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无可置疑

2012-02-15 13:42黄俊贵邓以宁
图书馆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书刊出版物

黄俊贵 邓以宁

(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110;2.安徽大学信息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开卷有益”源于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所录宋太宗赵匡义语,距今一千多年。有人认为,社会发展了,此语未必恰当。然而,它已作为我国文化传统之名训,不断鼓励着人们多多读书,反复实践,从未休止。“开卷”意指阅读,“开卷有益”就是“阅读有益”,理当毋庸置疑。现在社会阅读不限于“开卷”,还在“上网”、“开机”、口头交流,甚至在各类视野或感触之中,而其中接受知识又以视角的文本阅读,特别是书报刊为主。鉴于信息社会渐进,知识日益剧增,每年出版物如潮、目不暇接,在网上、报刊上不时也有文反对“开卷有益”提法。在这一思潮影响下,笔者曾听到如此议论,“书刊上和网上的东西多为垃圾,没什么用处,浪费时间、精力”;“看什么书,写什么文章,上网查一查,抄一抄就搞定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社会文化病态。

我们对社会出版物要有一个清醒认识。据2010年《中国出版年鉴》统计,我国2010年正式出版图书328387种,其中新书189295种,重版书39292种;期刊9884种;报纸1939种。书刊报内容都经过新闻媒体及编辑出版部门的严格审核,没有黄色、反动等不健康、毒害公民的出版物,只有学术水平与阅读价值的高低,需由读者自主作出评价。如果说,出版物“泛滥”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观点类似、缺乏新意,这即使作最低评价仅属无害也无益的少数,并未构成知识、信息的主流。其实一些内容雷同的出版物不可谓“泛滥”,大都值得一读,因为属于同一内容、主题的出版物,只要不是彼此复制,当各具特点,可以相互补充、比较,对于求知人、研究者是绝对有益而必要的,可博采众长,以求完美。如果要求所有出版物的内容“全新”,没有重复,不仅不实际,而且对一个求知人、研究者只读同一内容的某一种出版物,亦可能变得简单、浅薄,缺乏从各种著作得到启发、鉴别,进而深化思考的过程。为此,不应对各种出版物现状以偏概全,作毫无根据的诘责。

所谓阅读的“用处”,不该锁定在从书本中寻找现存答案。除了工具书,例如,各类专业词典能立竿见影地释疑解惑,而大部分出版物旨在传播知识与理念。阅读作用主要体现在获取信息知识、开发智力潜能、培养远见卓识、陶冶高尚情操。所谓“用处”在于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启迪,从不断积累中潜移默化,使自己逐步成长、成熟,进而有所作为。

“开卷有益”的前提是“开卷”。“开”即读,不读何益,且重在养成习惯,“从娃娃抓起”。“益”,来自“开卷”中获得,手到拿来或触类旁通,给你启发、联想;“益”,由“开”激起你的反向思维,对“卷”中的一些知识、理念提出质疑,引你去深思;“益”,还可以从中得到你闻所未闻、从未涉足的领域,从而点燃思想火花,呼唤你去探索,催化你对知识的欲望。阅读,可谓知识之源,创造之力。

“开卷有益”的关键在确信“有益”。人不能不吃饭,吃饭是生存的需要,吃之有益,人人肯定;人不能不阅读,阅读是生活的需要,读之有益,人人不可否定。诚然,阅读因目的与方法不当,未能达到受益效果,不可避免,一如饮食不当不仅无益健康,甚至亡命。这些都是暂时、个别现象,不能由此作出“饮食无益”、“阅读无益”结论。但阅读与饮食毕竟不同,在“阶级斗争”盛行年代,有“一个子弹只打死一个人,一本书可以毒害许多人”的谬论。其实,一本好书固然可以教育、成长一代人;一本“坏书”往往同样能锻练、培育几代人。因为世上没有绝对“好”或“坏”的书,其中必有可取之处,而且什么是好书、坏书既受不同社会的政治标准与价值观的制约、审定,更由每个读者凭借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力,从自主阅读中去判断、取舍。

我们不应该片面夸大图书的社会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知识运用的不同效应。所谓“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宝贵根”的观点不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读书既可以产生好意识,也可能产生坏念头,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一如鲁迅所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一种书效果并不一定相同,把阅读获益与否同书刊的好坏简单联系,属于思想认识的片面性。一些人贪污腐化、投机钻营的行为,并非读了“厚黑学”、“官场秘诀”之类所致,根本原因在其本人的人生观及体制缺陷使然;许多英雄好汉也并非都读了许多经典著作、革命书籍,从中得到了“英雄胆”。

