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模式下高校分馆的藏书建设

2012-02-15 14:11雷德蓉
图书馆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总馆分馆藏书

雷德蓉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0)

雷德蓉 女,1967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和资源建设。

图书馆“总分馆”的概念和形式源于西方国家,通过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达到总分体系内各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与服务互动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的目的。美国是总分馆制实施比较广泛,体制也相对健全的国家。美国图书馆法规定,图书馆的资源由总馆负责统一协调,图书馆的类型包括有总馆、分馆、图书站、借阅处和汽车图书馆等。随着总分馆制在公共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这种体制也逐渐为高校图书馆所重视和采纳,比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图书馆就采用了多级设馆的形式,共设90个图书馆,其中包含5个大学图书馆、55个系图书馆和30个学院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基于网络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目录系统、借阅系统,各馆员工接受同样的馆员教育培训。

在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国内业界的关注。

1 高校图书馆的总分馆制

1.1 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构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合并或扩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多校合并还是建新校区扩大办学规模,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多校区办公的新局面,要求图书馆必须有效整合与合理布局,考虑各分馆不同的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各馆馆藏特色和优势,进而形成高度融合、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布局科学的总分馆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达到适应多校区办学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为此很多高校图书馆都进行了总分馆制模式管理的尝试,其中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是取消了原来各院、系的资料室,按照学科门类的划分来重新建立专科分馆;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是在几所高校合并、图书馆进行重组之后由一个总馆和若干个分馆组成“总分馆”体系;而北京大学则是在原有院、系资料室的基础上转型为分馆;海南大学是对院、系的资料室进行分馆的改造。

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组建分馆。根据总馆在分馆中发挥的作用程度,概括为3种组织架构模式:集中式、协作式和统分结合的混合式。目前,对于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来说,大部分实行的是集中式模式,这种模式利于经费控制、人员配置、资源建设和服务深化。

1.2 总分馆制下分馆藏书建设的意义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任务和读者需求,系统地规划、建立和发展馆藏体系的全过程。它的目标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组织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体系。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前提条件,而研究分馆藏书,有利于提高总分馆体系内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理配置文献资源,促进自身的服务能力,使读者能更充分地利用文献资源。

图书馆总馆和分馆在藏书建设方面应该各有侧重。分馆的文献收藏以教学设置的学科范围为主,所藏文献的特点和种类既与总馆的藏书实现互补互辅,又能够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因此分馆的藏书宗旨是建立一个针对相关学科专业特点的藏书系统,专业资料的收藏相比总馆更为全面和完整。同时分馆可将馆藏以学科大类来设计、规划和组建,打破传统图书馆按照工作性质和服务流程设置馆藏布局的思路。这样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资源的集中优势,更能向相关读者提供专业、便捷、及时的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

1.3 总分馆制下分馆藏书的来源

近些年,关于图书馆藏书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专门针对“总分馆”体制下分馆藏书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甚至电话采访了一些高校图书馆之后,得知目前我国图书馆分馆藏书来源主要有3种模式:

①经费划拨到总馆,总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根据各分馆的特点,统一配送藏书。

②总分馆各自为政,各自购买书刊资料,各自编目。

③所有书刊均由分馆购买,在进行必要的前期处理后,将图书送到总馆进行编目,然后再送回分馆。

2 分馆藏书的特点及对策

2.1 分馆藏书的特点

2.1.1 资源共享

所谓的资源共享包含了书目数据和文献资源的共享。分馆与总馆之间除了应用统一的业务系统实现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外,还体现在馆藏文献资源的共享。对于馆藏文献而言,总馆和分馆的书目与馆藏信息全部联机上网,供读者查询各种文献在总分馆内的收藏分布情况,实现通借通还的图书馆,读者可以任意选择图书馆借阅文献,不具备通借通还条件的,读者也可以通过图书的馆藏地点去查询、借阅自己所需的资料。

2.1.2 文献分藏

分馆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现文献分藏。总馆藏书类型广泛,不可能将每一学科下的图书资源全部收入,而分馆可以按学科来收藏图书文献。这样,服务范围更细致、服务对象更明确,也有利于研究型读者开展专业研究。文献分藏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体现,比如兰州分馆重点收藏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化学化工、核科学及电子技术等学科领域的文献,兼收应用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综合性文献;尤其重视收藏有关寒区、旱区、极区特别是关于西北地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区的资源环境、自然灾害及工程问题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形成了具有西北地域特色和资源环境学科特色的馆藏体系。成都分馆以情报研究为依托,主办《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和《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两种期刊。武汉分馆依托以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和工程技术为重点的文献收藏,主办核心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2 分馆藏书建设的对策

分馆藏书确实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和提高整体服务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分馆评估制度、分馆人员队伍、分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分馆特色化服务等方面都可能影响到分馆的藏书建设。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调整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分馆评估制度,合理的用人制度,加上有力的经济保障,从而使分馆形成强力约束、科学管理、有效激励、特色服务的文化阵地。

