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及卡马西平的含量Δ

2012-02-10 03:19:12陈凯云骆利平谢文毅陈海芳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药剂科南昌330003江西中医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12期
关键词:拉莫三嗪卡马西平

陈凯云,骆利平,谢文毅,成 芳,陈海芳(.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药剂科,南昌 330003;.江西中医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00)

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为苯三嗪类的广谱抗癫痫药,在临床上常与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联用以治疗复杂性癫痫发作。已有文献报道了LTG和CBZ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但利用LC-MS/MS同时测定两者的方法研究报道较少,且分析比较复杂。本研究旨在建立处理样品简便、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的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人血中LTG和CBZ的含量,为临床监测血药浓度、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安捷伦6410 QQQ LC/MS/MS,瑞士梅特勒AE-240十万分之一天平。

1.2 试药

LTG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药品检定所提供,批号: 100775-2001),CBZ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药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00142-201004),拉莫三嗪片(批号:H20080522,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生产),卡马西平片(批号:100501,上海信宜黄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甲醇(HPLC,TEDIA公司生产),水为重蒸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水溶液,流速为0.4 m L·min-1,进样量为5 μL,柱温为30℃。流动相洗脱程序采用梯度(0 min:甲醇∶0.2%甲酸水溶液=50%∶50%;6 min:甲醇∶0.2%甲酸水溶液=60%∶40%;10 min:甲醇∶0.2%甲酸水溶液=90%∶10%; 15 min:甲醇∶0.2%甲酸水溶液=100%∶0%;15.1 min:甲醇∶0.2%甲酸水溶液=50%∶50%)洗脱。

2.2 质谱条件

采用大气压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离子喷射电压为4 kV;温度为350℃;干燥气流速为10 L·min-1;压力为30 psi(1 psi=6.895 kPa);采用多反应监测(MRM):LTG检测离子对为m/z 256→145,裂解电压为135 V,裂解能量为40单位;CBZ检测离子对为m/z 237→194,裂解电压为135 V,裂解能量为15单位。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LTG、CBZ对照品各10 mg至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超声溶解,均配制成质量浓度约为0.5 mg·L-1的LTG标准溶液、CBZ标准溶液及混合标准溶液(LTG 0.5 mg· L-1、CBZ 0.5 mg·L-1)备用。

2.4 血清样品的处理

取血清100 μL,涡旋10 s,加入乙腈200 μL,涡旋30 s,室温下以15 000 r·min-1的转速离心2 min,吸取上清液转移至进样管中,进样5 μL。

2.5 质谱分析

LTG、CBZ的准离子峰分别为m/z 256和m/z 237,二级质谱分析生成的主要碎片离子分别为 m/z 145和 m/z 194。LTG、CBZ对照品相应的二级全扫描质谱图见图1。

图1 LTG与CBZ的全扫描质谱图Fig 1 Full-scan mass spectrum of Lamotrigine and Carbamazepine

2.6 方法学论证

2.6.1 方法的专属性考查:取空白血清100 μL,按“2.4”项下方法操作,得到相应色谱图;另取空白血清100 μL3份,分别加入质量浓度均为0.5 mg·L-1的LTG标准溶液、CBZ标准溶液及混合标准溶液各10 μL,按“2.4”项下操作,得到相应色谱图。结果表明,空白血清的内源物质不干扰LTG及CBZ的测定,该法获得的色谱具有高度的专属性。

2.6.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取空白人血清8份,精密量取LTG和CBZ对照品溶液适量,配制成相当于5、20、50、100、200、300、400、500 μg·L-18个质量浓度的血浆样品,按“2.4”项下方法操作,进样5 μL,记录色谱图。以待测物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进行加权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分别为 YLTG=0.434 5 X-0.616 6,r= 0.998 9,范围为5.0~500.0 μg·L-1,下限为5.0 μg·mL-1; YCBZ=0.317 0 X-1.558 2,r=0.997 2,范围为5.0~500.0 μg· L-1,下限为5 μg·L-1。结果表明,CBZ和LTG血药浓度均在5~5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CBZ和LTG的定量下限均为5 μg·L-1。

2.6.3 方法的精密度试验:取空白人血清,按“2.6.2”项下方法制备质量浓度为低(10 μg·L-1)、中(50 μg·L-1)、高(100 μg· L-1)血清样品各6份,分别在同日内和周内不同日期计算日内、日间RSD。结果显示,各质量浓度的日内RSD均<5%,日间RSD均<7%,表明该测定方法精密、准确、重现性好,见表1。

