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发展思考(上)

2012-02-10 00:33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邓天佐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服务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邓天佐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配合科技拨款制度改革开拓了科技贷款,用于支持中央开发类院所转制,推动科技成果推广、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实施,扶持了一批科技创业企业。由此播撒下科技金融种子。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科技金融萌芽在经历长时期磨砺后,从促进合作走向结合。如同一对恋人,终于从相知、相恋、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而今,科技金融已从当初青涩的毛头青年,成长为日趋成熟的中年人。无论其内涵外延与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风采远非往日堪比。

科技金融作为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不可或缺的工具,正日渐被社会所重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服务建设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背景出发,探讨剖析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规律、形式、目的与任务、及其禀性特征、表现形式与工作性质,以期对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有所裨益。

一、科技金融结合背景

(一 )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加速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经济获得了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创造并积累了令世人羡慕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财富,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由于经济发展一直未摆脱高耗低效模式,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资源耗费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已到了不堪承受的程度。企业创新活力不足,产业竞争乏力之弊端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愈加充分彻底。非均衡发展所带来和积累的社会矛盾日趋扭曲复杂,严重困扰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如救头燃,刻不容缓。尽管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成长空间,中国仍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但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前所未有。出路在于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二 )发挥科技支撑引领需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结构调整,核心是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这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对科技提出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应是新时期谋划布局实施一切科技战略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切入点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创业,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拓展成长空间。关键是深化科技体制与管理改革创新,引导鼓励金融创新,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动力与能量。科技金融作为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的抓手与资源集聚整合平台,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

图1 财政资金配置示意图

(三 )顺应科技创新规律需求

科技体制改革3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科技资源,虽抚育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但大多数科技成果无法支撑科技创业。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政策环境与架构尚未建立,创新不活跃,致使产出可财富化效应的科技资源有限。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形式与规律相悖,创新链条不能接续,以论文、报告形式贮藏于图书室与资料馆的科技成果,虽尝试与产业对接,却始终裹足难行。更何况科技投入的资金配置与机制远不能适应创新规律,同时也缺少相应的中介平台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这是导致科技创新不能有效推动创业的根本原因。

据国际科技创新经验,从提出一个创意,开始研发形成产品到投产,资金配比约为1∶10∶100。中国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目前主要集聚在创新链条始端,中间环节资源极其匮乏,且资金投入机制与创新规律相悖。现行科技创新体制,犹如行进在泥沼中的车乘,由于前进方向与目标过分发散,多点着力,同时缺少凝聚动力的机制,纵然御者使尽浑身解数,拖曳此车,仍感步履维艰,难尽人意。资金投入是驱动车乘的重要动力,不仅应有牵引力,还需要有驱动力和支撑力,只有动能配比适宜,才能适时调校前进方向,凝聚目标与能量,科技创新的车乘才有可能获得充沛的动力与能量,驶出泥泞,步入坦途,轻乘行进。

图2 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示意图

遵循科技创新规律,获得活动成效,须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条件,贯通技术创新链条,完善成熟技术工艺,衔接整合资金链条,构建相应服务体系,形成网络化服务架构,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将科技创新活动转化成科技创业行动。

中国科技创新要素,目前大多散布在图2所示意的点线范畴,未循创新规律贯通链条形成网络。不同的创新要素与系统之间缺少协同互动,能量便不能被有效激活,形成集聚效应并得到释放。由于技术创新路径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资金链条断裂,又缺乏相应的政策环境条件与联结各系统的服务网络与机制,致使科技创新活动很难从实验室延伸到市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竞争能力提升。而构建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接通断裂链条,把互不相连的系统有机地联结贯通,形成系统化网络化服务,才能将科技创新活力转化为支撑科技创业能量,离开运用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则难以实现。

(四 )创新实践活跃,中央决策推动

随着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认识的加深,中央与地方创新实践日趋活跃。2009年年底,科技部会同财税、“一行三会”向国务院提交了《促进科技金融合作服务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报告,国务委员刘延东对科技、财税、金融部门促进科技金融合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科技金融结合是实践当中的难点,希望进一步创新实践,探索深化合作模式与机制。2010年4月,科技部会同财税等七部门召开座谈会,学习传达贯彻刘延东的批示,商讨下一步工作,建立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部际协调工作机制。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科技投入效益,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这是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提出的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服务于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1年10月20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八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指导意见》,与此同时,科技部会同“一行三会”联合发布确定中关村等十六个地区首批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向更广领域,纵深层次展开,标志着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目的与任务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主要目的是:激活集聚整合科技创新创业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抚育科技创业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催生“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提升区域创新活力、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服务于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其主要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转化科技第一生产力为现实生产力

将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核心任务。此过程中,关键在于把科技创新要素激活,并促其集聚整合,使内生的科技创新活力,外化为科技创业行动的动力与能量。科技创业不仅能创造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经济细胞,也是拓展企业和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只有科技创新创业活跃,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和社会创造并提供大量健康细胞,经济才能充满活力、张力,蓬勃向上,造福民生,福荫社会,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目的。为此,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科技投入效益,提供平台、工具、手段与机制,将科技资源转化成科技创新创业的动力与能量,把科技支撑引领落在实处,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首要任务。

