衡的刚性结构。资源处于非帕累托状态中,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资源,始终不能有效地利用。但是,如果经济系统能够将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和部门中去,形成新的结构状态,就可以变资源无效、低效为有效、高效,变资源损失为资源收益,经济就会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出现新的增长,产业由于资源的重新组合而不断优化升级,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就会由于资源的自由配置和充分使用而实现和谐发展。因此,现代增长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结构调整频率越高,经济增长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就越快。从技术进步来看,当一种新技术、新产品被研制出来并投入生产之后,会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由于应用新技术,投入少、产出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更为节约,因而会促进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由于新技术的辐射作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资源在产业间、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融合的速度加快,推动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由于新产品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具有同类产品所没有的比较优势,从而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造成同类其他商品需求量减少、产品的积压,这必然导致产业部门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涌现、消费结构的改变,新产业的出现成为必然。旧产业的衰落、新产业的出现意味着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资源的配置发生改变,产业结构由此发生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的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化升级。新的产业取代原来的主导产业,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的融合,必然会以更新的技术和更高生产率推动经济更快地增长,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1] 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

[2] 钱纳里,S.鲁宾逊.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22.

[3] 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1.

(责任编辑、校对:王淑娟)

The Effect Analysis of the Rural Urbanizati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WANG Fei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Management, Party School of Tangsh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angshan 063000, China)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ceaselessly.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s constantly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produce four kinds of effects: structure and mutual benefit effect, structure upgrading effect, structure aggregation effect and open structure effect. The connotation of structure effect is studies and the focus i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ffect measurement and the effect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performance.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ucture ffect; economic efficiency

F321

A

1009-9115(2012)04-0065-05

2012-03-24

王飞(1981-),男,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家乡的城镇化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