2.6.4 准确度实验测定其方法回收率:按“2.6.2”项下方法制备质量浓度为低(10 μg·L-1)、中(50 μg·L-1)、高(100 μg· L-1)血清样品各6份,进样分析得到峰面积A,另取空白血清按“2.3”项下方法进行处理,加入适量CBZ和LTG标准工作溶液,配制成与质量控制管理(QC)样品理论进样质量浓度相同的溶液进样分析,计算绝对回收率,另取提取后的峰面积与未经提取的峰面积相比,考察绝对回收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绝对回收率均>90%,相对回收率均>85%,见表1。

表1 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结果(n=6,±s)Tab 1 Results of precision and recovery tests(n=6,±s)

表1 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结果(n=6,±s)Tab 1 Results of precision and recovery tests(n=6,±s)

/% LGT 10 9.93±0.40 4.03 9.49±0.62 6.50 92.31±3.样品 质量浓度/μg·L -1日内 日间质量浓度/μg·L-1 RSD/% 质量浓度/μg·L-1 RSD/% 绝对回收率/% 相对回收率95 85.02±4.00 50 48.75±2.22 4.55 49.37±2.12 5.24 96.78±4.93 85.02±4.00 100 100.30±4.16 4.37 102.75±4.49 4.37 93.89±5.50 85.02±4.00 CBZ 10 9.40±0.51 2.08 9.97±0.38 3.81 91.25±4.28 85.29±5.73 50 48.04±2.25 4.68 48.81±2.56 4.46 95.29±5.66 87.11±4.21 100 102.76±4.49 3.20 98.95±3.78 3.82 93.88±4.59 88.08±5.61

2.6.5 稳定性考察:按“2.6.2”项下方法制备质量浓度为低(10 μg·L-1)、中(50 μg·L-1)、高(100 μg·L-1)血清样品各6份,分别于室温放置0、3、6、9、12 h后测定其回收率。每种质量浓度水平每个条件的稳定性考察进行3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血浆样品室温放置12 h内稳定(RSD<5.8%)。同法配制低、中、高质量浓度的标准品血清样品各3份置于-20℃放置1个月,血清样品经历3次冷冻-解冷冻循环后,按“2.4”项下方法操作,测定其回收率。每种质量浓度水平每个条件的稳定性考察进行3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样品-20℃下放置1个月,反复冻融3次性质稳定(RSD<6.6%)。

3 讨论

3.1 流动相洗脱程序考察

本实验分别考察了等度洗脱,结果显示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洗脱,分离度好,保留时间较短。

3.2 质谱条件考察

本实验对先分别对LTG单对照、CBZ单对照分别进质谱进行全扫描后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分别考察了LTG单对照、CBZ单对照在不同裂解电压(120 V、130 V、135 V)和不同裂解能量(15单位、30单位、40单位)下的碎片离子峰。结果在裂解电压为135 V、裂解能量为40单位下,LTG的碎片离子m/z=145响应良好;在裂解电压为135 V、裂解能量为15单位下,CBZ的碎片离子m/z=194响应良好。最后取混合对照5 μL进样,采用MRM,设定LTG离子对为m/z 256→145,裂解电压为135 V,裂解能量为40;CBZ检测离子对为m/z 237→194,裂解电压为135 V,裂解能量为15单位。结果显示,二者的碎片离子峰响应良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测定人血清中CBZ和LTG血药浓度的LC-MS/MS法,比以往报道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不需内标[1-4],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临床联合用药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1] 刘 颖,王 丽,何大可.RP-HPLC法同时测定卡马西平、拉莫三嗪、苯巴比妥、钠及环氧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8):846-851.

[2] 何大可,王 丽,王寅初.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2):212-214.

[3] 陈小陆,任 斌,肖 力,等.HPLC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3):232-233.

[4] 陆 川,张梦琪,茅晓寅,等.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浓度[J].中国药房,2011,22(6):514-516.

猜你喜欢
拉莫三嗪卡马西平
蓝色的海豚岛(四)
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 IV )蓝色的海豚岛(四)
小象柚子长大了
三嗪—罗丹明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新型三嗪类氮-硅成炭剂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合成化学(2015年1期)2016-01-17 09:01:13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
三嗪型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