归结为:科技创新、创业是本,为源头,占先位,居主动:创造、繁衍(分蘖)细胞(胚胎);解决——从无种到有种,从无苗到有苗。问泉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二 )为金融创新成长、资本增值提供空间

科技创新创业离不开金融的滋养,金融的成长与市场空间的拓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创业支撑。投资逐利是资本固有的属性。无论是股权投资还是债权融资,所谓天使或魔鬼投资,完全取决于投资人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区分出境界高低,决定其投资取向,选择投资行为。不管是天使投资,还是创业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并购投资,公募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也不论是银行贷款、债券、保险、信托等诸多金融工具,能够满足资本双重属性的,舍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实难有更适宜的担当者。科技与金融,二者互为依存,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发展,是其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鼓励引导金融与管理改革创新,专注服务于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创业企业,不仅可缓解科技创业企业融资困境,为其成长输入血液,更能为资本增值提供成长空间,为金融持续成长提供根本保障,此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任务。

归结为:金融创新服务,功能重在拓展市场,释放科技创新源头活水,涵养本源;分化、膨胀、滋养细胞(胚胎);解决——由幼苗到成苗、苗圃到森林。幼苗得以长成树,全赖活水来浇注。

(三 )提升服务企业和培育产业能力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要将落脚点始终放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产业发展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民族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创业是富民固本的根基。科技创业是提升企业品质与产业竞争能力和强国的最根本动力。金融是滋养创新的血液,是疏通创新源泉的导流渠,是激活释放创新能量的活水。只有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才能把科技创新创业的潜能与金融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并释放出来,使企业经济社会得到涵养与福荫,实现科学发展。为此,把促进科技金融结合之根,深植于科技创新创业的沃土中,着力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孕育培育新兴产业和服务企业与产业的能力,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根本任务。

图3 产业升级与科技金融创新关系示意图

归结为:促进两个第一结合,实现双轮驱动,相向而行;服务企业,培育孕育催生产业;将支撑引领落在实处,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

上述目的与任务,是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须臾不可偏离的大道。须随着创新实践的不断丰富,抓住本质,总结凝练,透过表象,把握方向,因势利导,不被形式所迷惑,舍本逐末,误入歧途。

现代社会产业形态,处于由低端向高端递进的过程,初始动力通常源于技术进步与工具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孕育催生出与其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产业形态越高端,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越复杂,对科技进步与金融服务的依赖程度越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替代周期缩短,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科技创新的依赖会愈发强烈,对金融的需求亦将更加迫切,愈加强调金融的个性化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能否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创新创业是否活跃,金融支持是否给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先导性产业的培育成长能否健康迅疾。

科技与金融,作为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第一推动力,如何适应形势要求,突破体制、制度、机制和管理障碍,紧密结合,共同发力,为科技支撑引领提供服务与保障,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亟需深入探索认识科技金融自身发展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三、科技金融内涵与禀性特征

科技金融,在服务目标,执行任务过程,除遵循科技规律和金融行业规则外,充分展现其独有的特质与内涵。

(一 )科技金融内涵

科技金融内涵渗透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的诸方面,通常以广视角、全方位展现。首先,科技金融运作空间,受限于政策体系架构;其次,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活跃与集聚程度决定其活动能量;再次,科技金融的运作能力,及其服务企业与孕育培育产业的能量与成效,决定其生命力的盛衰。

在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金融不仅起着维护创新体系运转的润滑剂作用,同时履行保障创新体系正常运转——动力传输职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创业行动,相依相伴,同进退、共荣衰。随着企业与产业服务需求的扩大和增长,科技金融内涵日益丰富,推动科技体制、制度、机制与管理改革创新;引导激励金融与监管更新理念,丰富并创新产品、工具、手段与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市场环境条件日臻成熟完善。与此同时,科技金融服务企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催生“现代科技服务产业”与先导性产业的能力亦相应得到增强与提升。由此,科技金融从依附于科技与金融的基体中,逐渐脱胎嬗变,生长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禀性特征,不断拓展成长空间,丰富发展其内涵。

(二 )科技金融禀性特征

科技金融禀性,表现科技创新属性,反映金融运行特点,更具有自身特征,显现二重性,亦非二重性。科技金融,脱胎于科技与金融两大主体,基体的遗传基因,毋庸质疑地左右其禀性形成。科技金融循自身轨迹运行,赋予其禀性基本特性。

若科技创新的遗传基因极度活跃,金融的遗传基因不甚活跃或处于休眠状态,形成的科技金融禀性,虽独立完整,却鲜有健康活泼表现。通常展现先天孕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特性。难以形成凝聚效应,堪当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重任。可谓,纵有斩魔依天剑,无以砥砺锋不现。若金融的遗传基因处于极度活跃或亢奋状态,科技创新的遗传基因不活跃甚或休眠,则将形成扭曲的科技金融禀性。表现出科技金融产业虚涨,泡沫过度膨胀,科技创新企业资源储备不足,难以消化科技金融产业泡沫。亦会损伤科技金融元气,陷其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境地。可谓,彩蝶狂舞迷乱眼,鲜见牡丹露真容。

