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明玉(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立足之本,教师只有抓好抓实课堂,才会有教学的质量和辉煌。但是课堂教学更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这门艺术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活泼而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各种能力。所以,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必须教而有方,必须积极探索各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那么,如何艺术地把握好课堂,让语文课异彩纷呈呢?作为一名中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努力尝试探索一些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现略述一二,求教于大方之家。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自然也无艺术性可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开展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延伸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文本目标和学情设计问题。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最讲究分寸。因此,对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不仅要在备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客观地预测,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预设的问题,这同样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艺术。设计的问题,或者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或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忆、联系、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
在教授《最后的常青滕》一文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来层层开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探索文章的真谛:1.老贝尔曼对琼珊的关爱到了以死相许、奉献生命的程度,原因何在?2.贝尔曼为什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创作这幅画?3.这幅画是否一定要贝尔曼完成?苏艾有没有完成这幅画的可能?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独立品析和欣赏了作者的构思之妙,解读了贝尔曼人性中的不平凡。
事实证明:精心设疑可以启发学生怎样探究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答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激励学生质疑,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教师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语文教材选择了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教师在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后,应着重引领学生品味每篇文章的独到之处,这正是每个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最为可贵的地方。但是语文学习仅仅学文本是不够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学习的范围可以无限拓展。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适时的拓展,并且要艺术地把握好课内课外知识拓展的联结点。比如,讲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创作的《荷塘清韵》,并让学生综合比较,同样是写荷塘,两篇文章却表达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两个人不同的思想境界。朱自清先生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素淡朦胧的优美画面,他那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感伤情怀,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他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而季老先生笔下的荷塘却增添了前者所不具备的时代沧桑感,比较之后,学生不由耳目一新,才发现写文章贵在创新,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就缺少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的教学就为日后引导学生写出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的文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部分作品,指导他们阅读,这样,既巩固了文本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收获颇丰。
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兴致勃勃、甚至兴高采烈,那么课堂教学就能进入佳境。比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第三部分时,我就小说出场的人物分别让学生扮演,其中“康大叔”这个人物形象是课本剧中的重头戏,所以挑选了班级最富有表现力的学生进行扮演。这种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家争相扮演剧中的角色,在“康大叔”不可一世的话语中,学生把握住了这个流氓刽子手的本质特点,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党人严重脱离群众所带来的后果。角色扮演丰富了学生的再创造想象,学生只有经过了充分的再创造想象,才能表现出每个人富有个性的特点,表演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再创造想象的过程,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日后作文时进行创造想象便成了有源之水。
课堂小演讲是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方法,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而几分钟的小演讲就恰恰能使这些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
演讲能培养学生勇敢的意识品质,能勇敢、大方、得体地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演讲能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由于每次演讲都要求学生对同学的演讲做讲评,打分数,这就促使听的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去把握内容的要点、分析讲话的条理、感受语言的特色。演讲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其具有文雅的谈吐仪态、幽默的语言风格、严谨的讲话逻辑、得体的语调表情。这些都是中学生所追求的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演讲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知识除了来自文本外,更多的要靠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获取,而演讲就能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只有读得多、知识丰富了,在演讲中或议论时才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陈述时才能描述精彩、生动形象;说明时才能精确严谨、有科学性。演讲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做好演讲,学生就必须亲自动手写好讲稿。为了使学生具备写作多种文体的能力,笔者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考动向,有意识地不断变化演讲内容,训练多种多样的文体形式。
语文课堂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在课堂上寻寻觅觅,探究出多样的课堂教学艺术,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从而品尝到课堂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成功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