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方、沈仲涛旧藏古籍五种

2012-02-15 08:40舒和新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2年1期
关键词:本馆三国志藏书

舒和新

(皖西学院图书馆,安徽六安 237012)

〔作者信息〕舒和新,男,副研究馆员。

在中国现代藏书史上,有两位很有代表性的藏书家,一位身为出版商,一位身为学者;在上世纪前期动荡变迁的中国历史大背景下,两人都致力于中国古代文献的抢救与保护,留下不少佳话。这两位藏书家就是沈知方、沈仲涛。笔者所在的皖西学院图书馆(前身为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于1958年购自上海古籍书店的一批珍本古籍中,就包括沈知方、沈仲涛的部分旧藏。由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收入本馆的善本古籍,因而这些古籍珍本曾长期不为外界所知。

1 沈知方、沈仲涛其人

沈知方(1882-1939),原名芝芳、芷芳,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朝乾嘉时期绍兴藏书家、书商沈复粲的后裔;早年在绍兴奎照楼书坊、余姚玉海楼书坊当学徒,后在上海汇文堂书局任职员,1900年入商务印书馆,次年任营业所所长。1912年,沈知方与陆费逵等创办中华书局,任副经理,又兼文明书局董事;1917年另办广文书局;1921年创办世界书局,任董事兼总经理;1925年盘入陈立炎创办的古书流通处。沈氏还曾创办银行、与人合办橡胶厂。晚年不惧日伪威胁,拒绝与其合作。沈知方秉承先祖沈复粲鸣野山房之遗风,酷好藏书,广泛搜集孤本精刊,藏书室名粹芬阁。其藏书的特点是不求多而求精,首重书品宽大、精刊初印;次重纸色古雅,如白棉纸、桃纸印本。所藏之书以嘉兴王相信芳阁、会稽徐友兰铸学斋散出之书为多;此外,亦收藏有小李山房、述史楼、读易楼等各家旧藏。其藏书有《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一册存世。沈知方去世后,其藏书于1940年前后在上海散出,郑振铎曾倾囊得其七、八种〔1〕。

沈仲涛(1892-1981),浙江山阴人,早年在上海经商,后入商务印书馆、启明书局任职,与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交往甚多。沈仲涛长于《易经》研究,曾将《易经》译为英文。作为沈复粲的后裔,沈仲涛承先祖庭训,酷爱庋藏群籍,并且精于版本目录之学。沈仲涛搜书极广,不惜耗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供职上海期间,于战乱之中着意搜访诸家散出古籍之精萃,其中包括瞿氏铁琴铜剑楼、潘氏滂喜斋、傅氏双鉴楼、杨氏海源阁散出之精品,故其藏书多宋元明三代之珍本,堪称既富且精,其藏书室名研易楼。1949年,沈仲涛去台湾时,将其藏书精品中的两千余册装为八箱,交太平轮托运,不幸随同该船沉没台湾海峡。幸存的千余册珍本由其随身所携,得以赴台。1980年,年迈病重的沈仲涛将这批珍本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并在安排妥当、完成捐赠仪式后含笑逝去。为表彰沈仲涛,当时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亲自为其题写墓碑。1986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了《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

2 明刊本《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

对中国文字的考释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五代宋初时期徐锴所著《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韵谱》均是始于“一”字,终于“亥”字;而南宋李焘扩充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韵谱》的内容,参照宋代韵书《集韵》的顺序,编定而成《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二卷。全书起于“东”字,终于“甲”字,完全改变了许慎和徐锴原著的本来面目。由于《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按韵编排,易于检阅,因而广为流传,致使徐锴之著在很长时间里湮没不闻。

尽管《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因易于检阅而流传甚广,但在历史上的版本并不太多,而且主要刊于宋朝和明朝。到了清代,乾嘉学派推崇许慎之学,李焘的《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便不再流行,因而也无新的版本出现。

本馆收藏的《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二卷被认定为明刻本,版式为七行十二字,小字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框19.5*15.0cm,金镶玉尺寸31.0*18.3cm,十二册二函。全书保存完好。关于本馆此书的版本,我们曾请教国家图书馆的有关专家,最终确定为明刻本。但书中有两点情况还有待解释:一是书首的“说文序”中“慎”字称御名,如“诏取许御名《说文解字》精加详校”。根据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的记载,宋刻明修本《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卷中慎字称御名”〔2〕。但傅增湘所录之宋刻明修本“行十二三字不等”,而本馆此书行十四字,有所不同。二是本馆此书的卷二页二十、二十二至三十页为四周双边,也不同于本书其它各页的左右双边。

在本馆这部《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的首页,即《说文序》的首页,钤有沈知方的方形阴文朱印,印文为“粹芬阁”,表明该书曾为沈知方所收藏。从外观上看,该书书品宽大、刻印精良、白棉纸、金镶玉、函装,正是沈知方搜集、收藏古籍所重之列。

