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船舶工业经济形势的预测和建议

2012-02-07 10:09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2年2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造船订单

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但受世界经济复苏疲软,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2年初新接订单大幅下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1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增速已显回落态势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各项经济指标比上年同期继续保持10%~20%以上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金融危机前船市空前兴旺,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承接了大量价格较高的订单,这些船舶的建造支撑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保持较高增长。但随着金融危机后低价位承接的船舶陆续开工建造,下半年的生产、效益的指标增速与2010年同期相比已显出回落态势。

■手持订单逐月下降,部分企业开工不足

2011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统计范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重点监测的43家船舶企业中也有2家没有接到订单。由于造船完工量已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逐月下降。缺少订单,将使部分企业陷入开工任务不足的困境,个别企业甚至2012年一季度已无开工船舶。

■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研发水平亟待提高

2011年以来,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散货船、油船等需求量和价格急速下跌,而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等双高船型在整个市场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显著提升。韩国造船业凭借技术、产品结构优势和政府金融支持等手段,承接了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和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大部分订单,我国绝大多数造船企业都是以建造常规船为主,在当前常规船型市场走势明显疲软的情况下,使我国造船业长期发展高度依赖散货船的产品格局遭受重挫。我国船舶工业研发能力薄弱,速度缓慢,研发产品不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社会对安全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提高,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频繁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则、新标准,使我国造船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门槛大大抬高。诸多企业反映,2011年,在新船合同洽谈中,船东更关注营运成本大幅下降的绿色环保新船型。我国如果不加快研究,未来几年不少船厂将面临退出世界船舶市场的风险。

■首付款比例大幅下降,企业流动资金日趋紧张

2011年,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一方面多数航运企业亏损经营,造成船东已订船舶支付困难,新船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造船企业流动性资金大幅收紧,多数造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负数。另一方面,船东接船意愿不强,要求延迟交船、更改船型、延期付款等现象日趋增多。国内银行对于船舶行业的放贷更加谨慎,加上国内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造船企业融资难、交船难问题更加突出。

■船舶修理总量下降,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2011年,受航运市场持续下滑和修船行业产能过剩的双重影响,我国船舶修理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表现在常规船舶修理艘数和单船修理业务量锐减、价格继续下降。截止12月底,我国重点监测的船舶修理企业17家船舶修理完工艘数仅3,780艘,同比下降7%,修船产值146亿元,同比下降4.1%。修船平均换板价格维持在1,000美元/吨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改装市场基本停滞,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统计数据显示,全年船舶修理及拆船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4.9%。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按传统的修船和拆船企业为单位统计,包括了这些企业中造船、拆船等产品的收入和利润,实际修船业务已属微利,部分单位的修船业务已出现亏损。

■船配企业订单不足,本土化率提高缓慢

在金融危机后日韩船舶配套业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下,我国船舶配套业面临较造船业更为严峻的挑战。一些国外船用柴油机企业突破生产许可证协议限定的销售区域,凭借其规模优势,大肆向我国低价销售船用柴油机,严重影响我国柴油机制造业的发展。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船用发电机等主要配套设备也有类似的情况,仍有大量整机进口。致使骨干船配企业承接订单困难,生产任务不足,我国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提高缓慢。

此外,随着设备价格下跌,预付款比例降低,制造成本上升,配套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存货量增加、流动资金紧张、回笼货款困难等问题越加突出。

2012年船舶工业经济形势的预测

2012年,世界船舶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严峻,据专家预测,2012年世界新船订造量约为7,000~8,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约1.5亿载重吨左右。船舶供需失衡的状况将更加严重,甚至可能恶化。新船价格将可能继续下滑,但对于万箱级集装箱船、LNG船等船型,其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预计201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会小幅下降,新接订单不会有明显起色,手持订单将持续减少,由于2012年交付的船舶中高价船比例大幅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成本上升因素没有明显改观,预计船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出现下滑。我国船舶工业仍将面临“交船难、接单难”的严峻考验,而“盈利难”也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问题。

2012年船舶工业发展建议

■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国务院和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自上到下,由下而上,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颁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规划》、《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等文件。这些规划文件是新时期船舶工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加快推进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规模速度,依靠低劳动成本的粗放型发展向技术创新驱动、注重质量品牌,提高效率、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

■全力以赴承接订单,努力保持产业平稳发展

承接订单是船舶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造船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订单严重不足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贴近市场需求,密切船东联系,开拓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方式,坚持随行就市,把握市场机遇,加快决策速度,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应变能力,努力承接更多订单,避免资金流断线,减少生产设施闲置,防止有用人才流失,保持企业生产的平稳发展。

■高度重视科技驱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国际新规不断出台,船东要求越加严格,影响发展因素增多,应对这些变化,都需要有科技支撑,未来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船舶科技创新实力的竞争。为此,我们必须以国际科技发展新趋势,海事规则新规范,船东需求新要求为驱动,以技术先进、成本经济、建造高效为目标,以《规划》明确的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为导向,加强重大项目科技攻关,抓好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高效船舶制造体系,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有效推进成本工程,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在船价大幅大跌,制造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下,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企业应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为核心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狠抓降本增效,发展信息化技术,推进精益造船,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钢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找准企业战略定位,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

受前一时期超速发展的影响,目前全球和我国船舶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企业要认真分析形势和竞争对手,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正确选择企业的战略定位,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已成为各企业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太平洋造船集团、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福建省东南造船厂、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做细分市场中“领导者”的理念,实施差异化竞争,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值得借鉴。应该指出,船舶企业的战略定位,不仅仅是造船一种选择,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能力,面向骨干船企提供中间产品制造,开展多元化经营,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都是一些船企转型升级可考虑的方向。

■开展诚信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国造船良好信誉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我国船舶工业的实际。协会认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把诚信建设摆在作风建设的突出位置,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新的时期,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协会希望各企业积极开展以“建造精品船舶,提升企业形象”为重点的诚信作风建设活动,切实抓好严格产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杜绝偷工减料,不搞以次充好,重视知识产权,提升设计水平,加强采购管理,加强行业自律以及加强劳务工队伍建设等工作。以维护中国造船良好形象为光荣,损害中国造船信誉为耻辱,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将中国造船在国际造船中的地位、信誉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摘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造船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13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不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