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可以使局部控制率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疗效,放疗成为保乳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使用乳腺托架固定装置能明显提高放疗摆位重复性,减少摆位的误差[1]。另外通过体位的调整,使剂量分布更加合理,减少肺组织受量。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5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5岁,平均46.6岁。其中右侧22例,左侧28例。所有病例均作病理诊断和分期。手术后2个月内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MVX线照射,照射剂量DT 50~60 GY,每周 5 次,每次 1.8~2.0 GY,5~6 周完成。
1.2 切线野照射的范围 保乳术后一般采用切线野照射。上界在第二前肋水平,下界在乳房皱襞下2 cm左右,内界在体中线或体中线健侧3 cm,外界在腋中线或腋后线。切线野的宽度应足以包括全部乳腺组织及小部分肺组织在内,受到射线照射肺组织以CLD(射野中心轴处肺组织厚度)2~3 cm为宜。
1.3 托架使用方法 采用半碳纤维乳腺托架。乳腺托架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基板,基板与底座的角度可通过支撑架调节,基板的上方有头枕可固定头部,两侧有上臂支撑托,可根据需要调节支撑位置。下部为坐垫,可根据患者身高调节,防止身体下滑。
摆位前首先将乳腺托架放在治疗床上,按治疗计划调节好手臂、头托、手柄及腿托的位置。患者仰卧于乳腺托架上,头卧在头托里,两臂上举,握住手柄,左右两臂搭在臂托上,根据调出的射野大小,将准直器射野中心对准体表射线中心点,把治疗床升到所需位置,然后转动所需机架角度,摆位结束,确保无误后执行治疗计划。
1.4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采用乳腺托架治疗,经照射前后测试照射野中心移动,结果符合率98%。摆位过程中人为误差小,体位稳定性及重复性好,放射剂量均匀。
2.1 摆位前心理护理 针对大多数患者对放疗环境的陌生及对放疗知识的缺乏,尤其是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无论是机体还是心理都处于恢复期,因此,放疗前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恐惧、绝望等,这些不良反应会严重影响疗效和预后[2]。我们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如在放疗区我们尽量安排同病种的患者一起放疗以便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增强治疗信心等。在每次摆位过程中,为避免患者精神紧张,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身体自然放松,不扭曲,主动配合摆位,确保疗效。
2.2 应用托架中护理
2.2.1 乳腺托架摆位技术较其他摆位技术有一些差异,因每位患者的摆位参数不同,因此每次摆位时都要根据患者体型个体化调整托架各项参数,使每位患者均较为舒适地保持体位,保证精确放疗的正确执行。
2.2.2 放疗的中、后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或局部放疗反应,如皮肤损伤、血象下降等。放疗中注意观察,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放疗中用一些皮肤防护剂涂抹,尽量穿宽松柔软的内衣,避免皮肤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体表标记要清晰可见,不可自行描画。在放疗中、后期照射野皮肤出现红斑、刺痒感时,可用手掌轻拍局部皮肤,禁止用手挠抓,以免加重局部皮肤的损伤。放疗中嘱患者进食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多喝水,多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睡眠,定期检查血象。此组患者中未出现因皮肤损伤和血象降低而影响放疗。
2.3 应用托架后护理 放疗结束后叮嘱患者用乙醇轻轻擦去紫色划线,不要用力擦洗射野处皮肤,以免皮肤破溃。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增加营养,生活规律,适当锻炼身体。患肢要减少负重,以免出现水肿。
放射治疗的成败与摆位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关系。乳房是较易移动的部位,术后疤痕挛缩的患者上肢抬高、外展比较困难,也易引起体位的改变。由于强迫体位造成的不适感,增加了摆位难度。使用乳腺托架可以调节患者曲面与床面的水平度,还可以固定上臂、肘部及手腕的位置。所以,护理人员在每次摆位时必须使患者的胸壁、手臂等保持在相对一致的位置,叮嘱患者不能随意改变肢体位置,充分发挥乳腺托架固定装置的作用,每次摆位都能使患者体位得到较好的固定和重复,提高了放射治疗部位对肿瘤体积的照射剂量及剂量精确度。同样也改善了各射野之间的连接问题及放疗剂量的均匀度,减少了乳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在提高放疗质量的同时,降低正常组织晚期并发症概率。
〔1〕韦燕,黄店,唐顶华.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95-96
〔2〕史代琴,代健德.心理护理对子宫颈癌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23(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