3 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

《三国志》六十五卷,纪传体史书,西晋陈寿撰。现存比较完整的宋本《三国志》,除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绍熙本外,只有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了。皖西学院图书馆的这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是在明嘉靖十年最后补版重印的,书中存有明嘉靖三十八年抄补的一页,抄补者可能就是最初的收藏者,但我们无法知其为何人。

在这部三朝本《三国志》的书首,留有温廷敬长达2000字、内容丰富的跋文。温廷敬(1869-1954),字丹铭,号止斋,笔名讷庵,晚年自号坚白老人,广东省大埔县人,长期居住汕头市,是近代岭南著名的学者、诗人、文献学家和藏书家,被称为肇始于清末民初的潮州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温廷敬跋的主要内容是考证本书之宋版与元补版,并通过校勘讹误来比较《三国志》各版本之优劣,指出刊于南宋绍兴年间的衢州州学本以及后来的清武英殿本优于其它各本。

在本馆这部《三国志》中,留有温廷敬的“温廷敬印”、“丹铭”、“温氏丹铭”、“古万川温氏藏”、“止斋”五枚朱印。除了温廷敬的印章外,本书还留有其它三枚印章,其中一枚为“弱志斋印”。由于温廷敬在跋文中提及“首副页有弱志斋印”,因而该印当属温廷敬之前的收藏者,但笔者未能查知该印的主人是何人。

留于该书的另外两枚印章分别是“山阴沈仲涛珍藏秘籍”、“研易楼”。这两枚印章的主人就是沈仲涛。从本书中钤印的顺序和温廷敬跋文中提及弱志斋印而未提及沈仲涛印章来判断,沈仲涛是在温廷敬之后收藏这部三朝本《三国志》的。

皖西学院图书馆的这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共有4函32册,全书共计1391页,其中宋版部分尚有904页,占全书页面的绝大多数;而且由于宋衢刻本是《三国志》早期版本中最好的版本,因而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而温廷敬留于书首的2000字长跋,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参考价值。2009年6月,这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2691。2009年5月15日,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公布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之际,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旭在回答了记者提问时说:“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中,有一些未见于以前著录的善本出现,如安徽皖西学院的古籍收藏向不为人所知,但这次申报数量较大,而且有八部入选,其中一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的《三国志》,在《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中未见著录此家收藏”〔3〕。2009年6-7月,本书获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红彦研究馆员还撰文介绍了本次展览中的九部古籍珍本,其中就包括本馆的这部三朝本《三国志》〔4〕。

4 明万历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王摩诘诗集》(卷一-四)

《王摩诘诗集》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集。王维诗画对后世影响甚大,但其诗文散佚甚多,经其弟王缙编辑,流传至今的有四百多首,其作品在历史上有二卷、六卷、七卷、十卷等不同版本。

皖西学院图书馆收藏有一部明万历年间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王摩诘诗集七卷》残本。凌濛初(1580-1644)是明代小说家和刻书家,他开创了凌氏家族的刻书业,其套印技术工艺复杂、刻印精美,是中国传统印刷技术和成就的重要代表。

由于凌濛初刻书大多不注时间,我们只能知道其所刻《王摩诘诗集》大致刻于万历年间。本馆所藏为该书的卷一至卷四,卷端记有:唐蓝田王维撰,宋庐陵刘辰翁评,附姑苏顾璘评;版式为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天头印评点,版框20.8*14.6cm,金镶玉尺寸29.2*17.3cm;存书共两册一函。在书首《旧唐书文苑传》首页,钤有沈知方的“粹芬阁”印;还有一枚阳文朱印“砚田生活”,但不知印主是何人;卷二目录系抄补,抄补首页钤有阳文朱印“惜阴”,这是“民国产婆”的赵凤昌的印章。除了上述三枚印章外,此书还钤有另外三枚印章,可惜无法识读。

5 明万历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李长吉歌诗》

《李长吉歌诗》是中唐著名诗人李贺的诗集。李贺生前曾将自己的二百二十三首诗编集为四卷,托付友人沈子明,后由杜牧为之作序;至宋时,又增加外集一卷。皖西学院图书馆收藏有明万历年间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李长吉歌诗四卷外诗集一卷》,版式为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20.4*14.9cm,开本27.5*18.0cm;卷端题“唐陇西李贺撰,宋庐陵刘辰翁评”,书首有杜牧序、李长吉小传,卷末有凌濛初跋,天头印评点,二册。在本馆这部万历年间凌刻朱墨套印本《李长吉歌诗》中,留有过去收藏者的藏书印达三十多枚,这些印章遍布全书,基本无规律可循,其中可辨识的印主有七人。依照收藏者的生活年代,其收藏此书的大致顺序为:

