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宁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山东淄博 255035
中风病又称卒中、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中风病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卒中后抑郁是中风病的重要并发症,是发生于中风病之后的“郁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无望,悲观、失眠、烦躁、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卒中后抑郁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中风的病理基础是肝肾阴虚,肝肾之阴虚于下,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相维系,而致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发为中风。其发病有实有虚,而肾虚为根本的病理基础。
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瘀滞,一遇情志刺激,气机逆乱,上扰清窍,神明被扰,则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出现忧郁不畅,情绪低落,郁闷烦躁,悲观失望,神思恍惚,言行迟滞,烦躁失眠等症状。故认为本病病位在脑,肾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致病之本,肝郁气滞,血脉瘀阻为致病之标。
卒中后抑郁的病位在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神是脑之功能的反映,脑是主宰运用神的器官。《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1]。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1]。《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神明之藏于脑”[2]。《医学心悟》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喜忘其前言。又心藏神,神明不充,则遇事遗忘也”[3]。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听觉、感觉、思维和记忆力等,皆与脑有紧密联系。《脾胃论》曰:“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九窍者也”[4]。在脑的统御下,人们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精神意识活动,才能保持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思维、记忆、语言等方面的正常功能。
中风后神机受损,脑髓失养,神明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就出现精神、思维、感觉、语言、记忆等不同程度的受损,表现为抑郁症状。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与“郁证”的合病,是“中风病”的变证。
中风后气血逆乱,肾精受损,精气亏虚,精髓化生不足,元神失养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
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脑髓的充盈和发育[5]。脑的功能物质基础为髓,脑髓的生成有赖于肾精的化生,《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王清任[6]《医林改错》云“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脑髓是由先天之精变化生成,肾所化生的精髓是脑行使其精神思维活动功能的物质基础与源泉。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阴阳。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丢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五脏六腑之精主要先化生肾精,再上输以补充脑髓。《素问·逆调论》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1]。《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1]。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脑主神明,而肾所藏精为神的物质基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源泉,只有精充则神明,肾精充盛则精神思维正常;若肾精亏虚,脑髓不充,则神弱志衰而见意志消退,临床上可伴见焦虑不安、胆怯多疑等症状[7]。
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失养,而形成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的病理变化。如《灵枢·海论》:“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1]”精充则神明,肾精充盛则精神思维得以正常活动,情绪饱满,反应灵活;若肾精亏虚,脑髓不充,则精力衰退,情绪低落,反应迟滞,耳鸣眩晕,倦怠嗜卧。
中风后气血逆乱,肾精受损,精气亏虚,精髓化生不足,则元神之府失养,神机枢转不利,可致思维缓慢,记忆衰减。肾在志为恐,肾虚则善恐易惊,心虚胆怯,焦虑不安。肾精亏虚,母病及子,水不涵木,血不养心,可见烦躁易怒,动则激惹。肾虚温煦无力,则四肢不温,静而少动;气虚精亏则四肢百骸失于滋养,可见倦怠神疲;肾精亏虚,肾主生殖功能下降,男子阳萎不举,女子则宫寒不孕;肾精亏耗,阳不入阴,心肾不交,心神失养而出现不寐。
总之,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肾精受损,精气亏虚,脑髓不充,神机枢转不利,出现精神、思维、感觉、语言、记忆等功能受损,出现抑郁症状。故肾虚为其根本病理基础,肾虚精亏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
卒中后患者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郁乘脾,脾失运化,酿湿生痰;肝郁气滞,导致血脉淤阻,痰血交结,更加阻滞气机,致精神情志异常,为致病之标。
肝的生理功能以疏泄调畅全身的气机为主,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疏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的情志活动,又有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运动疏散通畅,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随之而畅通无阻,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活动正常和调。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心情开朗,反之则郁郁寡欢,情志压抑。
《素问·举痛论》云:“思则气结”[1]。《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1]”又《灵枢·百病始生篇》云:“喜怒不节则伤藏。[1]”人以气为本,气和则病无由生。中风患者因骤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生理功能障碍,以致生活自理困难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社会功能丧失等,往往使患者难以接受,易产生害怕、忧伤、焦虑、甚至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继而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畅,则郁郁寡欢;忧思过度,疏泄不及,郁久伤血耗气,肝病及脾,脾运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血脉瘀阻,水谷精微不能很好的输布吸收,出现头昏目眩,腹胀、便溏、纳呆、消瘦等症状;脾主四肢,脾失健运,清阳不布,四肢失养,而致倦怠乏力,行动迟缓;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出现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或烦躁易怒,思想难以集中,健忘,入睡困难或即使入睡亦梦扰不安的症状;男子的排精和女子的月经与肝的疏泄功能亦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排精不畅,月经紊乱,经行不畅。肝肾亏虚,精血暗耗,髓海失养,加之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血脉瘀阻,元神失充或受扰,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8]。
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下降、经济无保障、子女照顾不够及社会支持不良等因素有关,既是一种器质性情感障碍又是一种心理与生理的反应[9]。
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西药抗抑郁药对本病进行治疗,其起效较慢,副作用大,加之价格相对较贵,患者耐受性差[10-11]。中医治疗本病较之西医的独到之处:疗效理想、医疗费用较低、副作用小、整体防治、改善抑郁程度的同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12-13]。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对症用药,对改善症状和预后具有很好的优势。
中风后抑郁病机为本虚标实,肾精亏虚是致病之本,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是致病之标。中风后脏腑虚衰,肾虚精亏,气机失调,水津输布不利,痰瘀互结、浊毒为害,痹阻脑络,元神失养,神机失用,而致抑郁症诸证外现[14]。因此本病的治疗不可单纯使用疏肝解郁之法,而应益肾活血、疏肝解郁,补虚不忘调气活血,治实不忘益肾解郁,标本兼治,方能奏效。
[1]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55.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6.
[3]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1996:171.
[4]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5]刘燕池,雷顺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60.
[6]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
[7]张滨斌,唐启盛.脑卒中抑郁症与中医肾脏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66-168.
[8]范明月,赵明,王炯妹.卒中后抑郁中西医发病机制的探讨[J].疑难病杂志,2011,10(12):951-954.
[9]董筠.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525-527.
[10]冯艳,徐长水,马建军,等.早期应用米氮平干预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67-68.
[11]王翌.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289.
[12]王晓玲,翟金盛,赵迎峰,等.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55-57.
[13]洪新田.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J].江西中医药,2005,36(5):43.
[14]唐启盛.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