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江勇 张从建
我国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同时存在者占胆石病例的5%~29%。国外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总管含石率为10%~15%,并随着胆囊结石的病程延长,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相对增多[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时有发生,部分患者腹痛仍存在[2],因此,胆总管继发结石和残留结石的处理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所在医院对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LC结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开展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8例。其中LC术前发现的胆总管结石37例,LC术后确诊的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在38例患者中,男15例,女23例,男:女为1∶1.53;年龄25~80岁,平均46岁;胆总管内单枚结石者23例,2枚结石者9例,多枚结石者6例。胆总管结石小者似泥沙样细小结石,大者直径约1.5 cm,平均0.8 cm。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33例(87%)、胆绞痛或右上腹疼痛32例(84%)、发热7例(18%),无临床症状者3例(8%),B超、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34例(89%)胆总管直径大于0.8 cm。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v-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超出正常值一倍以上者21例(55%)。
1.2 方法 ERCP仪器采用日本PANTAX公司电子十二指肠镜,标准造影导管,280~480 cm的0.035 英寸引导导丝,7 Fr聚乙烯鼻胆管,8.5~10 Fr导管扩张器,10 Fr内支架,弓形乳头切开刀,高频电源等。对于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病史者,入院常规行B超及MRCP检查,常可发现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行ERCP+EST+取石术,1周后行LC,如果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考虑胆总管小结石已经自然排出胆道,只行LC。对于右上腹疼痛而没有黄疸者,先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并且胆总管直径不大于0.8 cm者行LC手术,对于未发现胆总管结石,但胆总管直径大于0.8 cm者,行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后行ERCP+EST+取石术,如果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只行LC。LC术中常规检查胆总管,了解胆总管直径、张力、管壁厚度,以分离钳轻轻钳夹胆总管,了解内有无结石,如果怀疑结石,可在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一旦确定有胆总管内结石,在术中或术后行ERCP+EST+取石或术中切开胆总管,以胆道镜取石,取石成功后放置T管。ERCP时根据结石大小和数目采取以下方法处理胆总管结石。(1)取石网篮取石,适合于直径在1.5 cm以下的胆总管结石;(2)碎石篮碎石,适宜直径大于1.5 cm以上的胆总管结石。
2.1 在术前发现胆总管结石37例患者中,35例ERCP+EST+取石成功,胆总管结石完全排出,其中22例在EST后2周内自然排出,8例采用取石网篮取出,5例采用碎石篮先碎石,然后再取出或待其自行排出。EST未成功2例患者中,1例行LC+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开腹手术。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的1例患者,经过EST切开取石成功。LC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
2.2 ERCP和EST后并发症 本组38例患者中,ERCP和EST后共发生各种并发症4例,其中有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管炎1例,Oddi括约肌切口出血1例。全部病例经非手术治疗愈合,无死亡病例。
3.1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ERCP和EST的出现,传统的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受到了挑战,EST可以部分替代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这项技术具有痛苦小、重复性好、死亡率低、恢复快、不用全麻等优点,不受多次手术后胆道周围粘连和患者年老体弱的限制,通过EST治疗可以使80%的胆总管结石顺利排出[3]。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LC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及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90%的胆囊结石可以用LC处理。胆总管结石的处理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当前的微创时代,腹腔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处理主要有:LC同时术中用胆道镜经胆囊管或胆总管取石[4],或LC前后利用ERCP和EST取石[5]。两种方法各有特色,前一种方法一次性解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两个问题,费用也较低,但是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后一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微创特色,患者的损伤小,但费用高,手术要分两次进行。治疗方法的多种选择,造成了患者的困惑,医生也进入一种两难的境地[6]。笔者认为,在当前包括开腹手术及LC、ERCP、EST等所有方法中,还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适合于所有病例。对伴有或可疑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疾病患者,在行LC前选择治疗方式时,应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及医院技术条件综合考虑:(1)患者的心肺情况,能否耐受气腹;不能耐受气腹则改开腹手术;(2)胆总管结石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和数目;(3)胆囊及其他肝外胆道的病变情况,有无萎缩性胆囊炎和胆道解剖变异存在;(4)手术者的腔镜技术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高低;(5)是否有必要通过开腹手术来治疗结石。
3.2 经典的开腹胆总管探查术适应范围广,结石清除率高,手术安全可靠,对于术后的胆总管残留结石还可以通过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但该方法损伤大,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没有微创外科的优势。ERCP和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尤其对胆囊已经切除、不伴明显胆管狭窄的中老年胆总管患者行EST后取石,已经公认[7]。术前ERCP和EST还能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右侧副肝管和胆囊管异常汇入[2],避免手术中医源性损伤。文献报道,ERCP和EST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10.0%[5],本组38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4例,占全部病例的11.4%,与文献报道相仿。且主要并发症为轻型胰腺炎、胆管炎和括约肌切口处出血,无死亡率病例;Freeman等[8]认为有5种因素影响并发症的发生: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肝硬化、插管困难、预备性括约肌切开、经皮内镜联合操作。笔者认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掌握切开方向和长度,注射造影剂力度适中,切开后仔细止血,术后应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石景森,王炳煌.胆道外科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7.
[2]丁宪群,张建,陈英.ERCP、EST在LC术前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02,26(6):533-534.
[3]李兆申,许国铭.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9.
[4]Ferguson CM.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practical application[J].Arch Surg,1998,133(61):448-451.
[5]龚建平,周永碧,王曙光,等.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4):229-231.
[6]Saccomani G,Durante V,Magnolia MR.Combined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cholelithiasis associat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J].Surg Endosc,2005,19(7):910-914.
[7]周岱云.提高我国治疗性ERCP的水平[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2):69-70.
[8]Freeman ML.Understanding risk factors and avoiding complication with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J].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3,5(2):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