科技金融禀性特征,是由政府推动引导,及市场机制运作双重作用的结果。若政府推动引导呈强势,压抑或取代了市场机制发挥,将迟滞或抑制科技金融禀性形成。科技金融的活力与作用力,则难以持久,反之亦然。

科技金融的生长环境,对其禀性特征表现,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影响。当基体的遗传基因占主导、呈强势时,禀性特征显现相对羸弱,反之亦然。生长环境对科技金融的作用愈强烈,禀性特征所显现的区域特色愈鲜明,生长环境影响愈微弱,禀性表现的共性特征越突出。

以要言之,表现科技金融禀性特征的诸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应注重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其健康成长。

四、科技金融外延与系统结构

(一 )科技金融外延

科技金融外延,涉及到政策体系架构、资源集聚、服务能力三个层面;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创新主体、技术创新链条、投融资链条、服务体系五大系统;需要从科技与金融两个方面,及其政府、企业与社会三种资源的运作成效等诸多方面,加以探究。

一是科技金融在一定的政策体系框架下运作生发,从营造宏观政策环境,到具体操作落实,在制度设计层面,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形成立体架构。工作体系,则从科技主管与金融监管部门,拓展到财税、国资、专利等部门,形成扁平结构。操作实施,则由政府引导,纵深到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形成多维交叉网络。以上系统聚焦于——构筑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且充满活力与张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环境条件上,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调动、集聚、整合、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及其金融系统的创新活力与能量。

二是在衔接技术创新链条上,则由专注突破关键技术,延伸到完善中间试验,熟化技术与工艺;由专注已取得的创新成果,扩展到产生创新成果的创新主体,注重提高创新成果质量与成效;由侧重激励调动本土创新主体创新创业激情,扩大到引进创业团队,抬升创业台阶,多渠道推动创新创业;由专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拓展到构建成果价值评估体系与市场流转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完善、熟化、连接技术创新链条。

三是在联接投融资链条上,则由单纯以科技项目形式推动科技创新,转向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利用政府资金、财税、国资政策等综合手段,放大政府资源配置功效。尝试借助银行贷款、债券、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与手段,借力资本市场、社会募集等多种途径,引导衔接种子资金、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等不同形式的股权投资、债权资金,连接贯通科技投融资链条。推动构建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成长及其产业培育发展,提供全链条、多形式的资金支持。

四是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支撑科技金融运作生长的重要载体,同时她也是由科技金融作用而孕育催生的“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借助于科技金融工具与机制,这些载体不仅获得了新的活力与能量,在延伸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集聚整合资源与服务的能力,创造出相应的商业机遇,拓展出“现代科技服务产业”空间。由于科技金融的介入及其机制的运用,其服务范围,由初始提供区域公共技术平台及其相关信息咨询服务,拓展到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科技创新创业,技术专利与产权价值评估及流转,投融资咨询,政企、政银、银企、资企资本对接,企业管理咨询、诊断、发展战略和产品市场开发,企业改制、上市、并购等全方位服务。服务平台,则由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载体,拓展渗透到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联盟、科技金融联盟、区域信用体系、科技担保体系、会计师与律师事务所、科技金融人才培训、创新创业智力引进等全方位、多领域、不同环节、不同形式的社会中介服务。

科技金融是庞大繁复的系统工程。犹如构建一座宫殿,目前仅仅完成了规划蓝图,充其量搭建了基本框架,其结构设计与施工,更多尚需地方担当,方能建筑完成风格特色各异,既恢弘壮丽又实用耐用的殿堂。当下不仅需要结合地方环境条件和风俗、人文特色与产业基础,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备足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精心组织实施,更需要选配适宜的家具,遴选独具地方特色的奇珍异宝而严饰之,如此方能充分展示宫殿的功效与华丽,使其真正成为地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与新地标。

图4 科技金融系统结构关系示意图

科技金融外延的延伸与拓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与金融体制、制度、机制及其管理改革创新。随着前者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而丰富深广,与此同时,亦反作用于前者促其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牵制,同向进退。

(二 )科技金融系统结构

科技金融系统,由多要素、多层面、多维度构成。在不同维度的坐标中,通常显示不同的功能与作用。既表现正激励,亦体现负反馈(如图4所示)。

她既受制于科技与金融体制、制度、机制及其管理改革创新;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引导金融创新及其管理改革创新的利器与突破口;她是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的工具;亦是激活调动集聚整合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平台;还是收拾打磨展示科技投入产出的窗口;也是构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科技支撑引领,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

与此同时,科技金融还扮演着推进科技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角色。她不仅打磨砥砺了股权、债权投融资工具,梳理剥离打造出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还促进了现代服务网络及其平台建设,孕育催生出“现代科技服务产业”,为巨人遨游科技企业蓝海保驾护航。由此,不但使其获得了足够的条件与能量,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也使其开发出发掘、营造与把握,孕育催生先导性产业的机遇与能力。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