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突破需要改善制度环境

2012-01-30 09:27聂献忠
浙江经济 2012年10期
关键词:浙江转型环境

□文/聂献忠

转型突破需要改善制度环境

□文/聂献忠

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化的转型战略,更需要对社会、文化和消费架构进行有效的改变

在浙江人均GDP即将达到1万美元的关口,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逐渐由政府层面扩散到社会共识,人的生存发展优于区域发展、社会公平与进步优于经济发展日益深入人心。然而,体制机制不完善加上市场资源配置力不强等因素仍然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浙江发展方式转变与转型进程。浙江要真正迈上转型发展道路,不仅要克服诸多约束性障碍,还需要更全面、更完善的转型发展环境来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推动。

转型发展的全面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告诉我们,转型是针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只是改变一个地区和一个部门,而是改变整个社会。这就需要持续对转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调控,尤其是需要借鉴过去浙江在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变革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就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根本路径,率先探索改革才保持领先地位。但遗憾的是,社会变革等未能有效跟进,从而没有对经济更深层次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其滞后性与负面效果日益显现,严重制约到要素资源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潜力。

当下市场化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起码当前关系民生的房地产、户籍和医疗保险领域,还不能算是市场化。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突破:一个是市场要素壁垒,尤其是高级生产要素还不能实现自由流动,最突出的就是资本与人才,约束因素还很多。就拿户籍制度来说,就直接影响到教育与医疗公平、影响到区域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城乡消费潜力和消费带动型发展模式能否成功形成。二是行业领域的制度性壁垒,这方面只能通过国家层面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释放垄断行业对民间资本开放的巨大增长潜力。对于浙江来说,巨大民间资本急需众多合法合规的消化渠道,发挥最大效益。浙江经济增速回归江苏、广东、山东等“第一方阵”,如何把民间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支撑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就成为重要的抓手。也正是因为这两大约束性因素的存在,才进一步明确当前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推进浙江的转型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化的转型战略,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社会公共需求转型和政府转型,形成有效转型路径。在人均1万美元阶段,随着转型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建设相对完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环境,而重点在于重视多方的参与和协调推进。如果对既得利益阶层无可奈何,缺乏改革动力与有效手段,很容易形成阻碍转型发展的官僚。在日本经济赶超阶段,官僚起到较为正面的作用,然而经济停顿之后,这种权力就成为经济活力提升的障碍,同时政府通过各种规定来对行业进行限制,直接损害经济活力,并成为阻碍改革的主要力量。可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转型目标并达成一致异常艰难。

转型发展显然需要对政治、文化和消费架构进行有效改变为基础。转型环境之中,“由上至下”的政治环境通常在宏观上影响到转型发展进程,影响到经济转型效果的均衡程度,尤其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而文化环境往往是在中观与微观层次上影响转型效果。浙江推动“文化大省”建设,不仅仅意味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价值观体系的文化支撑,更深层次地持续地影响到转型的文化观,影响到经济转型的环境依托。推动浙江转型发展,还需要全体社会达成共识建立健康的消费模式,需要大力发展浙江优势消费品工业。而浙江的消费品产业能否把握住全球消费工业产业链转移的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主动参与上游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实现整机制造与上游产业链的完整对接。

转型发展必须把核心放在转型社会中的法律援助与法律改革。根据浙江人口现状与未来趋势,未来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两大难题。以日本为例,近20多年来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日本发展的桎梏,不仅老龄人口增加,总人口也逐步萎缩,日本制造业不得不依靠外需,这使得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无从着手。浙江发展也将面临同样难题,尤其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因本地居民对传统制造业就业的普遍不积极,加上社会保障、户口与教育、医疗等体制机制性约束和相关法律援助、法律改革的不到位会直接束缚到外来务工者对浙江就业市场的补偿预期。浙江应对老龄化与人口减少要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尤其是需要政府部门应未雨绸缪,及早规划与考虑。

(供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猜你喜欢
浙江转型环境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