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祝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方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圆器、紫砂筋纹器并存于世,不断演变、发展,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
方器是以方形为基本形塑造的一种器皿,是宜兴紫砂造型中最基本的款式之一。它造型明快、工整有力、具阳刚之气。方器作品讲求“以方为主,方中寓圆,曲直相济”,要求比例协调、轮廓分明、块口盖紧密、气势贯通。口盖制作处理更是十分严格,不论任何方形,随意调动壶盖方向,均需与壶口丝丝和缝,严密吻合。
紫砂方器作品的艺术价值,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线条挺括流畅,不能拖泥带水;二是立面平整匀称,厚薄均匀;三是壶嘴、壶把协调配合,比例得当;四是整体造型端庄、大方、粗犷,各部位衔接过渡圆润;五是口盖严整,旋转周正;六是壶身不宜偏高,重心适宜下降,具有成熟、稳重之感。
方器与圆器直观上看,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从本质上讲,是同一种工艺不同的创作手法,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要把圆器创作中要求的“形、神、韵”合理运用到方器制作中来。通过娴熟有工艺和精益求精的明针工夫,合理准确计算角度、线条长短和立面大小,才能制作一件较好的作品来。
紫砂方器的成型制作方法分为二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另一种是模具成型法。全手工镶接就是用泥片镶接,模具成型则是依靠模具用于壶身的挡坯及附件的印制。二种方法可同时并用。高档工艺壶一般都采用手工镶接法成型。因为手工镶接成的制品,气度饱满,挺拔有力,神气十足。用模具成型的,基本上留有模具痕迹,产品亦不饱满,缺少应有的神气。镶身筒技法的成型原理犹如制衣裁缝的立体裁剪,大多以样板裁切泥片粘合而成,而成型的难度与精确度比圆器造型的拍身筒成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制作过程中,只要对一部分湿度、曲度掌握不当,或任何一个平面歪斜,便会在烧成过程中扭曲变形,气势全失。镶身筒成型的一般流程大致是:先将泥料切成一片方形泥块,用搭子打成厚薄一致的泥片,以事先用金属片(或塑料片)裁好的样板,按作品的设计尺寸形状,裁出所需形状,然后相接。壶身制作完成后,再制作嘴把,然后按紫砂成型工艺中所规定的严格的操作顺序一一制作,直至完成。方器制作最重视线与面的整体搭配,两者缺一不可。
而说到欣赏一件方器作品美不美、好不好关键要看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看有“度”。构思要合理,比例要得当,线条要流畅,虚实搭配要恰当,这与创作者的功力、对作品的见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制作的方器茶具不在乎有多少个面,有多少层,关键要有层次感和立体空间感。
二是要看一把方器茶壶最重要的直观特征是否有“力”。黄玉麟创作的“铺砂斗方壶”,顾景舟创作的“僧帽壶”就是因为它们看上去非常有力,才被收藏家和行家青睐、追棒,特点是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虚实对比有力,作品厚重。
三是要看有“角”。所谓方器茶壶,就是用数学立体几何概念来衡量的。比如潘持平老师创作的“砖方器”是用四片泥片镶接而成,角度端庄,嵌接合理,是一件上乘之作。这里说的“角”,不仅是角度的意思,而是一个气度,也就是上下左右,线面界定明显,角度协调,对称均称。
总之,紫砂方器的发展充满玄机,亦充满希望。只要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巧妙构思、严谨设计、合理布局、精工细作,相信紫砂方器的发展将呈现灿烂夺目,创新提高的崭新局面。
[1]《收藏辞典》 知识出版社 1992年版
[2]《中国陶瓷》 (双月刊)《中国陶瓷》杂志社
[3]《陶瓷造型设计》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