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凤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会计系,安徽合肥 230059)
近年来,国家和许多地区都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以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例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安徽、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先后分别设立了国家级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转型升级自然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并且受到产业转移的深刻影响。目前,学术界对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问题有较多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关注承接产业转移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对承接产业转移中农业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较少。与承接产业转移对农业转型升级可能产生的影响相比,相关研究尚待深入。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是:①承接产业转移对农业转型升级有何影响;②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本文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背景,以农业转型升级为对象,初步探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积极效应和相应对策,这对于欠发达地区全面、有效地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积极作用,以及实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理解农业转型升级?对此学术界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解释。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任何产业进步都包含技术、制度和结构的变迁三方面内容,而农业转型升级本质上是农业产业的进步。因此,在一般意义上,可以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经营方式变革及农业结构升级角度,将农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界定为农业技术体系的全面升级、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高度化。但是也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农业,像高产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上有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技术进步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停滞的传统农业已经难以找到。但是,某些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与经营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转型的滞后不匹配,农业还没有真正突破传统农业的框架。考虑到这个背景,具体而言,在农业转型升级内涵中,农业技术体系的全面升级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由传统农业技术向低资本技术转变以及低资本技术向高资本技术转变,也包括在产出上由增加产量及简单加工的技术向提高品质、改善品种及深加工技术转变,它最终使农业生产在工艺、农产品的品质和功能等层面全面升级;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转变是指农业经营从分散化、粗放式、小而全的小农生产方式,转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企业化生产方式,它最终使农业生产方式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高度化是指农业从提供粮食和初级原料为主向提供食物、原料及生态、服务等产品结构转变,与此相应,农业部门从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向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现代服务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复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既有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般性规定,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是农业转型升级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现象,既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也有现代农业体系本身的进步,但其主要目标还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二是农业转型升级不只是农业技术体系的进步,而是包括技术、制度和结构变迁在内的农业系统整体进步。它涉及技术升级、制度变革和结构转型之间的协调,需要整体加以推进。
从要素配置来看,农业转型升级也是现代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生产要素的过程。一般来说,传统农业是由过多的劳动力和过少的资本、技术及管理要素相结合的经济均衡体系,农业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农业劳动力流出农业,资本、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流入农业,以实现农业要素的重新组合。农业劳动力流出农业的意义在于改变农业的要素禀赋,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为农业转型升级创造潜在的外部收益机会和条件。但仅有劳动力的流出而没有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仍将是落后的产业,因而需要在农业引入资本、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以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制度及生产结构进行改造和升级。通过现代生产要素的流入和配置,农业生产的迂回程度和中间产品种类数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分工程度和生产效率,实现转型升级。在工业化过程中,这种要素双向流动是借助于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涉农经济主体对农业的大规模投入两种途径实现的。非农产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力越强,涉农经济主体对农业的投入意愿和能力越强,农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就越快,效果就越好。
在我国,相对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以工促农和以工补农的力量较弱,农业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已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中期,而中西部部地区才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1]。究其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转型升级面临两个突出的制约因素,即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不充分和竞争性农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乏力。前者使农业劳动力流出农业受阻,后者致使大量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难以进入农业领域。两个制约因素的存在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纯依靠自己的工业资本积累发展非农产业以吸收农业劳动力,以及通过本地农户、涉农企业的创新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引入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可以加快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充分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同时,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可以认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内生性要求。
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分为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和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两类。无论何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及其承接,全部意义在于其积极效应上。现有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有两点不足,一是局限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一般性效应研究,缺乏承接产业转移对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二是局限于承接非农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对承接农业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不多。由此也使得实践中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往往针对非农产业升级,而对农业的转型升级重视不够,进一步可能造成三次产业新的不平衡发展。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不同类型的承接产业转移对农业转型升级也有不同的效应。
承接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农业劳动力充分而有效的转移,改变农业中土地与劳动力资源的相对比例,引起农业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诱导农业技术和制度的创新。
