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

2012-01-29 11:28朱春江王洪波范郁尔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3期
关键词:连云港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朱春江,王洪波,屠 高,范郁尔

(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2.连云港市新农村指导处,

江苏 连云港 222003;3.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江苏 南京 210013;4.连云港农业委员会,江苏 连云港 222003)

连云港市农业发展有相对较好的基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通过让连云港市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11年7月4日~7月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推进会,凸显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开发中的龙头作用。沿海大开发为连云港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连云港农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分析研究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情况对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使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农业产业集群优势作用,解决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 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

2009年,连云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13亿元。全市粮食总产达334.5万 t,油料总产量11.46万 t,棉花总产量3 747 t,新增造林面积1.46万hm2,花卉苗木累计总面积达到1.106 7万hm2,水产品产量达58万 t。新增高效农业2.766 7万hm2,新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个,9个国家级万亩高产示范区。规模养殖场(户)达1.2万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个,无公害品牌50个,绿色食品品牌8个,有机食品品牌2个,新建6个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项目,2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农业总产值284.164 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 111元。已初步形成蔬果、粮油、畜牧、水产、花卉苗木等产业集群,主要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市场+农户”、“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基地”等农业产业集群模式。

1.1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农业生产基地是以农户、政府和市场为主体,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生产效率,根据比较优势在适宜区域利用科学生产、规模化经营从事相关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农业组织形式[1]。目前连云港农业产业“公司+基地+农户”集群模式主要有蔬菜产业集群模式、粮油产业集群模式等。

1.1.1 “公司+基地+农户”蔬菜产业集群模式以连云港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顺福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每日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新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形成蔬菜产业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公司的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带动蔬菜生产农户共同致富。

1.1.2 “公司+基地+农户”粮油产业集群模式以连云港健康粮油有限公司、东海县世林食品有限公司、赣榆县全顺冷藏食品有限公司、灌南县东明粮食加工厂等企业为主形成粮油产业集群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采用订单收购,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1.2 “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创新企业、协会、农户联结机制,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2],可以妥善解决企业、协会、农户利益脱节的问题,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即“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目前连云港农业产业“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集群模式主要有畜牧产业集群模式与水产养殖产业集群模式。

1.2.1 “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畜牧产业集群模式 以连云港兴塔禽业有限公司、江苏马陵山畜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江苏省绿中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形成畜牧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统一培训、统一发放幼苗、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战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2 “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水产养殖产业集群模式 以灌南县虾蟹生态养殖示范园、连云港市香河高效渔业示范园、罗阳现代渔业、海头现代渔业养殖、连云港紫菜、新安虾蟹生态养殖等为主形成水产养殖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成立水产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养殖与市场对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1.3 “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

哈耶克认为,市场秩序是自发秩序,是社会成员在遵守共同的一般行为规则时回应其具体环境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运用广为分散的实践性知识[3]。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以市场为依托,形成以市场为载体,种植、养植、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以黄川草莓和灌云花卉苗木产业集群为代表。

1.3.1 黄川草莓“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 东海黄川草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新沭、桃李等村为中心,面积达0.233 3万hm2的草莓经济带,年产草莓鲜果6万t,产值达5亿元。园区定位为草莓科技生态园,是集生态采摘、科技研发、科普推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示范园区。以桃花涧有限公司为投资融资平台,草莓深加工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产业链,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

1.3.2 灌云花卉苗木“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 灌云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南岗乡、东王集乡、伊山乡和下车乡,种植品种主要有雪松、香樟、女贞、紫薇等,其面积达0.166 7万hm2。2010年该基地产值达1.77亿元,利润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灌云县平均水平的1.5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苗木新品种开发、苗木生长管理、苗木市场开拓,规划到2015年总面积达0.333 3 万 hm2。

1.4 “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模式

农业产业依靠科技走兴企之路,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是农业产业发展取得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模式以榆城集团和双店鲜切花产业为代表。

1.4.1 榆城集团“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模式 江苏榆城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育苗、养殖、冷冻、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做强优势特色水产品“冷藏—加工—销售”的链式开发体系。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91亿元,利润0.488 4亿元。该集团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江苏省海洋研究所、水科院黄海所等科研院所合作20多项国家、省级科技项目,探索出一条科技兴企的成功之路。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销售服务,带动农民一起致富。

1.4.2 双店鲜切花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模式 东海县双店镇位于县城西部,2009年4月23日被江苏省农林厅授予鲜切花基地“江苏省鲜切花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667万m2,园区年产百合、郁金香、扶郎、玫瑰、菊花等5亿枝,总产值达1.5亿元,纯收入0.675亿元。园区技术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通过科研院所提供的技术平台,实现鲜切花产业跨越式以展。

1.5 “政府+龙头企业+基地”模式

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国际、国内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及市场的风险考验,政府的引导以及对项目政策的扶持是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扶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龙头企业+基地”模式以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示范区为代表。

1.5.1 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政府+龙头企业+基地”模式 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花卉种苗种球生产、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为主的花卉产业特色综合性科技示范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200 hm2,目前苗木基地24 hm2、观光果树采摘区26.7 hm2、水生花卉观赏区20 hm2,主营蝴蝶兰、郁金香、百合、非洲菊、切花菊等高档花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2010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6 800万元,利税1 000万元。园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进行组织管理和经营运作,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建设的领导工作、政策协调和项目管理。

