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霞
(新疆兵团农六师新湖总场医院 新疆玛纳斯 832208)
最近几年来,很多肾病发病的成因基本上都是由糖尿病肾病(DN)所引起的。据相关数据显示肾病在糖尿病(DM)的患者中其发生率以高达30%~45%,同时也是糖尿病临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并且当期并无特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本文中我们按照国内糖尿病诊断分期标准,对患者采用了中药观察、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具有疗效的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本文选取的是来我院诊治的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67岁。其中伴有高脂血的有12例,而有高血压的有15例,另外下肢浮肿的有5例;对照组的患者有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9岁。其中伴有高脂血的有10例,而有高血压的有13例,另外下肢浮肿的有9例。
治疗组:药物为黄芪30g、太子参15g,山药30g、生地黄15g、茯苓15g、丹参20g、赤芍10g、益母草30g、生地15g、泽泻15g、白茅根30g、金樱子20g、车前子30g、在疗程内坚持每天1剂,中药在水浓煎后分以2次给患者口服;对照组我们给予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有ACEI(洛汀新10mg,1d1次进行口服)和诺和灵30R(分别在早饭和晚饭前30min分别皮下注射12U、10U)、ARB制剂(80mg,口服1d1次)应用。2组的一个疗程为10d,2组均连续3个疗程,同时在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血瘀脉络表现和气阴两虚)的变化以及记录分析各项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数据。
患者的医疗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疗效显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其尿蛋白(UAER下降55%以上或者恢复正常水平,同时空腹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压血脂等下降35%以上或者恢复正常水平;(2)疗效有效:患者症状基本改善,其上述各项临床指标与治疗前有所下降;(3)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者有所加重,其中各项临床指标没有变化或者有所升高等。
对2组病例的临床指标数据计量资料均采用χ2检验,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治疗组临床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其有效率为65.62%。其中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指标数据,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注:经χ2检验得出此结论,且2组的有效率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
组别 尿蛋白(g/24h)尿素氮(mmol/L)血肌酐(umol/L)治疗组(32例)治疗前 1.58±0.46 7.3±1.4 195±6.10治疗后 0.45±0.16 4.5±0.7 99±5.29对照组(32例)治疗前 1.60±0.50 7.5±0.9 189±4.96治疗后 1.29±0.30 4.9±0.5 150±5.02
糖尿病肾病在我国的中医学中,其既属于消渴,又属于肾病范畴内的尿浊、水肿、关格、胀满等疾病,其病机主要是以肾虚为主,在患病初期主要症状为精微外泄,长久之则呈现水湿内停,气化不利等,更有甚者会出现脏气虚衰,浊毒内蕴,易生变证,此病总属于本虚标实之症。
在本文中,我们所采用的参芪地黄汤,其主要是以六味地黄汤为主,其具有以滋补肝肾之阴的功效,同时加入太子参,使得黄芪能够具有气阴双补、健脾益气,再加上车前子、丹参、母草、白茅根等,起到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益等。整个药方主要的功效是益气养阴,滋补肝脾肾,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功效,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总而言之,我国的中医药在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好的功效,经过我国长期的临床治疗观察表明,采用此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症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在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血糖降低、蛋白尿减少、肾功能等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因此这是值得进行临床借鉴与推广的。
[1]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刘艳石,李月红.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10(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