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俗套陈规,做好看的新闻

2012-01-31 02:14甘昕鑫
中国记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城中村校车广州

□ 文/甘昕鑫

摆脱俗套陈规,做好看的新闻

□ 文/甘昕鑫

甘 昕 鑫

实习时间:2011年10月——至今

实习地点:《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

学历与学校: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2010级研究生

作为一名新闻专业学生,实习是正式进入新闻行业的真实演练。《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的实习,让我感触良多。

在南都广州新闻部跟着突发组的老师采写社会新闻,我不仅学会了怎样摆脱规矩的新闻路数,找准角度将新闻写得好看,并且对新闻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群体采访环境下的独家新闻

2011年11月甘肃省庆阳幼儿园“校车”重大事故以后,各地校车因超载导致事故发生的新闻不断,全国媒体掀起关于校车安全的讨论。

同年12月17日,广州白云区江高镇博海小学“校车”在送学生上学途中发生车祸,造成18人受伤入院治疗,其中16人为学生。据白云区政府初步认定,该“校车”为学校公务用车,且当时超载6人,属违规用车。

本次事故的受害人均为未成年的小学生,出事的交通工具又为违规使用的“校车”,加上当时全国的社会背景,这起发生在广州本地的新闻自然引起当地几乎所有媒体关注。当时许多记者就从事件本身、部门回应及处理,以及当时参与救援的好心公交车司机等角度还原事件,由于事实依据相同,谈不上什么独家,各家媒体只能在文字和版面上较量。

实际上,出事的博海小学是一家民办学校,拥有的校车数量不少,除了出事的“校车”外,其余校车是否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视角。当天,共有5辆校车停在博海小学门口,车门都敞开着,在其他媒体记者等着校方回应时,我和指导老师张立璞进入每辆校车内,寻找值得深入挖掘的新闻线索。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其中一辆校车的审核证明已过期,车内设施陈旧破损,此外,在其余车辆上找到的随车记录上发现,车辆平时接送学生都有超载现象。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份博海小学校车的行车线路图,上面显示目前共有线路7条,每条线路分为A、B两条,一般早上6时接A线学生,7时接B线学生,所有线路同时运行。这从侧面证实博海小学拥有的6台校车根本无法满足实际接送学生的需要。

在第二天见报的版面中,同城其他媒体都仅就事件本身进行还原,只有我们以一个版的篇幅、大标题发表《涉事学校校车问题多多》,文中列举出博海小学校车存在的多种问题,在同题操作中挖掘出独家,引起较大关注。

在很多时候,群体采访环境下,找到独家并不容易,大家的采访对象一样,获取的信息也大体相仿,但事件的真相往往掩藏在信息的关联上。只有多观察别人忽略的细节,把收集的信息联系在一起,才可能有意外的发现。

写作需引人入胜

《南方都市报》作为一份都市类报纸,面向的受众多为普通市民,贴近群众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南都的报道在提供信息外,还要做得好看,让读者愿意读下去。这就是南都记者所说的“文本”。

2001年1月,广州白云区机场路某学院内的一间出租屋发生入室抢劫案,男子阿全的妻子被抢匪杀害。直到2011年5月,警方才将4名歹徒全部抓获,阿全及其家人终于能放下心中负担。2012年3月1日,这起刑事案件开庭审理。

本来,这是一则普通的庭审新闻,但开庭前两天,阿全的家人找到报社,希望能见见我们。于是,我们花了一下午时间和阿全聊天,终于发现了“新闻点”——案发时,阿全8岁大的儿子目睹了全过程,却因为年纪小害怕没有出声,忍着10年,家里也一直相信他不清楚真相,直到案件告破儿子才说出。

庭审完以后,我们对于整个事件的发展有了完整的把握。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这则新闻的重点不在于案件是如何侦破的,10年来警方的追凶过程,读者不一定想知道。但在这10年间,悬而未决的案件给这对父子带来的煎熬,以及最后知道案件侦破后,心头大石放下,这两相对比,冲突就出来了,是读者更喜欢看的角度。

如果按照新闻时效性来说,这则新闻应该从最新的庭审开始讲起,但这样的话,新闻亮点就会被淹没,可读性降低。在时效性和故事性之间如何做到平衡,成为这篇稿件文本操作的关键。在无碍于事实真相还原的情况下,找一个独特的视角,选一个表达好看的文本写作技巧,可以让新闻以读者乐于读到的方式呈现。

▲ 校车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的焦点。同题竞争,对记者的能力是更大的考验和锻炼。图为2012年6月1日,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学生在登乘“大鼻子”新校车。(新华社/发)

于是,我们决定用庭审作为新闻由头,给读者讲一场意外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变化。

稿件最后从10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开始,通过阿全的叙述还原了那一天的场景,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可以过一个团圆年,却因为4名劫匪破灭了。

第二部分则主要描写这10年来,父子俩承受的心理伤痛,尤其是儿子的隐忍。对于父子俩的心理变化,我们采用白描手法,没有过分渲染,只是真实还原。最后,以案件的告破结尾。可以说,这篇报道通过故事的细节和矛盾的冲突打动了读者,第二天见报后,得到“@南都广州”的推送,网友评论无不感叹阿金儿子的坚强。

人文关怀,眼界可以大一些

2012年4月15日,广州天河区小新塘南约后山新村一栋等待拆除的荒弃楼房内,6岁的焕宁在捡拾废品时,不慎被伙伴扔下的木桌砸中后脑以至生命垂危。焕宁的父母都是在广州打工的外地人,贫寒的家庭遭遇这样的意外更加雪上加霜,对于高额的医药费,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对于这样的事件,原本打算从人文关怀角度着手,用焕宁的悲惨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主线呼吁有爱心的人们能够伸出援手。然而,我们分析后认为,人文关怀的眼光其实可以放得更长远一些,不仅仅落在这个外来工家庭中,可以放眼到整个社会。但如果是探讨外来工子女无人照顾,这一话题早已在媒体上探讨过无数次,没有了新意。于是,我们将新闻的延伸放在了事件的发生地,也可能是全国各地都存在的“待拆迁的城中村”。事实上,广州外来人口数量众多,城中村因为房租便宜、生活方便,成为外来人口最主要的聚居地。近年来,由于城中村改造,不少城中村已进入拆迁程序中,留有不少废弃房屋,而这些废弃的房屋却成了外来务工子女玩耍的场所,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南约后山新村的大部分楼房的门窗已被拆除,周围并无保安,存在的安全隐患比比皆是。

此外,类似于小新塘南约后山新村的城中村的情况在其他城区内也有不少。这些城中村都已进入拆迁程序,大多数楼房已经拆迁,但还有不少住户,这些地方是否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于是,一个整版的《拆迁废墟上的危险童年》见报了。该文不仅完整还原了焕宁的意外事故,还对事发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呈现。

随后,我们又推出后续追踪,走访了广州城内的其它城中村,以杨箕村和冼村为样本,客观反映了目前“城中村”这一典型安全问题,揭露了存在的安全弊端。

编 辑 王清颖 wangqy1012@gmail.com

猜你喜欢
城中村校车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坐校车
未来的校车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