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教材现状及其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2-01-29 13:56葛志凯王海丽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职教中职教材

葛志凯 王海丽

(邢台技师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00)

中职专业教材现状及其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葛志凯 王海丽

(邢台技师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00)

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专业教材比较混乱,教师难以选择到适用的教材。本文分析了中职专业教材的现状,对中职专业教材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专业教材建设的建议。

中职;专业教材;教材建设;建议

根据中职生源现状及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制定了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中职生培养目标,各地都据此来确定中职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笔者多次参加科学出版社组织的教材建设研讨会和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并经过深入调查、分析中职专业教材现状,认为:要实现教育部关于中职生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深化中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材建设。本文仅就中职专业教材现状及教材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中职学校专业教材的现状

当前,中职各个专业的专业教材种类繁多,有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有相关部委组织编写的,有行业组织编写的,还有相关学校联合组织编写的,不一而足。其中,相当多的教材存在缺陷:有的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技术的发展,编排缺乏科学性;有的教材实践性、适用性、趣味性相对薄弱;有的教材理论性和专业性过强,内容过于深奥,可操作性差;有的教材内容庞杂重复,包罗万象,没能突出职教特色;有的教材只是剪辑拼凑的。因此,中职学校使用的专业教材比较混乱,教师在教材组织和专业教学实践中难以选择到比较适用的教材。归纳起来,笔者认为,现行专业教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与培养目标脱节,缺乏配套的实训教材 随着我国职教改革的迅猛发展,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调整和变化,教学对象也随生源质量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而现行的专业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而且部分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标准,更缺少配套的实训类教材,从而造成了中职专业教材与培养目标相脱节,难以适应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要求。

严重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教学性、趣味性 现行中职专业教材大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忽略了当今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对现行教材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大约80%的学生反映教材“原理过多、过深,听不懂”、“与初中知识没有衔接”、“没有趣味”等;大约90%的教师都要大量删减教材内容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可见,现行教材严重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科学性、趣味性,从而导致了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茫然”现象的出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性不强,缺乏沟通衔接 现行教材的内容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同时,各门课程教材之间存在着缺乏沟通衔接的问题,出现了中职专业教材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的现象,凸显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校本教材没有突破传统,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中职学校认识到现行教材的缺陷后,出现了改编或自编专业校本教材的现象。自编教材大多数都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但是仍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尚未形成特有的内容结构体系,更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体现出新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

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 我国职业教育要求中职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考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这就需要将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融入到中职教材之中,从而实现中职教材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而现行教材的内容却是自说自话,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不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双证制”培养目标。

对中职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职教所徐国庆博士在 《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一文中谈到:“如果把一所学校比喻为一个工厂,那么课程就是这个工厂的生产线,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产品的过程。”依照这种比喻,中职学校就是“工厂生产线”,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教师就是“生产工人”。可见,中职教材就是“工厂生产线”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中职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能否培养出具备初中级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存在缺陷,怎能生产出 “合格产品”呢?因此,中职教材建设是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 编写中职教材要突出中职教育的特色,要符合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材的建设应该适应专业变化、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又要体现超前性、指导性。

加大教材建设和教研信息交流的力度 中职教材建设必须充分突出职教特色,提倡“一纲多本”,鼓励发展校本教材,并需要上级教育部门开辟校际沟通渠道,加强教研信息交流力度,使中职教材建设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例如,河北省教育厅、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为了进一步推进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教研信息交流的力度,于2007年12月分别成立了电子电工、计算机、数学、财会、机械、语文六个专业(学科)的省级教学研究会,近年河北省各地市也相继组建了市级中心教研组,为中等职业教育教研信息交流搭建了有利的平台。

提高专业教师素质,提升现代教材建设品位 按照现代教学理论,教材应该提供教学参考和导向,成为教学的平台和跳板。但现行中职教材使得学校的课堂生活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单调、乏味,教师的创造性、能动性也受到限制,教师难以找到职业乐趣,难以实现自身价值。近年来,教育部、省教育厅通过组织实施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使教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增强了中职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的意识,对现代教材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以教材为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才能充分拓展教学空间,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出具备初中级技术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在中职教材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为提升现代教材建设品位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职专业教师参与教材建设,责无旁贷 中国职教学会理事、北京市特级教师蒋乃平在《职教课程开发的闭环系统——“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一》一文中指出:课程开发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继续教育的必要环节。课程开发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必备能力,是成为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徐国庆博士也在《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中谈到:开发课程的核心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大纲)、教材,这项工作应该由政府、职教课程专家、行业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完成。由此可见,中职专业教师参与教材建设,责无旁贷。

中职专业教材建设的建议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这就为我们指明了中职教材建设的方向。在参与中职教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具备鲜明职教特色的教材体系,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并重,基础与提高兼顾。以下是笔者对中职专业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教材编写大纲是教材建设的首要工作 没有标准和大纲的教材是“乌合之众”,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教材编写大纲是教材建设的首要工作。这项工作必须由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或教育学会牵头,通过组织推荐及筛选等程序,选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中职专业教师和科研、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组成中职教材建设队伍,开发出教材的标准和编写大纲,从而确保教材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考虑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建设宗旨 传统教材难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知识和能力为本位的思想,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教材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课题、项目或模块为中心编写教材,按需组织教学内容,既体现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又兼顾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利于“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要从岗位实际出发,紧贴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材建设要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就要从岗位实际出发,体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编写出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材。教材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技能部分要有配套的实训教材。同时,要淘汰陈旧的内容,把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引进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紧贴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体现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突出现代职教特色 职业教育要适应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就要深化改革,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中职教材建设要紧跟时代变化,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突出现代职教特色。中职教材的建设要根据市场对职业学校的要求,高度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在教材建设中要体现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利于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保证学生顺利就业。

要优化整合,推进一体化教材建设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工种越来越多,相关工种知识都有交叉重叠的现象,这就需要中职教材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降低理论难度,拓宽知识面。教学因此节省下来的学时,可以用来加大技能训练课时的比例。推进一体化教材建设就是建设包括纸质教材、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等在内的多种教学资源。这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制作的一体化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助手,也是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要想培养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合格劳动者,就必须加大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力度。

综上所述,中职专业教材建设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边建设,边探索,边完善,同时,要在加强配套教学资源建设、教材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只有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包括教材建设职业教育的发展变革,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

[1]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2]蒋乃平.职教课程开发的闭环系统——“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3]蒋夫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立足岗位需求满足学生需要[N].中国教育报,2007-06-21(12)

[4]刘志平,刘卫珍.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5]孟秀娟.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J].成才之路,2007(25).

[6]卢双盈.职业学校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7]邢晖.对中职学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G714

A

1672-5727(2012)09-0040-03

葛志凯(1973—),男,河北临西人,邢台技师学院高级讲师,技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和教材建设。

猜你喜欢
职教中职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教材精读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教材精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