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次性湿化吸氧管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影响

2012-01-29 04:51王小华马文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5期
关键词:聚赖氨酸湿化液感染率

王小华 马文辉

氧气湿化装置是急诊常用装置,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时间使用氧气湿化装置。由于急诊环境相比医院其他区域污染情况严重,再加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低,因此急诊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中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高达61.9%[1],氧气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2]。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或护理规范中,规定和强调了吸氧湿化液要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按时更换、消毒等必须的工作。但是在更换、消毒、晾晒、储存的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容易造成湿化液和湿化瓶的二次污染,导致氧疗超过48 h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明显增多[3]。本研究通过在急诊吸氧治疗中采用新型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湿化吸氧管并对使用环节及吸氧湿化瓶、吸氧管道的使用方式进行改进后,降低了急诊患者下呼吸道的感染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急诊留观患者300例,其中男152例,女148例。年龄21~88岁,平均54.5岁。均为需长期吸氧患者,入院诊断排除已有呼吸系统感染病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氧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湿化液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传统湿化瓶,湿化液每24 h更换,使用中随时补充。湿化瓶每24 h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冲洗晾干待用,吸氧管为一次性使用。观察组湿化液使用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吸氧管,使用中湿化液到达指示刻度下限或到达使用期限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两组使用中的湿化液进行连续监测,同时对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进行监测,观察吸氧时使用的不同吸氧装置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采样方法:以无菌操作方法抽取2~3 ml湿化液,接种在营养琼脂平皿上,37℃培养48 h。细菌监测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平皿超过或含1个菌落为湿化液细菌污染。下呼吸道感染即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追踪至院内转诊48 h后的感染确诊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湿化液细菌污染情况、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湿化液细菌污染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湿化液细菌污染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下呼吸感染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湿化液细菌污染率分别为3.33%和77.33%,说明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吸氧管湿化液的细菌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2%和8%,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最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而在对应的湿化液中未检出病原菌,分析认为应系患者原感染发病。实践证实,新型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湿化吸氧管在氧疗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吸氧造成的下呼吸道感染,是控制医院内吸氧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湿化液中含有ε-聚赖氨酸是由微生物白色链霉菌发酵合成的一种赖氨酸单体,通过ε-酰胺键形成的多肽,可直接吸附到细胞膜上,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或抑制细菌的呼吸作用,并通过抑制蛋白和酶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目的[4]。ε-聚赖氨酸具有极强的抑菌能力[5],减少了污染的影响因素,并且此吸氧装置为一次性使用,无需护士消毒,杜绝了二次污染,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1]王斌全,赵晓云.氧气治疗的发展史[J].护理研究,2007,21(7B):1879.

[2]姚玉娟,刘月仙.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8A):1987-1988.

[3]李 苗.急诊科在医院内感染管理中存在的易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学丛刊,2004,4(6):12-14.

[4]李 诚,石 磊.ε-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2):39-43.

[5]张东荣,王正刚,毛忠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2):48-51.

猜你喜欢
聚赖氨酸湿化液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Checkerboard法对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合酶的异源表达及重组菌全细胞合成ε-聚赖氨酸的条件优化
浅谈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微生物学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
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