1.5.2 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示范区“政府+龙头企业+基地”模式 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示范区由种苗基地、设施农业基地、水生蔬菜基地、水生花卉基地、蔬菜试验科研基地、农产品加工区等几大功能区组成。2010年,示范区总产值达3 400万元,辐射周边市县区面积超过0.333 3万hm2,带动农户4 000多人,实现农业增收1 100万元。园区按照“龙头企业+基地+政府”模式运作,成立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实现目标管理与负责人问责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形成政府引导、自己完善的良性发展机制。

2 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2.1 连云港农业产业的集群效应分析

由集群机理决定农业产业集群效应表现为农业产业集群创造竞争优势、农产品的市场识别和区域经济增长“乘数效应”等[4]。目前,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为核心,以优势农业特色产业为载体,充分利用连云港自然资源,大力培育兼具南北特性的农业产业体系,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商会、协会)等,从而降低农业产业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政府也大力扶持、引导连云港农业产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等政策性补助资金4亿元,使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与积聚。政府在财政方面,安排了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专业协会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农业产业的积聚使农业产业能更好地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农业产业抵御市场环境的风险力度得到了提高。农业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也使资源发挥了最佳的效益。同时,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还注重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与农业产业相关的一体化产业链,以实现农业经济的“乘数效应”。

2.2 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要素模型

目前,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有“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市场+农户”、“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基地”等5大类模式,以龙头企业(公司)、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市场、农业科研院所、政府和农户等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主体,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基础以“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为核心,涉及到农业生产要素、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关联产业等相关因素。根据目前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运行机理,结合相关研究成果[5],构建了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要素模型(图1)。

2.3 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农业产业集群积聚度较低 连云港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还不够成熟,与农户之间利益还不够紧密,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有待加强,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农业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长。总体说来,农业产业集群积聚度较低。

2.3.2 农业专业化水平较低 连云港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双店的鲜切花、黄川的草莓、谢湖的樱桃、陡沟的芦蒿、百禄的香茹、云台山的云雾茶等,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农户种植量相对较低,还没有完全达到专业化水平,还无法支撑起农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2.3.3 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连云港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有:赣榆县德兴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可对海产品进行深加工出口;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三条农产品精加工生产线;连云港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杏鲍菇生产技术,达到生产自动化、控制智能、工艺标准化水平。但大多数农业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农产品加工层次较低、科技含量和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永久的动力。

2.3.4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对较少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可以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组织基础。2009年,连云港市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达540家,如东海县黄川的草莓专业合作社、灌南县灌河半岛的兴农辣椒合作社、灌云县的光岗花卉合作社、赣榆罗阳现代渔业水产协会等,为农业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仍然相对较少,发展较为滞后,还无法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3 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3.1 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

目前,连云港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6家,市级龙头企业151家。形成蔬果、粮油、畜牧、水产、花卉苗木等产业集群。连云港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有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2家。政府要在信贷、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以扶持。龙头企业、示范园区自身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科技创新与市场开拓,在现有的龙头企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努力壮大龙头企业、示范园区的规模,起到龙头带动示范的作用,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积聚优势效应。

3.2 加强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条件[6],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完善高效的农业信息化市场,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信息化的经营决策水平。

目前,农业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已取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农业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农村信息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此,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可以选择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赣榆海头镇、东海牛山镇建立农业产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推进连云港农业产业信息的快速发展。

3.3 构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体,在一定创新动力推动下,为达到和实现农业科技创造、推广与应用,在农业科技领域中的组织或经济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关系系统[7]。目前连云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不成熟,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农业科技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要构建连云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对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供求的特点及其机制;其次对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把握连云港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做好农业技术专家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最后还要加强农业产业企业与农业科研所的合作,做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工作,为连云港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3.4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

连云港农业产业化的最基本的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起到带动作用。但农户与企业的矛盾日益显出,农户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农产品收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农业产业组织化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产业组织化可以确保农产品上下游各环节相关企业或相关利益者做出恰当的制度安排[8],可以妥善解决企业、协会、农户利益脱节等问题,降低农业产业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对实现农民组织与经济实体有机融合等起到积极的作用。至2009年,连云港市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共540家,数量相对较少,发展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政府应积极引导,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使连云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使之适应连云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始终贯彻《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及江苏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电视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农业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的信息化工程、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农业产业组织化建设,促进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王 丰,杨少垒.农业生产基地的困境与破解途径[J].经济问题,2010,(11):71.

[2]莫明荣,陆耀邦,王辉武.广西横县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调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6):52.

[3]谢 舜,蒋永甫.农村民间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以桂东南地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J].江汉论坛,2010,(3):38.

[4]张小青.基于集群机理的农业产业集群效应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68.

[5]张廷海,武云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演化机理―――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7):16.

[6]蔡学锐,张兆芬.法国农业产业信息化及对我们的启示[J].计算机与农业,2001,(4):32.

[7]段 莉.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0,(4):23.

[8]洪银兴,郑江淮.反哺农业的产业组织与市场组织——基于农产品价值链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67.

猜你喜欢
连云港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