承接非农产业转移有助于欠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有效转移劳动力。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就是充分利用承接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获得经营上的成本优势。因此,非农产业转移将直接为产业承接地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增加。同时承接非农产业转移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增加。据估计每1个直接就业机会的增加就会带动产生1-2个关联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在发展工业和生产服务业基础上,带动承接地经济增长,进而提高承接地城镇化水平,促进就业弹性系数最高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发展,有效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要有就业岗位,还涉及转移的心理和经济成本。如果转移成本过大也会阻碍劳动力的转移。研究表明,与农业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相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可降低劳动者转移的心理和经济成本[2],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因此,承接产业转移可充分而有效地转移农业劳动力。
随着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中土地/劳动的比例不断提升。特别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入“刘易斯转折点”[3]之后,要素禀赋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要素相对价格的调整,激励和诱导农业技术和制度创新,增加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不断改变农业资源配置状态。一是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改变农业生产函数。更多的使用资本要素,以有效替代日益短缺的劳动力。二是鼓励现有的和新进入的农业生产者开展规模化经营,增加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产品生产比重,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结构。三是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户的土地和劳动要素的使用决策,也由从自给自足转向市场化用途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加快农业规模经营的进程,农业劳动的市场化配置使得现代农业经营得以正常运转。总之,非农产业发展大量吸纳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促使农业中土地与农业劳动力比率的提高,土地和劳动力比率提升激励理性的农业生产者调整生产技术、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土地要素的使用方式,从而拉动农业的转型升级。
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对农业转型升级的“推动效应”源于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与农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由两者的一致性、内生性和依存性特点决定的。“一致性”是指承接农业产业转移的对象和农业转型升级的对象都是农业产业;“内生性”是指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产生于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农业转型升级是农业产业转移承接的结果;“依存性”是指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依赖于农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而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也决定农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与农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承接农业产业转移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全面进步、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转型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1)从技术体系进步来看,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会产生技术转移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转移效应表现在移入企业将已经使用的较先进的农业技术转移到承接地的农业生产和加工销售之中。技术创新效应是转移企业为保持原有的技术优势,移入企业针对当地农业资源状况,开发适用农业技术,将农业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以适应市场需求。在承接农业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为移入企业的先进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通过农业关联产业之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传导给处于产业联系中的本地上游生产者和下游生产者,从而带动关联生产者的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必然重建承接地农业生产函数,改善农业技术的存量结构,大大提高现代农业技术运用的比重。特别是研发和创新能力伴随着生产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4],承接农业产业转移的技术进步效应,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
(2)从经营方式转型来看,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基本标志。农业企业化经营就是以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方式来经营管理农业。在目前小农主导农业经营方式环境下。农业企业化经营方式的确立,需要破解土地规模使用、资金投入、企业家才能供给以及市场进入等因素制约的难题[4]。承接农业产业转移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推进器:①移入农业企业提出了土地规模经营的需求,解决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需求不足问题,加快了农地集中流转,奠定农业组织企业化的基础。②移入企业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筹集金融资本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消除农业企业化缺少初始资本和贷款资金的困扰,加快农业企业迅速发展。③有利于农业企业家才能这种农业企业化的核心要素的引入。移入企业都是经过长期发展的成熟企业,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企业家团队。外部企业家往往比内部企业家掌握更丰富的资源、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及更广阔的市场,他们的进入有效解决农业企业家短缺对本地农业企业化的限制。④借助于移入企业也有的市场渠道和潜在的市场创新能力,可以为农业经营方式转型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有效进入市场,树立强烈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
(3)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来看,承接农业产业转移有助于农业内部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农业大省农业结构的传统特征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和新兴农业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产品附加值低,表明农业分工程度不高,农产品深加工欠缺。新兴农业服务业发展滞后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协调。因此,农业结构升级就是要在提升农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创新农业服务业,塑造现代农业结构体系。通过有选择的承接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可使承接地的农业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改变农业内部各部门的相对关系,从而推动农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演变。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在农业中的产值比重和农业就业份额不断增加,形成现代种养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之间有机协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上述两种效应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种效应是有区别的,因为对农业转型升级的推的作用和拉的作用显然不同。而两种效应的相互联系,则体现在“推动效应”的产生往往要以“拉动效应”明显发生为条件,因为“推动效应”本身就是在要素价格和市场需求变化诱导下的农业创新。认识到两种效应的这种关系,对于我们采取全面而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与现有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局限相对应,目前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多是针对非农产业升级改造制订的,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很容易造成三次产业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出现新的失调或不平衡。从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出发,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策略的创新,着力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具体对策如下:
