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怡 高惠君 孙佳哲 包 璇 宓现强*
医疗器械最重要的2个性质是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即称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任何医疗器械都存在一定风险,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只是一个“风险可接受”的产品。因此对已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信息进行监测管理,不仅可以发现不良事件的产生原因,并可通过原因分析,进一步改善产品性能,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医患人员安全。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5月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英国药物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澳大利亚治疗物品管理局(TGA)和中国香港医疗器械管制办公室等官方网站[1-6]所发布的医疗器械安全性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其中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重大安全性信息共计81例。其中 FDA报道35例,MHRA报道17例,Health Canada报道 28例和TGA报道1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分类标准,将81例不良事件分为介入器材、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等共计21大类,具体数据见表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对医疗器械管理的分类,对上述8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了管理分类,详细数据信息参见表2。
从表1中可见介入器材、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以及临床检验分析仪器所占比达总数的41.9%。这几类器械所涉及产品主要包括:血管内导管、输液、输血器具等。
从表2中可以看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所占比例高达59.3%。其中我国进口过的器械或者类似器械共38例,占总器械数的46.9%。这对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2.1 不良事件产生原因分类不良事件产生原因有很多,包括医疗器械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产品固有风险、医疗器械安装或投入临床后性能退化、发生故障或损坏、与产品使用说明书相关的因素、管理不善以及其他偶然因素等。将所统计的医疗器械按照事件发生原因分类,具体例数和所占总数百分比见表3。
数据显示,设计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功能故障次之,临床应用因素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一项对若干医疗器械事故调查显示:用户因素和设备因素联合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统计的30例由于“设计因素”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可能引起使用者操作失误的占43.3%,导 致“功 能 故 障 ”达83.3%。例如英国 2010年 12月20日报道的一例除颤监护仪产品就是由于显示屏失效,导致治疗延误增加了除颤风险。2011年3月24日英国报道了一例血液透析机的召回,其原因就是操作者没有遵照生产商所设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从而导致预充液进入病人体内,影响病人安全。美国Stephenson等对除颤器事故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不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引起的。血液透析机和除颤监护仪都是高风险医疗器械,特别是除颤监护仪其风险是大于40,属于超高风险医疗器械,因此其安全性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2.2.2 原因分析 设计因素是医疗器械产品固有风险,其可能是受科学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工艺等因素限制,医疗器械在研发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考虑单一、设计与临床实际不匹配、应用定位模糊等问题,造成难以回避的设计缺陷[8]。对此,我们应该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产品风险,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对其进行风险分析。从而有效的减少医疗器械上市后发生重大安全性问题的概率。
以输液器械报警装置为例,原本是为方便看护人员,可以在输液完成后自动发出警报,提示看护人员输液完毕。但实际情况是,输液器械的报警装置多出现故障,不但没有解除看护人员的困扰,反而造成了不良后果。根据ISO14971-2007 附录 C[9](C.2.30),如果医疗器械使用报警系统,则设计时应考虑因素包括:误报、漏报、警报系统断开、远程警报系统不可靠的风险,以及医疗人员理解警报系统如何运作的能力。在IEC60601-1-8[10]中有关于警报系统的详细规定。在统计中,输液报警系统屡次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于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对此分析不足,考虑不周造成的。
表1 严重不良事件分类信息
表2 严重不良事件管理类别信息
表3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布
2.2.3 解决办法 导致操作错误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操作过程失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器械设计不合理,警示条不显眼,以及使用手册晦涩难懂等,这样导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产生并不能简单的归为单方面的责任,主要要从设计者、操作者医院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以减少事故的产生。
(1)设计者方面。在讨论设计者因素之前,先引入人因工程学的概念。人因工程学关心的是设备的设计与操作员工的生理心理特征是否一致的问题[11]。设计者在进行新技术开发,设计新的医疗器械时,应该充分运用人因工程学理论,考虑到使用器械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使用器械的人员。他们的工作量以及所处工作环境等实际因素,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容易被客户接受,既减少了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又得到了医疗利益的最大化。
在统计中,有很多涉及到由于设计不合理被召回的医疗器械,从表1可以看出,设计因素占了最大的比例。例如2011年1月10日,美国FDA报道了一例Outlook 400ES安全输液系统的召回器械,该输液泵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可视错误指示输液泵停止输送药物而被召回。另外,2011年3月21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了一例容量输液泵的召回通告,该器械由于没有自动报警装置而被召回。上述2例事件都表明设计者在设计器械时考虑不周到,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和患者使用风险增加。