“开卷有益”,关键在人,其效果因人而异。阅读属于自主行为,它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开什么“卷”,读什么书;二是怎样“开卷”,如何阅读。人们从阅读享受乐趣,获取知识,致受用终生,均出于自主、自觉,将阅读作为生活不可去之须臾的需要。阅读属于个人行为,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心得、经验,如何优选全靠自主,其中有几个问题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

1.阅读习惯与阅读目的。阅读必须首先培养兴趣并达到爱好,具有爱好的动力才能形成习惯。对于初涉阅读的青少年一开始应多提倡“悦读”,重在培养兴趣,不将阅读作为负担,若过分强调阅读目的,将可能有碍阅读欲望的发育。事实表明,唯有对阅读产生兴趣、爱好后,阅读目的、方向才会逐步确立。但对于人生长期的阅读生活,特别是为学习、研究某一问题,阅读则必须明确目的。阅读目的具有多元化与阶段性,诸如,为排解烦闷,为获得信息,为增进知识,为了解历史,为探求学术真谛,为解决特定的疑难……。阅读目的或动机为了达到一定需要,不能视为“功利”,目的决定阅读行为的选择性、积极性及功效性。一个人的阅读目的一旦明确,阅读行为随之持续,阅读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

2.阅读毅力与阅读方法。日常所见阅读行为大都属于随便看看,顺手翻翻,出于一时兴趣,有些人从来不把一本书、一篇文章看完,属于“蜻蜓点水”,往往“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都做不到。他们或许不是不想阅读,而是强调没有时间,其实根本就没有坚持阅读的打算。阅读毅力须持之以恒,不懈怠,不中断,将阅读作为持续运转行为,不奢望一蹴而就,耐得寂寞,能“十年寒窗”、“活到老,读到老”,甚至成为“书迷”、“书痴”。阅读方法唯有在阅读生活中摸索形成;没有阅读习惯与毅力,尚没有进入阅读境界,未尝阅读甘苦便一味追求阅读方法就本末倒置了。

3.浅阅读与深阅读。在社会大阅读中浅阅读与深阅读相辅而行,和而不悖,反映读者不同的阅读需要、社会不同的阅读状态。前者有人比喻为“快餐文化”,指书刊内容与阅读方法而言,对通俗或一般书刊进行泛读;后者谓为“阅读耕耘”,指对学术专深的书刊作细嚼慢咽地细读。这是“博”与“专”的关系,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曾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浅阅读在于解决“博”,适用于虽与工作和生活相关,而无需深入掌握的知识与信息。深阅读主要解决“专”,适用于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学科与学术水平,特别是对于经典著作只有深读、勤读,才能收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和“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4.阅读与思考、应用。阅读是由阅而思的过程,阅读必须与思考、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是两句名言。读书贵在有问题意识,即善于思考书中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是科学正确、能不能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把思考的结果见之于实践加以应用,以检验其准确性。有人认为,阅读如同交友,要“慎交”,不宜“滥读”,需要择善而读。阅读与交友有别,因图书传递的思想观点属于相对“凝固”状态,而人们的阅读是动态行为,读者的学养不断变化、提高,而且社会阅读与人际活动密切,不会封闭、静止,通过交流、切磋必获收益。我们应提倡图书阅读与人际信息交流相辅相成;必须独立思考,善于学习,不宜尽将自己的头脑流于任意践踏的“跑马场”,形成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例如,有文章称,“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帝都,火烧圆明园”。这明显将1900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史实相混淆。据史载,圆明园毁于1860年(咸丰十年),由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殆尽,今仅存残迹。又例如,《三国演义》电视剧(王扶林导演)开场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令人荡气回肠,不少人以为罗贯中作品的开篇,重复了“关公战秦琼”的谬误。其实,该歌词系引用明杨慎(1488~1559)所作《临江仙》词,并非罗贯中(约 1330~约1400)所作,罗辞世88年后才有杨,算来罗年龄要比杨大158岁,如此岂不贻笑大方。

阅读与思考表现于一个人对优秀著作的吸纳程度,对“坏书”的分析能力,并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如果不能判断好书与“坏书”,或者只看好书,缺乏对良莠、好坏的比较鉴别,对“坏书”认识不能客观、全面,也就失去选择和吸纳好书的能力了。只有把阅读与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形成阅以促思,思以辅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阅读才能真正有所成就,使开卷有益真正落实。

[1] 人民数据库.开卷有益否.http://data.people.com.cn.

[2] 陈原.中国知识界的骄傲.读书,1991(9).

[3] 朱健.读书不可有成见.同舟共进,2011(12).

[4] 黄俊贵,邓以宁.社会阅读与图书馆服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书刊出版物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2023年精品书刊订阅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2017年出版物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Two circulation regimes of the wind driven Arctic Ocean
The central role of diminishing sea ice in recent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