3 总分馆模式下的分馆藏书管理

3.1 分馆藏书的收集

“总分馆”模式对分馆的藏书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分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专业学科建设进行相应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和研究,同时面向全校相关学科的读者提供研究服务等。分馆藏书以特色收藏为主,除本学科的专著、标准、规范手册外,同时还应注意学科内部的学术资料,如各种会议文献资料、学位论文等等。总馆可以将某一专业主要藏书集中到相应学院的分馆,再根据各学院教学科研的需求采购书刊文献,建立全校统一的联合目录,实现总、分馆藏书资源的共建共享。

分馆应当根据自己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结合自身馆藏状况、面积大小和未来藏书建设的发展趋势,按照学科大类集中文献信息,对其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实现收藏、管理、利用一条龙的藏书建设模式,以凸显其“专”、“新”、“精”、“全”的特点。所谓“专”是指收集的馆藏文献紧紧围绕专业的特点,使文献内容达到相当的深度;“新”意味着收集的文献要反映当代国内外最先进的学术理论和科研成果,使文献利用更具时效性;“精”就是指馆员对陈旧的知识载体经过严格把关及时剔除,使文献收藏随时处于动态,是层层筛选后的“精品”;“全”是指尽量收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另外还指收集的文献类型齐全。这样就避免了以往传统图书馆按文献类型,如图书、期刊、报纸、外文书刊的分散式管理,使读者可以在分馆内找到所需要的不同文献类型的同一学科文献资源,从而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服务。

与总馆便捷及时的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相比,分馆藏书建设有利于配合学校整体工作和各项工程建设,依托本校某些优势学科,形成若干个向校内外发挥辐射作用的高水平的学术资料中心。

3.2 分馆藏书的剔除

图书馆将所藏文献中利用率极低或无用的文献排除出馆藏之外的工作,称之为剔除,又称藏书剔旧。其目的在于提高馆藏质量、降低修缮费用、节约书库空间。分馆馆舍有限,同时为了保持其学科图书资源优势,进书速度快,这就需要及时对图书进行剔除。图书剔除管理反映的是专业级的业务管理水准,藏书剔除管理的成效是检验学科分馆有无存在必要的关键。

4 分馆藏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1 坚持科学性原则

分馆藏书一定要认准服务对象,建设特定功能的知识信息系统,形成馆藏的最佳规模。因此必须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本馆的馆藏资源及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并以此为根据,科学地建立起适合专业用户需求的最佳的馆藏资源体系。

4.2 注重整体性原则

分馆藏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连续的系统工程,在注重自身专业性、方向性的同时,要注意与总馆保持总体性一致。在制定本馆藏书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时,总分馆的馆藏资源建设都应纳入统一的建设规划。建立以总馆藏书资源为主导、分馆藏书资源为基础的总分馆藏书资源共建共享网络,这将有力地促进分馆藏书建设与服务的开展。

4.3 建立特色性原则

分馆藏书建设必须走特色化道路,这是近年来对总分馆制进行研究与探索所得出的一个共识。各分馆在收藏基础性文献的基础上,应当加大对相关专业、领域特色文献的收藏。对于分馆来说,藏书的特色性即是藏书的专业性,对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文献进行系统连续收藏,保持完整,体现特色,进一步形成分馆各具风格的局面,才可能使总分馆模式整体布局愈趋合理。

5 分馆藏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5.1 科学地制定馆藏发展政策

对于分馆来说,要建设合理的藏书体系,最大限度地与总馆融合,并满足专业用户信息需求,作为藏书建设指南和依据的藏书发展政策就显得尤其重要。各分馆应在对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藏书采编、经费调拨、藏书管理、藏书保护、藏书剔除等发展政策,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分馆藏书结构。这也决定了分馆藏书能否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

5.2 建设特色藏书

打造分馆的特色藏书是分馆藏书建设的生命之源,分馆馆藏没有特色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甚至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分馆藏书建设既要保持和总馆大政上的一致,又要注意自己的藏书结构,突出特色。分馆藏书只有做到在专业上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具备了不可替代性,也才能具有较高的科研利用价值。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分馆藏书的特色化建设,必须要立足于本校的重点专业,突出其专业特色,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馆藏,并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新颖性和权威性。

5.3 加强藏书资源与总馆的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分馆藏书建设并不是孤立的,无论如何都要依托于总馆,只是相对独立。因此藏书建设必须要加强与总馆的资源共建共享。总分馆之间协调采购,明确重点,分工采访以减少重复,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藏书资源的有效配置。

5.4 提高馆藏建设者素质

要加强分馆藏书建设,首先必须有人才保障。新时期文献内容趋向综合性,载体多元化,而分馆由于专业性强,这就对分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因此,培养爱岗敬业、眼界开阔、专业精通、掌握现代技能的专业人员是保证分馆藏书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

分馆馆藏建设者应把握本馆藏书建设的基本原则;具备某学科的专业知识甚至包括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和信息调查、评价、选择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熟练的业务技能。

[1]陈玉青.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的建设、管理和服务[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2).

[2]黄瑞球.浅谈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优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4).

[3]曹海霞.试谈高校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8(1).

[4]李娟.现代图书馆的藏书剔除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6(3).

[5]何立芳.刍议总分馆制在国内图书馆的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09(7).

猜你喜欢
总馆分馆藏书
“文化+”视野下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创新思考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珍惜每一本藏书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