(2)操作者方面。操作者是医疗器械的直接使用者,操作者对器械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医院不断引进新的器械,加强对临床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从表1可以看出,12.3%的介入器材可能对患者或使用者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死亡。介入器材有其自身优点,但也存在着缺陷。介入器材血管内导管器械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类器械用一根导丝或者导管进入血管系统,给操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011年1月24日,加拿大卫生部报道了一例对主动脉内球囊的召回通告,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主动脉内球囊导管卡在鞘中,无法移动,造成治疗延误。据统计发生此类事件的比例较高,这充分说明对介入器材的操作要求应更高。如果操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水平不能满足对仪器操作的需求,必然会引起操作故障的产生[12],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以满足对日益增长的介入放射学和血管内治疗的需求。另外,通过加强培训也可以使由于某些原因而设计不太合理的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失误率降低。
(3)医院方面。医院是医疗器械的主要使用场所,医院对器械的重视程度,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情况。医院应当增强医疗器械管理意识,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力度,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正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怎样更好的管理医疗器械,最大程度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当前重要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很多高端医疗器械源于进口,针对国内现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加大科研力度,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为研制自身的品牌提供经济上的保障。鼓励校、企、医、工的结合,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从文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有些器械发生不良事件,其原因并不是很明确,往往会出现责任推脱现象。因此,建立第三方机构可以对事件责任进行公平的评估,以便更好的提高医疗器械质量。根据2011年7月1日实施的《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13](卫生部令第82号)第十二条规定,对医疗器械缺陷进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故障或者伤害;(2)在现有使用环境下是否会造成伤害,是否有科学文献、研究、相关试验或者验证能够解释伤害发生的原因;(3)伤害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和人群特点;(4)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程度;(5)伤害发生的概率;(6)发生伤害的短期和长期后果;(7)其它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
政府部门的监督对于医疗器械上市前的风险评估和上市后的监管起着重要的作用[14],但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一个清晰的管理模式。美国和欧盟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经验,根据我国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仍依赖进口的现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重点在于对政策的执行力度。《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82号)第十四条规定:进口医疗器械的境外制造厂商在境外试行医疗器械召回的,应当通知其在中国境内指定的代理人及时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境内进行召回的,由其在中国境内指定的代理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具体实施。
让群众了解不良事件,鼓励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器械进行举报。这既是对自身使用器械安全性的一个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企业是一个提高。
[1] 澳大利亚治疗物品管理局[EB/OL].http://www.recalls.gov.au/content/index.phtml/itemId/952907/fromItemId/952875.2010-10-2011-05.
[2] 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EB/OL].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RES/res.cfm.2010-10-2011-05.
[3]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B/OL].www.sfda.gov.cn.2010 - 10 -2011-05.
[4] 中国香港医疗器械管制办公室[EB/OL].http://www.mdco.gov.hk/sc_chi/recalls/recalls.html.2010 -10 -2011 -05.
[5] 英国药物和保健产品管理局[EB/OL].http://www.mhra.gov.uk/Safetyinformation/Safetywarningsalertsandrecalls/Medi
calDeviceAlerts/index.htm.2010 -10 -2011 -05.
[6] 加拿大卫生部[EB/OL].http://recherche- search.gc.ca/s_r?t3mpl1t34d=1&s5t34d=health&l7c1l3=eng&S_08D4T.1ct57n=search&S_08D4T.s3rv5c3=basic&S_m5m3typ3.sp3c5 f53r=INDEX&S_m5m3typ3.t3xt6p3r1t7r=OR&S_m5m3typ3.v1 l93=html%2Fxhtml&S_F8LLT2XT=Medical+Device+Recall&S_S20RCH.l1ng91g3=eng&submit=Search.2010-10-2011-05.
[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规则[S].2000.
[8] 张黎明.探索建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模式[J].首都医药,2006,13(22):21-23.
[9] ISO.Medical Devices-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o Medical Devices[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2007(14971):25-30.
[10] IEC.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Collateral Standard:General requirements,tests and guidance for alarm systems in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andmedical electrical systems[S].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2008(60601):26-56.
[11] 杨玉志,汤志卫,房燕玲.医疗仪器的人因工程学设计[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50-52.
[12] 吴晋曙.医疗器械造成医疗事故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33-103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S].2011.
[14] 董 放.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法规要求[J].中国药物警戒,2010,7(5):0290-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