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原则上实行按季预拨、年终清算。对接入电网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行按距离远近和上网电量给予补贴:50公里以内每千瓦时1分钱,50~100公里每千瓦时2分钱,100公里及以上每千瓦时3分钱。
此外,对于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补贴则实施单独标准。《办法》规定,对于国家投资或者补贴建设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的销售电价,执行同一地区分类销售电价,其合理的运行和管理费用超出销售电价的部分,通过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暂定为每千瓦每年0.4万元。
3月29日,《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
浙江省是资源小省,煤油基本依靠省外输入,但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条例草案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规划、考核评价、发电量配额制、经济激励等方面进行规定。今后,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设施设备购置补贴都可以申请专项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财力状况,在相关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
针对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较高,进入电网销售价格偏低的问题,条例草案规定,电网企业应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国家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按照核定的电价、补贴标准,及时、足额结算电费和补贴。条例草案还鼓励投资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近日,中电联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对2010年规划版本中的“十二五”发电装机容量、全社会用电量等规划目标进行了动态调整。
报告预计,到2015年,我国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63亿kW左右,这一水平比2010年中电联《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的规划增加了2600万kW。在具体的发电装机容量建设目标分解中,新能源电源的装机容量规划明显增加,其中水电增加了1700万kW,气电增加1000万kW,太阳能发电增加300万kW,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增加200万kW,而煤电则减少了500万kW,电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趋势清晰可见。
2月29日英利以秒杀价5.18元/W投标宁夏中卫30M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英利再次发动成本战车——在黄河水电50MW硅片换组件招标中,英利又报低价即2.99元/W(非组件最后成本)。
据了解,黄河水电50MW硅片换组件项目,就是黄河水电出硅片,英利OEM帮助其加工成组件,然后黄河水电付给英利2.99元/W费用。
根据英利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英利非硅成本0.64美元/W,折合人民币4元/W。而英利在中卫30MW报价5.18元/W,剔除30%硅片成本,其非硅成本是3.62元/W,两者相差0.63元。业内人士表示,2.99元/W做出电池、再加工成组件,即使全产业链都做的企业不考虑人工、设备折旧、税金等也没有几家企业能够接单。
3月29日在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甘州区南滩张掖50MW光伏发电项目的开标现场,宁夏银星能源爆出4.85元/W的价格,打破了先前英利创造的“5.18元/W”的纪录!
据悉,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50MW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8亿元,是今年甘肃省批准的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记者了解到参加这次竞标的企业有12家,除银星能源外报价均在5.00元/W以上。英利绿色没有继续创造低价,本次报价5.4元/W,其他10家企业报价分别是赛维LDK 5.8元/W、江阴海润5.3元/W,中利腾辉5.26元/W,中电电气5.25元/W,苏州盛康5.18元/W,江苏高佳5.18元/W,晶科5.17元/W,横店东磁5.17元/W,日地太阳能5.1元/W,无锡佳诚5.09元/W。
3月31日, 东旭集团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此次投资12亿元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一期,设计年产达60MW。而在此后将建设投产的二期项目,将扩建150~200MW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
该项目于2009年11月签约落户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在西航港工业集中区建设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占地30hm2,其中项目一期占地12hm2。
生物质能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利用规划目标确定为500万吨,与“十一五”的规划目标相比翻了一番。然而,2010年底我国燃料乙醇总体利用规模为172万吨,没有实现“十一五”规划200万吨的年利用目标。
二代纤维素乙醇发展获得了政策支持。日前,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财政部颁布“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秸秆纤维乙醇产业化的方案,预计2015年通过粮棉主产区的示范项目,使秸秆能源化利用比例达30%。
湘潭高新区企业“湘电风能公司”制造的全球首台5MW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日前在福建福清市三山镇东沙村的海岬成功安装。这台发电机组将于4月份进行并网前调试,预计5月份可并网发电。该工程由湘电风能有限公司与中闽(福清)风电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其中,湘电承担了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制造任务,湘电达尔文公司负责安装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