欠发达地区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解决好非农产业承接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机结合问题,否则将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迟缓,阻碍农业的转型升级。以城镇化为载体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就是要将工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统一起来,在承接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农民通过非农产业就业和身份转换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以城镇化为载体承接非农产业转移的优势在于:①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创新能力,因而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引力因素。②城镇化有利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对于提高吸纳农业劳动力的综合能力有直接贡献。③城镇化有利于农民市民化,彻底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改变农业环境并创造大量潜在外部经济利益。④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因此,与城镇化相结合的非农产业转移承接,对于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性,拓展欠发达地区农业转型升级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产业转移趋势和不同承接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转移企业转入吸引力的大小成为产业转移是否发生以及能否持续下去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农业产业转移看,企业转入的吸引力取决于农业资源优势、产业投资环境以及农产品市场规模的综合作用。显然,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市场规模是客观因素,其差异性难以人为改变,一个欲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要吸引涉农产业转移,关键要使农业产业投资环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以有效克服产业转移中的“区域粘性”[6]。当前,农业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受到农业投资环境不好的困扰。因此,为了有力吸引转移企业的进入,需要着力改善涉农投资环境。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点: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电网建设、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等,改善投资基础条件;二是建立完善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农村交通网络、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乡村医院及农村市场等公共项目投资,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创新涉农财税和金融政策,在税收和信贷上大力支持转移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通过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有力吸引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积极到本地进行产业投资。
以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产业转移承接客观上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其实,农户在农业转型升级中既是被改造的对象也是行动主体,承接地农户既是农业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供给者,也是农业现代要素的使用者和需求者,承接产业转移中劳动力的转移、土地要素的流转和现代要素的投入都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才能顺利进行,所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微观主体基础。当前,农业承接产业转移受到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严重制约。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通过有利于农户的制度创新,保护农户的经营自主权,特别是土地承包使用权。农户经营自主权可使农户充分按照农业生产经营规律参与产业转移承接,并在产业承接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可以通过把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转化为股权的方式保护农户的土地产权及其利益。二是完善和规范契约制度。承接产业转移必然涉及农户与其他农业主体在土地、人力及生产项目上分工和交易,其潜在的不确定性内含有较大的风险。为保护农户的利益,需要大力引入正式契约制度于产业转移承接之中,以建立稳定的收益预期,激励农户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需要产品、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及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依赖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运行的有效。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完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具有不同于传统认识的重要内容。首先是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实行区际间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仍有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偏好[7],制定了不少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的地方政策法规,其造成区际农产品市场分割程度高于工业品市场,这对区域产业分工和交易是一个制约。因此,必须消除区际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制度障碍,打破市场的区域界限,建立起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其次是要加快农业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发达地区产业的资本和技术要素优势和欠发达地区农业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需要发挥包括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及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的作用,以建立产业转移与承接过程中优势要素的传导和整合机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当前,急需承接地强化制度创新,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特别是中高级要素市场,以促使要素自由流动。
农业转型升级的演进是一个从点到面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产业关联和组织带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的产业关联和组织带动,先进的农业型态就不可能推广和普及到整个农业区,农业转型升级就难以从“星火”状态发展到“燎原”之势。可以说,有效的产业关联和组织带动构成了农业转型升级的增强机制。强化农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关联带动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产业联系和组织联系。在产业联系上,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应以区域特色专业生产区为依托,结合资源优势和特色,确立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以专业生产区的主导产业发展为方向引导农业关联企业进入和发展,从而增强产业联系,引导农业产业有序转移。在组织关联上,要积极发挥“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这种组织方式的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把产业转移及承接环节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联接起来,建立专业生产区内纵向合作和横向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产业区内的互动学习网络,促进产业区的创新活动和产业升级。
总之,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历史机遇,稍纵即逝。就目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来看,借助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还只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还不具备,因此,急需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进程。
[1]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1.
[2]陈甬军,陈爱贞.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区域转移——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化演变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42-46.
[3]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8(8):4-6.
[4]陈宝明.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6-19.
[5]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1):921.
[6]程必定.产业转移“粘性”及安徽的战略选择[J].江淮论坛,2009(5):17-21.
[7]赵永亮,徐勇.国内贸易与区际边界效应:保护和偏好[J].管理世界,2007(9):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