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彬
(沈阳市沈河区牙病防治所 沈阳 110011)
整群抽取沈阳市沈河区20学校,对年龄为7~18周岁的20320名中小学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在自然光线下用平面口镜和探针进行检查,检查者为2名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专业口腔医师,进行2次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91、0.88,可靠度为优。
参照《预防口腔医学》(第五版)调查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儿童口腔问卷,内容包括:刷牙习惯及方法,饮食习惯和牙齿治疗情况。采用一对一现场问答,不做启发式暗示或解答,当场回收问卷,问卷的回收率达100%。
表1 2010年中小学生口腔病防治统计表
表2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
本次调查从患龋率看,学龄儿童的患龋率状况不容乐观。恒牙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缺乏。随着年龄的增长,恒牙列逐步完整,恒牙的保护变的尤为重要。由于家长对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尤其对儿童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上的缺乏,从而导致儿童对龋病认知上的盲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沈河区20所中小学校8~18岁学生患龋率为20.57%,其低于周玉英等(2005)报道长沙市6~18岁中小学学生患龋率21.48%,说明近几年的口腔宣教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深化。
从龋病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龋病的状况与进食次数(尤其是甜食)刷牙的习惯有关。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习惯,开始刷牙时间在3岁以后儿童患龋风险高;家长帮助刷牙并检查刷牙效果的儿童患龋风险低。在后期的口腔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加强对家长的龋病预防宣教工作,宣传龋病的危害与防治知识,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并积极推广预防性治疗,使儿童在出初期最大限度地控制龋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