5.1 金俊明收藏印

金俊明(1602-1675),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冒明宗室姓朱,名衮,字九章,复姓改名后,字孝章,号耿俺,自称不寐道人,明诸生;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复社中的名士;明亡后,隐居市廛,佣书自给;去世后,门人私谥其孝贞先生。金俊明好录异书,工诗古文兼善绘画,尤长于墨梅,书画名倾东南。金俊明留于本馆此书中的印章有“九章”、“朱衮之印”、“朱衮私印”、“朱印九章”等。从所钤印章皆为朱姓来判断,金俊明是在明亡之前收藏此书的,因而可能是该书第一位收藏者。

5.2 姜绍书收藏印

姜绍书,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江南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字二酉,号晏如居士;明崇祯十五年(1642)曾为南京工部郎;善鉴别,工绘事,喜探究画家源委。姜绍书留于本书中的印章有“韵石斋收藏金石书籍”、“韵石过眼”、“韵石”等。

5.3 毛奇龄收藏印

毛奇龄(1623-1716),浙江萧山人,明末清初的经学家、文学家;本名甡,字大可,号初晴、秋晴,又以郡望称西河先生;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后流亡多年,康熙时举荐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后请假归里,不再复出。毛奇龄治经史与音韵学,工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博闻强记,著述极丰。毛奇龄留于本书中的印章为“西河子鉴藏”等。

5.4 曹学诗收藏印

曹学诗(1697-1773),清安徽歙县人,字震亭,号以南;乾隆十三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崇阳知县;长于诗。曹学诗留于此书中的印章有“以南之印”(阳)、“以南之印”(阴)、“以南印信”等。

5.5 姚嗣懋收藏印

姚嗣懋,生卒年不详,清朝画家,字本仁,号修白,又号灵石山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直隶祁州知州;为清代在诗书画印方面造诣精深的文人艺术家奚冈的入室弟子,工书画,其山水画取法宋元,花卉图秀雅不俗,多有画作传世。姚嗣懋留于本书中的印章为“本仁”等。

5.6 沈知方收藏印

沈知方留于本书中的印章为“沈氏粹芬阁所得善本书”等。

5.7 沈仲涛收藏印

沈仲涛留于本书中的印章为“研易楼藏书印”等。从钤印的位置和顺序来看,沈仲涛是紧随沈知方之后收藏此书的。

除了上述可辨识印主的印章外,本书中还留有笔者不辨印主的印章,包括“可笑人”、“毛氏紫州”、“万卷”、“麟趾”、“复兴斋人审定”、“表里如一”、“绎甫氏”、“红馆箫吟”、“镜香翰墨”、“招君隐”、“飘逸”、“豪放”等;另外,本书中还有一些笔者无法识读的印章。2009年6月,本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5287。

6 明翻刻本《欧阳文忠公文钞》

《欧阳文忠公文钞》是明万历年间茅坤所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中的一种,三十二卷,另附有《五代史记》二十卷。《唐宋八大家文钞》编成后,最早由茅坤之侄茅一桂刊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皖西学院图书馆收藏有一部茅一桂刊《欧阳文忠公文钞》的翻刻本,版式为九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版框20.2*14.2cm,开本26.8*17.5cm;六册一函;卷端题有“归安鹿门茅坤批评”。其翻刻时间与原刊时间比较近。

在本馆这部《欧阳文忠公文钞》中的《欧阳文忠公本传》首页钤有沈知方的“粹芬阁”印,表明该书曾是沈知方的旧藏。在沈知方印的上方,还钤有一枚竖长方形阳文朱印,印文为“王氏信芳阁藏书印”;在《目录》首页也钤有一枚方形阳文朱印,印文为“秀水王相”。这两枚印章的主人是清代藏书家王相。

王相(1789-1852),字惜庵,祖籍浙江秀水,生于江苏宿迁,清中期文人、收藏家和刻书家,出身士大夫家庭,幼读诗书,深通六经典籍,但不屑科举,鄙薄仕途;性好文学艺术,诗近苏、陆,文宗韩、柳;出身藏书世家的王相承继家族古风,酷嗜古籍及金石书画,建有藏书楼“百花万卷草堂”、“池东书库”等,藏书40万卷,是当时江北最大的私家藏书馆,其藏书多宋元善本、佳刻珍本,所藏以历代别集最为丰富,卷数为海内之最。王相还精于校勘和刻书,将其亲手校勘的诸多文献陆续刊印,亦有用木活字版印刷者,所印之书统称《信芳阁丛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由其亲自选辑并校勘的清初至嘉庆年间三百多家诗汇编而成的《信芳阁诗汇》。

前文曾言,沈知方粹芬阁多有王相信芳阁散出之书,但这部《欧阳文忠公文钞》何时散出、沈知方何时收得、其间是否有其它收藏者,笔者皆无资料可查。

〔1〕 顾志兴.浙江藏书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584;584-585;586-587

〔2〕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0

〔3〕 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旭就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重点古籍保护单位评审工作答记者问〔N〕.中国文化报,2009-05-15

〔4〕 陈红彦.传承与守望—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中的部分古籍〔J〕.文物天地,2009(8):75-79

猜你喜欢
本馆三国志藏书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
珍惜每一本藏书
天一阁藏书文化中的俗与雅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